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拟声词的学习是语言学习中的重点,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难点之一。该文从语音逼真度、语音形式的对应以及语音结构三方面来讨论英汉拟声词。  相似文献   

2.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拟声词都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从英汉拟声词的语音理据、语言结构、语法功能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汉语中的拟声词在结构上更具多样性,使用起来比较灵活,直接拟声词居多,而英语中的拟声词词性更为多样,在句中的功能更强,且间接拟声词较汉语拟声词为多.  相似文献   

3.
拟声词是某种特定语言中用来模拟自然或人为声音的词项。英语和汉语都有大量拟声词,并且呈现出诸多共性和个性。本文从语音、句法功能对比英汉拟声词,分析异同并总结拟声词英汉互译的技巧。了解和掌握英汉拟声词各方面的差异,能丰富我们对于拟声词这一特别词汇类型的知识面,提高译者对拟声词的翻译水平,促进我们更加准确地实现拟声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互译。  相似文献   

4.
拟声词是某一特定语言与自然声音相结合的产物,通过比较英、汉拟声词在语音、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异,从语言认知、语言系统、文化等方面探求差并的原因,加深对于英、汉语语言体系的认识,并从语音、句法的角度探究英语拟声词的汉译。  相似文献   

5.
中古佛典对"寒地狱"名称的翻译多用音译,其得名源于梵文里表示疼痛、惊讶的拟声词,而这种拟声词与汉语相关的拟声词语音形式恰好对应.从汉语语音特点来看,汉语表示疼痛、痛惜、惊讶的拟声词可以分成三类;而且,随着语音的发展变化,汉语拟声词的文字形式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6.
日汉语拟声词在文学作品和口头交流中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修辞价值。但是由于日语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类型,而且日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要掌握日语拟声词是比较困难的。本文对日汉拟声词的语音、形态两方面进行比较,并将它们的修辞功能进行简要对比。  相似文献   

7.
付彩艳 《文教资料》2010,(19):44-46
拟声词在西班牙语和汉语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但是由于语言体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别,西汉拟声词存在着诸多的异同。文章从拟声词的归类、语音形成、构成及功能等角度对比分析西汉两种语言中拟声词的共性和个性,有助于促进西语学习者在语言表达、文学鉴赏力及西汉互译水平等方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据性进行对比,有助于认识英汉词汇体系的构成特点。文章主要从词汇的语音理据入手,就其构成、语音形式及功能等几方面,对英汉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声喻,也称为拟声,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几乎所有的语言都有拟声词,日语和汉语中也存有大量的拟声词。由于日中两国的文字关系有一定的历史渊源,日、汉两种语言的拟声词在句法使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本文主要从句法特征方面对日、汉拟声词进行分析,旨在发现两种语言在声音文化上存在的一些差异,从而为两国人民互相学习对方语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汉语和英语都属拟声词相当发达的语言类型,两者之间有诸多方面可供比较.对汉英拟声词的语音结构形式及重叠的丰富性、突破音节结构规则的随意性、语义转移路径及方式的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和描写,不仅可以凸显各自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新词"duānɡ"以及一些网络单音节拟声词的新兴,对传统汉语单音节拟声词提出了挑战。它们的形成必须符合单音节拟声词语音、文字、语法的普遍特点,这样才能固定下来成为语言符号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未来出现的新单音节拟声词提供必要的形成依据。  相似文献   

12.
拟声词是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观测点。1岁左右儿童开始习得拟声词,1-2岁即习得A式、AB式两类基本形式,4-5岁已习得拟声词绝大多数变化形式。3-4岁是儿童习得拟声词的重要转折期,习得词种数量最多;此期之前,习得的拟声词以生命体发出的声音为主,此后习得无生命体发出的声音明显增加。句法功能上,2岁半儿童已可使用拟声词来指称事物和动作行为,3-4岁即习得了拟声词充当独立语、宾语、状语、补语等基本句法功能。研究发现,自主习得是儿童语言习得的主要方式,但模仿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宁  李小华 《文教资料》2006,(32):174-176
英语拟声词是自然界的声音所具有的音律与英语特有的语音特点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模仿客观事物发出的声音或者利用语音与意义的直接对应关系而创造出来的。本文从生物语言学的视角出发,通过语言基因、大脑/心智和思维以及语言进化等三个方面对英语拟声词的习得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由此对语言的生物性问题做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
动物拟声词是拟声词中有趣而特殊的一群.本文试图从语音学和音系学的角度来对比分析动物拟声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音模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一、音节对比;二、音韵对比.通过比较揭示了英、汉民族在观察事物时对客观世界声音感知和模拟习惯的某些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5.
拟声词是人类倾听自然音响并在语言符号中循音赋义的表征结果,反映了语言词汇形成过程中音义结合的特殊理据关系。拟声词被各派学者不断用作反对或支持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的例证,虽仍有争议,但拟声词作为词类的属性地位更加突显。法语因归属于印欧语系,其拟声词同汉语相比具有不同的词汇、语法和语用功能特征,在语用层面具有更大的释放空间。本文以法语拟声词词典为语料,以认知语言学、韵律学、句法学为理论背景,通过分析法语拟声词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探讨拟声词的理据特点,并就拟声词引发的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展开思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汉语和英语都是拟声词比较丰富而历史悠久的语言。由于汉英和英汉翻译的需要,人们很早就从汉英对比的角度研究过拟声词,但研究的侧重很少涉其文化内涵。文章通过比较汉英拟声词在语音及构词上的异同,探究其产生的精神文化背景,分析其产生的民族思维特征,并讨论拟声词在制度文化中的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吴非 《华章》2014,(28)
本文通过对比方式对汉语和修纳语对应拟声词进行了结构、拼写及意义对比研究。本对比研究显示;虽然拟声词是摹仿自然的声音,但是不同文化或不同语言的人对同样的自然声音有不同的感知。因此,汉语和修纳语里的拟声词对同样的自然声音使用不同的发音及标记这些声音的符号。由于汉语和修纳语的对应拟声词复杂关系,本文主张在汉语学习当中以修纳语为母语者必须得深入了解这两种语言的拟声词关系的异同点才能正确地运用汉语拟声词。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人们用语言交际时总是遵守一定的‘常规’,有时,为了达到‘突出’的目的会违背‘常规’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这就是语言变异。从语言系统来看,语音、词汇、语法这些基本要素既有其历史渊源,又有相对静态中以类聚、组合形式反映各种语言要素的变体;从社会系统来看,发展中  相似文献   

19.
1.导言语言描写中的“零形式”似乎意味着语音上的“无”。但是,既然语言学家明明使用这个符号指称着某种东西,某种特殊的语言成分,那么尽管“零形式”表示的成分在语音上是不存在的,人们仍认为它在言语中有固定的位置和区别性价值,因而它与那些以语音或语音特征的形式出现的更为普通的语言成分处于同等地位。如果我们承认根本不具有语音形式的东西也可以是语言成分,就等于扩展了“语言成  相似文献   

20.
拟声词在汉维两种语言中都是十分发达、富有形象色彩的一类词,使用范围广。摹拟声音出神入化,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但一直以来,对汉维拟声词的研究众说纷纭,两种语言在对拟声词的研究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