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学生对跨栏运动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光  郑忠波 《体育科技》2004,25(4):37-40
跨栏跑作为体育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越来越受到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视。在体育跨栏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运动产生恐惧或害怕心理 ,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进度 ,如不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在心理上会对跨栏运动产生障碍。通过对学生跨栏心理状态的研究分析 ,找出解决学生恐惧心理的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跨栏属障碍跑项目,技术复杂,它要连续克服空间障碍,对心理有特殊要求。建国以来,该项目未选入全国高等学校普通体育教材。研究跨栏心理训练特点和适用普通课的跨栏心理训练方法,对普及与开展跨栏教学,提高教学训练质最具有现实意义。普通体育课如何进行跨栏跑完整教学?跨栏教学中的心理障碍如何克服?跨栏跑技术教学心理训练有什么特点?这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流畅心理状态的一般概念、流畅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以及国内外对于流畅心理状态研究的动态,并对当 前对于流畅心理状态研究的现状进行简要的评述,旨在为我国运动心理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流畅心理状态的研究动 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雷强 《中华武术》2014,(11):43-44
在跨栏的教学中,由于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术很多,且跨栏项目所具有的危险性,常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项运动时产生心理恐惧,这也影响了学生对跨栏枝术的掌握。因此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学生较好,较快地掌握跨栏的各个动作,完成技术动作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心理干预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女运动员比赛动作操作表现的影响,采取共时性、双基线水平单个被试试验设计,使用流畅状 态量表(FSS)和比赛评分法测定运动员水池训练、雪上训练、心理干预介入、撤掉心理干预后参加比赛4阶段流畅心理状态和动作质量得分,并辅以 心理技能测试和质性研究效度评价来综合反映运动员的操作表现。2次基线测定结果显示,3名运动员流畅状态得分在水池训练与雪上训练变化不 大。3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得分方面,雪上训练得分明显低于水池训练,介入心理干预后,3名运动员流畅状态均有所改善,2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得分均 增加,第3名运动员动作质量得分略有降低;撤除心理干预后,3名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得分均有所降低,动作质量得分均降低但略高于基线1和基 线2。结论:经过心理干预训练,运动员操作表现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6.
夏英 《体育科研》2018,(6):97-102
流畅状态是指伴随着运动员的技能与所要求的挑战相符的心理状态, 是运动员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中时出现的一种积极体验的状态。采用文献法回顾了运动员流畅状态的相关研究。介绍流畅状态3种较为常见的模型;梳理有关流畅状态的研究方法;整理总结影响流畅状态的因素,其中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动机、心理坚韧性等,通过分析指出,未来研究者应该积极开展流畅状态的纵向研究、关注流畅状态的消极影响,并注意考察团队流畅状态的作用,以此为流畅状态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跨栏是大中学生既喜爱又惧怕的运动项目。如何克服学生的惧怕心理,一直是广大体育教师在跨栏教学中所关心的问题。因此能否克服学生的惧怕心理,往往是跨栏教学成败的关键。我们根据跨栏项目的技术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状态,设计了音乐辅助法,并在大中学生中分别进行了对照教学实验。参加实验的60名男女学生,全部都未学过跨栏。实验班与对照班均采用相同的教学时间、教学进度与练习密度。  相似文献   

8.
克服跨栏跑教学中运动员的心理障碍游毓发(广西工学院)在跨栏跑教学过程中.除加强对学生心理训练,采取合理的教法手段和练习方法,科学地组织教学外,还必须弄清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的心理状态.如:(1)情绪不高,注意力分散。(2)过于兴奋,盲动蛮干,上课前准备...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跨栏课时,一些消极的心理活动成为跨栏课的心理障碍。调节好这些心理活动,对提高跨栏课的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意义。一、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克服心理障碍在教学中利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有利因素,不断克服不利因素,才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创造良好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黄金分割律”与跨栏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栏跑中,流畅而鲜明的节奏是良好技术的标志,也是运动员提高跨栏跑成绩的关键。跨栏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强弱,时间的长短,构成跨栏跑特殊的技术特性速度──节奏的完美结合,这一特性是评价跨栏跑运动员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一直是跨栏跑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内容,并成...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取拓展训练中的(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参与体验式学习应用于当前公共体育教学,使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对比等研究方法,对270位学生进行研究,发现学生在传统教育方式、体验式教学方式下的心理素质指标与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所提高,但较之传统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各项指标提高幅度更大,说明体验式教学方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育专业铅球教学进度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优化组合教学法 ,对目前体育院系铅球技术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实验组达标、技评、成绩提高幅度均优于对照组 ,且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实验教法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 ,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ignificance of a sense of place in the literature of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In the UK relationships between outdoor educ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still appear largely focused on the scienc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activity in quest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n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to demonstrate how a combination of formal and informal pedagogy in a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 can lead to a sociocultural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of place and enrich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f students when teaching the classical outdoor adventurous activity of sailing. The sport of dinghy sailing is a module within a Bachelor's undergraduate degree in outdoor education and was taught from a small fishing town in Devon, England. We adopted an integrated and experiential critical pedagogy of place that allowed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ght and action to be a holistic experience, and this approach provided opportunities for informal, as well as formal learning. This action research project explored the impact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when sailing skills were developed along with a sense of place. It used methods including: photo-elicitation, focus group interviews and evidence from the analysis of written student assignment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students discover a significance of the meaningfu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ocultural history of where that activity takes place and the activity itself and that as a result their experience of the learning and research process was enriched.  相似文献   

14.
体育本质问题是我国体育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探讨体育的本质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体育以及参与体育活动。利用钱穆先生的文化哲学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观点来对体育本质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体育是文化"、"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人以自身的身体为客体对象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认识。另外,对于"体育是教育"的观点,笔者是持否定态度的,并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影响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因素的深入分析,发现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体育理论课程课时设置、课程教材与教学内容选择、体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与教学水平、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形式及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体育理论课程教学制约因素进行研究,目的是使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能在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顺利实现体育教育的任务与目标。  相似文献   

16.
对2000-2009年10年间国内13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有关武术散打的168篇科研论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发表有关武术散打的论文刊发量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具有不均衡特点,有关武术散打生理和心理、技术、教学和训练方面的论文数量最多,基础理论、规则、运动损伤方面的研究有增加趋势,在运动战术、选材、市场开发、场地器材等方面研究相对薄弱,有些文章内容、性质相近,有低水平重复现象;在研究方法上,利用高科技手段研究方面有所发展,但采用的研究方法显单调,集中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等方面;文章作者职称主要以副高级和中级职称的高校教师为主,近年来高学历人才的论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按照体育的项目特点进行分类组合而设计的一组课程内容体系。文章采用心理测试、比较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多重性。本研究提出的基于“项群训练理论”的体育课程教学是在“完全学分制”下结合项群理论的一种尝试,目的在于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模式,不断丰富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主要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测量统计法,以宿迁学院2011级两个大学体育选修班为研究对象,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教学模式,再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证教学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今后完善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技评是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运动技术考试的主要内容,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即实验组边学边评,边评边改,边改边学的教学方法与对照组即采用期末进行集中技术评定的方法对比实验研究,得出了实行阶段技评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完整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并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是一种较好的技术课教学方法,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被试中25.82%的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实验法对实验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状况、教学效果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