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开明开放的盛唐时期 ,李白诗歌体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个性 ,我们可以从豪放、豪爽、豪勇、豪杰这四个方面来展开欣赏。一、李白诗歌中豪放和豪爽的艺术个性在李白的诗歌中 ,最能够体现李白豪放和豪爽性格的 ,是他的《将进酒》。你看诗的第一句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这一诗句写黄河之浩荡水势的铺天盖地 ,一下子犹如暴雨倾盆泻地 ,汇成巨流直奔东海 ,气势宏伟。在这里 ,李白借黄河之壮景抒诗人之豪情 ,所抒发的豪放之情感是 :一个真正的人 ,他生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 ,就应该像那奔涌的黄河之水一样 ,在人世间尽心而…  相似文献   

2.
1.关于李白《将进酒》的两个"君不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是李白诗歌名篇《将进酒》开篇的  相似文献   

3.
读诗的人大概没有不读李白的,读李白大概没有不知道《将进酒》的,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呢?且是烹牛宰羊,一饮三百杯地喝,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喝。他回答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万古愁”愁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开篇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  相似文献   

4.
“诗者,吟咏性情也。”(宋·严羽《沧浪诗话》)这句话用在李白、杜甫二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在此,仅从一个方面来说明。李白生性豪迈恣纵,他的诗歌意象也多奇幻色彩。他特别喜欢恣意的夸饰,如他写时光的飞逝,人生的短暂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相似文献   

5.
小娜 《新作文》2014,(9):3-3
<正>他,笑容像棒棒糖一样甜美,说话也像棒棒糖一样甜蜜,他就是能甜到同学们心窝里的"棒棒糖老师"。让我们掌声欢迎最甜美老师闪亮登场!当新来的数学老师拿着一支棒棒糖走进教室时,我们都乐了。老师的脸上挂满了甜美的笑容,那笑容就像他手里拿着的棒棒糖,又像是一阵暖暖的春风吹进我们心田。他说:"谁的笑容最甜最美,我就把这支棒棒糖送给谁。"于是,我们便开始称呼他"棒棒糖老师"。  相似文献   

6.
“君不见”是唐代歌行体中常见句式。如——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杜甫《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里“君不见”、“君不闻”不  相似文献   

7.
李白与月     
李白是诗仙,更是伟大的月光诗仙.有学者根据<全唐诗>统计,李白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可见,李白对月的热爱.传说他的死也是因为满怀诗意地捉月而坠江.历代李白图画中,关于李白捉月、泛月、玩月、问月者,与关于李白醉饮、扶醉、醉归、醉卧者一样繁多,一样得诗仙之神采.……  相似文献   

8.
<正>一这次考试,陈皓特别想考好。妈妈说,如果陈皓考出好成绩,就带他去海南玩儿。陈皓在电视上见到过海南,蓝天白云,椰风海浪,那景色真让人神往。可并不是想考好,就能考好的。这不,一只"拦路虎"蹦出来了:请问《春夜喜雨》的作者是谁?是谁呢?陈皓咬着笔头想啊想,算了,乱填一个得了,李白?他写的诗那么多,说不定就是他呢。奇怪了,手中的笔怎么都移不动,就像一个倔脾气的孩子一样杵在那里。  相似文献   

9.
花开花落     
花落了,就像开时一样的自然;童年走了,就像来时一样的悄然。有谁,能再过一次无忧无虑的童年呢?——题记  相似文献   

10.
《今日中学生》2014,(7):8-10
正遇见李白"李白,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语文课上,李白正在梦会周公,忽然就听到曲老师叫他的名字。这个"李白"可不是那位我们熟知的唐朝大诗人,他是我的同桌兼死党,一名瘦瘦高高、普普通通的男生。不过,偶尔兴致来时,他也作诗一首:你看,你看,你的脸,跟月亮一样圆……记得升入初中第一天,没有进行自我介绍之前,大伙谁也不认识谁。在课间休息时间,突然有人站在教室门口,扯开嗓门喊:"谁是李  相似文献   

