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学校教育中,历来讲求"景(境)生情、情生智,情景(境)交融"的心与物关系。教师若在课堂活动中借助"景(境)"帮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既可有效地淡化课程形式,又能获得寓教于乐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高中政治课的导入、教学过程和收尾环节等方面,试作阐述。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略说明.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萨迦派密教命题"成境为心",不仅是一个佛教命题,也是一个与我国古典美学思想有亲密关系的命题。它源于唯识宗,本质上是一种人心内证的修持过程,旨在强调"境"的生成是由于"心",万物皆存于"心",除"心"之外再无实有外境,人应修一颗明空双运的心以达到生死涅槃的无别之见。探索一条从藏传佛教心性学说到审美心理理论的思想道路,既有其优势,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它反映了一种以主体为本源、夸大了主体作用、完全忽略了客体作用的审美心理。这种审美心理在美学理论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耄耋老者娓娓叙,懵懂少年直搔头”,这是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闹心事。由于中学语文课本中相当多的文章是名家名篇,它们虽然意境开阔,上可入天揽明月,下可探海捉神龙,可是学生多是十三四岁的少年,他们由于受年龄、阅历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往往阅读时总会游离在文本之外。  相似文献   

5.
阅读现在的学生作文,格式化的语言很多,修饰性的词语很多,却唯独找不到学生自己的半点影子。作文中的情与意应是从心而生、自然流露,可许多学生作文中的"我"只是大众化的"我",在这儿是"我",换个地方仍然是这样的"我",个性化的个体变得大众化,变得千篇一律。作文中缺"我",一是因为作文中只写他人,纯客观地写,没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思想。这样的作文读起来是  相似文献   

6.
孙丽 《文教资料》2007,(32):111-112
文章分析了情境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由教师"选题—设境"到学生"入境—写作",再由学生"出境—修改"到教师"复境—评改"的情境作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山水画,大体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宋、元为代表的写实山水画;另一种是以明、清为代表的写意山水画.宋、元山水画,往往追求"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实景,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可谓是"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而明、清的山水画,多注重笔墨表现的"不似之似",以意写形,夸张抽象,可谓是"以我观物"的"有我之境",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两种山水画各有特点,宋、元山水画以意境胜,而明、清山水画多以笔墨胜.在宋、元的写实山水画中,不同时代又各自有不同的风貌和特点."南宋四家"之一的夏圭和比他略早的马远,可以说是代表了南宋山水画典型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杨亮 《考试周刊》2013,(21):136-136
<正>运动参与是学生运动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的先决条件,只有充分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才能将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好地引向深入。怎样帮助小学生跨越参与运动的门槛呢?我觉得以下几点非常重要。1.创"境",营造氛围创"境",营造氛围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良好的情境,引人入胜,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诱发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9.
能够利用身边的地理事物,创设具体的地理情景,使师生设身处"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我要学"、"我爱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的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情景教学法.  相似文献   

10.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学习历史知识,发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的一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等四个特点,它在实质上反映了学生在情感方面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发源于"形真",紧接着才有其"情切",才有其"意远",才能"理寓其中",可见情与境的关系十分密切。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在小学的音乐课的探索与教学中,我发现在低年级段教学情境教学极为重要。因为低年级段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况且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的心,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学唱歌曲和  相似文献   

12.
《羚羊木雕》是张之路写的一篇关于怎样尊重孩子情感的记叙文,文章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深广。本文原题为"反悔",作者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间的矛盾。文章可分为四个层次,先写妈妈追查、逼迫"我"向万芳索要羚羊木雕,伤害了"我"的心。然后插叙"我"和万芳真挚的友情,写出自己与万芳的一  相似文献   

13.
童爷爷:您好!我是一名中队委,可能由于工作的原因,中队有几个队员总是对我有意见,跟我不和,我也不喜欢他们,我该怎么办?你的新朋友:李诗悦诗悦小朋友:你好!争当"四好少年"中有"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所以要想当一名"四好少年",要做到和队员们团结友爱哦。  相似文献   

14.
汉字作为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里面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中国文字象形会意,暗藏玄机。仙:"人"与"山"。仁者乐山,深山老林好修炼;智者乐水,市场大海好赚钱。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便能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挣:挣钱的"挣",一个"手",一个"争",意思就是钱是靠双手努力地、一点一点地去"争"的。想:"心"之"相"。情人眼里出西施,这是由于"相"由"心"生。若是心情好,噪音也美妙,这是由于"境"由"心"造。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上课之前,他们的状态可谓纷繁复杂。有的心有准备,有的心无所想;有的情绪高昂,有的心灰意懒;有的心无旁系,有的心猿意马……,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的注意指向学习内容,全身心地走进数学学习的"乐园",是我们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创造自己的"开场白",先声夺人1.用精妙的艺术语言吸引学生。课始,学生的魂儿还未收住,这时教师可采用精妙的语言吸引学生,以致先声  相似文献   

16.
学生面对作文话题,有立意,却苦于没有生活体验,没有写作素材。作文,处于一种"欲炊"而"无米"的状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创造积极活泼生动的写作氛围,激活学生已有之"米",给予学生确无之"米",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开阔学生写作思路,使学生身临其境,心临其境,做好"名无米、实有米"之炊。  相似文献   

17.
何苗 《地理教育》2022,(z2):17-20
一、一"境"多"情"是培养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有意思"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有趣味,二是指有意义,耐人寻味.有价值的教学首先要能吸得住学生,然后留住其心,使其"心向往之",实现融合知识、能力和价值的综合素养,从而使"立德树人"在实践中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18.
"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可以看出,"替换"这一内容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数量关系的转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境、预设、迁移、尝试、检验、比较、归纳、变式等环节,尝试强化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1.设境 课始,我以《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替换"策略:"曹冲是用什么巧妙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把大象的重量替换成石头的重量)这是学生本课第一次接触"替换"这个关键词,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进一步探索新知的欲望,初步感知替换策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牵制,而是激发兴趣。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是通过以下途径"激趣",让学生们轻松"玩转"英语。一、"巧"创情境,让学生"入"境为了让学生的学习不脱离生活,我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在getup的教授中,我就采用了创设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校本课程究竟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呈现?看到《江苏教育》2015年第10期管国贤校长主持的专题"基于学校特色和学生成长的校本课程建构研究",读到那句"一切为了成全学生的成长",我蓦然心动,好一个"成全"!一遍一遍阅读,那"两院一校"的校本课程设计,带着婉约又不失阳刚的江南韵味向我走来,我似乎看到在"少年农学院"课程中,孩子们在桃园里、花丛中、菜地里欢呼雀跃的身影:似乎看到在"少年军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