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报道观念一体化201 1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具体目标、任务分工、建设布局和先行先试政策.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概念,自2004年提出,经历7年的生成发展,终于进入深耕阶段.  相似文献   

2.
蔡达 《大观周刊》2012,(19):73-73
近年来,我国地区性经济区的发展十分迅猛,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新兴经济区,由于它与台湾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本文就从海西经济区与台湾经济的联系入手,简要分析一下海西经济区的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型电视直播系列报道《海峡西岸行》对全面介绍海峡西岸经济区、展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就、促进两岸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试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评析此报道的特点,并重点分析《海峡西岸行》是以什么样的节目形态和制作方式来完成直播的。  相似文献   

4.
宗教文化产业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区内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关中-天水经济区宗教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峡西岸经济区由于是新近提出的概念,所以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其中关于其定位问题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问题是个随时间发展而发展的问题,应分阶段来考虑,近期定位、中远期定位应有所区别。目前更应关注其近期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鲜活,议题紧跟新闻注重时效 理论版一般以周刊形式见报,其时效性不能与时政要闻拼快捷,而是拼新闻背后的理,把理说得深刻一点,说得精到一些,发人之所未发之言. 2009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地方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西战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2007年,"支持海蛱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在中央十七大上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以福建为核心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再次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企业竞争情报领域的SWOT分析法,探讨了海峡西岸图书馆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如何抓住机遇,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更快、更好地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舞动龙厦     
姚航 《报林求索》2012,(9):40-42
<正>龙厦铁路既是加快闽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通道,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厦印象龙厦铁路开通运营后,龙岩至厦门间铁路运输距离可缩短80公里,旅客列车运行时速将由65公里提高到200公里,时间将由5小时缩短至90分钟。龙厦铁路既是加快闽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通道,又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铁路把厦门港与广阔的内陆腹地  相似文献   

10.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图书馆如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关键是要搞好服务。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怎样做好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服务工作的思考,即更新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文献资源,建设特色馆藏;开发利用文献,发挥馆藏资源优势;加强与用户交流、合作,履行文献信息中心职能;提高图书馆员工素质。确保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声音     
过去福建老区落后的原因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向莆铁路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老百姓将直接受益。——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化发展,构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海峡西岸经济区有着对台交流合作的天然优势,是两岸传媒合作先行先试的良好选择。福建省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其传媒业能否利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将会对“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构建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重点通过研究先行先试权的现实情况,结合福建传媒业现状,从政策制定、平台利用与文化合作等角度对海西传媒先行先试的现有政策和未来可能的政策进行前瞻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阐述了文化产业在海峡西岸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保持海西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记者日前从平和县南胜镇获悉:三年来,南胜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构建和谐南胜为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镇区重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福建省1989-2010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福建省财政教育经费和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要实现福建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是莆田实现物流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分析当前莆田市港口物流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在今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发展过程中的几点发展思路,展示了莆田市港口物流广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在海峡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新形势下,本文通过介绍闽南地区对台的区位优势和文化特色优势,分析了目前闽南图书馆界和台湾同行的交流现状、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抓住机遇,构筑两岸图书馆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提出一些设想,以促进两岸图书馆事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王晓刚 《记者摇篮》2010,(1):52-52,51
一年多以来,我国区域经济规划接连出台。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大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沿海板块再次重新部署。天津滨海新区、江苏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这些地区的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此果断、密集、大手笔地对整个沿海地区进行全面部署,充分说明活力频现的区域经济正成为提振中国经济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9.
福建要实现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工业化进程,从而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本文主要从调整产业布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建设产业基地、发展信息化、培育大企业、培养员工队伍等方面,探讨福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2004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福建省长卢展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是"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首次完整、公开亮相。此后的5年,福建迎来了经济发展最快的历史阶段,福建省生产总值从6053.14亿元到首超万亿元;财政总收入从622.76亿元到突破1500亿元;海洋经济总量进入全国沿海省份第3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