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赛先生"和"德先生"的旗帜,对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西方身体知识和身体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技术实践作为"赛先生"的体现,同样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被广泛传播和推广。通过具体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的身体素质、解剖学身体观的传播、科学量度观念与体检等问题,认为新文化运动对"赛先生"的推崇有利于具体的西方身体卫生知识和体检实践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体检实践的落实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西方身体观念的传播。这一时期的体检技术与实践既呈现出源自西方科学的医学特点,亦表达了救亡图存时代对国民体格强健的民族诉求。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12月,882页定价:398元1914年6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创议成立了中国科学社。作为近代影响深远的综合性学术社团,学社不仅率先揭橥"赛先生"和"德先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导,而且致力于宣扬科学、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促成国人对科  相似文献   

3.
<正>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之际,回顾其还留下什么遗产,是非常必要的。新文化运动不仅仅是提倡白话文的运动,它是彻底改变中国命运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常常说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几乎是公认的五四运动留下的最重要的遗产。然而百年后的今天,不论民主如何,仅就科学来说,仍有许多值得论道之处。  相似文献   

4.
"赛先生"是陈独秀对科学的一种拟人化表达,它是陈独秀对科学的一种独特认识.在概念阐述上,陈独秀的赛先生实质上远离了科学的本质含义;在功能定位上,赛先生传递了一种强烈的唯科学主义倾向;在科学的社会文化利用方面,赛先生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它既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对科学的认识和表达,更深刻地影响着新文化运动以后的人们关于科学的认识和表达.  相似文献   

5.
<正>在现任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先生的学术生涯中,《"赛先生"在中国的命运——中国近现代思想中的"科学"概念及其使用》一文(以下简称《赛先生》,亦视行文需要简称"汪文")是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该文最初发表在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学人》集刊(汪晖本人为该刊三名主编之一)第一  相似文献   

6.
《科协论坛》2013,(3):37-37
“我是赛先生,通晓天文地理,伴你邀游科学的海洋。”伴着宣传片里“赛先生”富有磁性的声音,利用现代新兴媒体建成的科普平台——《赛先生的背影》在四川科技馆里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赛先生”是从科学的英文单词“science”演变而来。《赛先生的背影》以移动互联网络为基础,以智能手机为终端,集合资讯、图片、视频和增值服务,形成双向互动式科普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普信息服务和科普资源服务,让用户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科技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过年给"压岁钱"的习俗在古代过年的"钱年俗"中,"压岁钱"是最重要的一种。压岁钱又写作"押岁钱",还有"拜钱""岁钱""新年岁""分岁钱""守岁钱"等多种叫法。古人是这样定义的:在过年时"赠小儿钱,曰压岁钱"。这种概念的"压岁钱",也是最为流行的说法。压岁钱的产生与古人对钱币功能的崇拜  相似文献   

8.
子曰     
正我没有读过《论语》,然而"子曰"却似乎很有魔力,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我。儿时在家中,爸爸会抱起我,对我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幼儿园,老师会在讲故事时教导我们:"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奶奶家,爷爷通常会摸着我的头说:"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们总是"子曰"来"子曰"去,这让儿时的我很想搞清楚,"子曰"到底为何物。  相似文献   

9.
五福寿为先     
邵凤丽 《百科知识》2021,(23):52-53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寿为"五福"之首.早在《尚书·洪范》中就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意思是说人生有五种幸福:一是长寿,二是富有,三是健康安宁,四是尊行美德,五是高寿善终.这里面特别强调长寿、高寿.同时,在中国人传统的幸福观——福禄寿喜中,寿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恩师钦俊德先生诞辰100周年。先生在世时,每年春暖花开的4月,我们都要聚会一次,庆贺他的生日。钦俊德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昆虫生理学家,我国昆虫生理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他早年留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师从著名动物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亲授弟子J.ten Cate教授攻读动物学和昆虫生理学,并获理科博士学位,而后转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任荣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