11.
李太白全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他生活在唐代最兴盛的时期,因此他的诗中有着一种高昂、乐观的情绪。李白写作才思敏捷,常常是洋洋万言,一挥而就。有的故事还把他写神了,说他精通蛮文,蛮文是对当时少数民族文字的轻蔑的称呼。说有一次番邦派人送来一封书信,信是用蛮文写的,像天书一样,满朝文武谁也看不懂。番邦使者就狂了起来,说你们连信都看不懂,还是赶快投降吧。这时皇帝想起了李白,就把他找来,让他看,李白不但看懂了,还用蛮文写了封回信。李白痛斥了番邦,要他们和平共处。番邦见中土有这样的人才,再也不敢惹事了。这当然是传说了不过有人说李白出生在…  相似文献   

12.
读诗的人大概没有不读李白的,读李白大概没有不知道《将进酒》的,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呢?且是烹牛宰羊,一饮三百杯地喝,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喝。他回答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万古愁”愁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开篇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李白终其一生都在践行宛如预言般的"谪仙"使命,希企能够像道教始祖老子一样"为圣者作师",佐君致太平,而后复返仙界,无死无忧。从少年游历、遍访神仙到中年求取"功名"、辅弼"天皇",再到拜受道箓、入道烧炼服食,其间虽亦有或来自儒家之用世观念,或源于诗人自身强烈欲望的思想元素,但总体上说,将治国治身信仰兼于一体的道教堪谓其一以贯之的思想底色。鉴于李白始终如一的深厚道教信仰,以及剑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和丰富内涵,我们有理由说作为道教徒的诗人李白,他对剑的钟情虽有其粗犷豪放之性格与尚侠之文人心态的原因,但道教法剑的信仰内核在其心态之塑造以及思想之流露、作品之构思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李白的崇道旨趣,从早、中期到晚期有一个由"托形剑化"而至神仙服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他在地球的哪一个角落,都不会不知道,中国有一条伟大的母亲河——黄河。是啊,怎么不知道呢?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的两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简直成了千古绝唱,它那让人心惊胆战的宏大气势,让每一个哪怕从来没  相似文献   

15.
田径被誉为体育运动之母,百米大战则是运动之母头顶上的皇冠。这项挑战人类奔跑速度极限的比赛,历来是奥运会上最吸引眼球的。历史铭记住了这个金色瞬间——北京奥运会上,"牙买加闪电"乌塞恩·博尔特横空出世,他像旋风一样掠过跑道。不仅在100米、200米以及4×100接力的比赛中连夺三枚金牌,而且还一口气连破了这三个项目的世界纪录!这样的成就震古烁今,全世界为之瞠目结舌。人们惊叹,"地球人已经再也阻挡不住博尔特了"。伦敦奥运会就在眼前了,博尔特又要踏上新的征程,有谁能阻止他的卫冕脚步吗?天知道。  相似文献   

16.
遇到"问题学生",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冷处理"。但在现实中,如果把握不当,我们很容易就会把"冷处理"变成"冷暴力"。比如,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师们类似的"善意提醒":"××太调皮了,和他一起玩,你们也会变得和他一样!""从现在起,任何人都不允许和××讲话,谁和他讲话就去和他同桌!""我们能不能别像××一样?"  相似文献   

17.
格调·人品     
<正>以偏概全、逻辑薄弱作文示例及诊断中华文化讲究修养,即修身养性,一般从一个人的言谈、行为举止中便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修养如何,家教怎样。在如今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世界中,这也适用么?不,不一定。李白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也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但他还是被官场所束缚,最终被贬,最后零落成泥,只留下千古诗歌永传于世,空留一室芬芳。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吗?  相似文献   

18.
走近名人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唐朝时有个叫汪伦的人,很喜欢李白的诗。李白辞了朝廷的官职,到各地游历。汪伦听说李白在邻县游玩,就写信给李白,邀请李白到他的家乡来。为了能让李白到他这里来,他在信中夸张地说:"你不是喜欢游玩吗?  相似文献   

19.
塞卡尔反思着:实话,就像太阳一样,没有谁在直视它时能不眼花缭乱。他认识到:人们之间的关系靠软化了的实话来维系,从而避免了伤害他人。他把今天定为特别的日子——今天,他要完完全全地接受实话并且对别人实话实  相似文献   

20.
家有小牛     
我家有一头温柔老实的牛,他是谁呢?就是——我。我属牛,性格更像牛,像牛一样温柔,像牛一样老实,像牛一样憨厚……好听的形容词多着呢,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