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眼前的敬一丹太普通了,齐肩短发,黑色圆领毛衣,一件浅蓝色短风衣,和千百万中国妇女一样的装束.只是当我看到她那双睿智、沉稳、机敏的眼睛时,才把她与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持人、“金话筒”奖得主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7月18日,第二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在上海交通大学开班。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以"当《焦点访谈》遇到微博"为题做了演讲。她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焦点访谈》成为一种现象,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说"我很久没看《焦点访谈》了"。她归纳了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舆论监督类节目在当前媒介环境中锋芒不再的原因:第一,作为一档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焦点访谈》在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也在一分一寸地开拓着舆论监督的空间,但开拓舆论监督空间的同时可能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我们不仅要面对黑暗的现象,还要背对着被触及到的利益集团",敬一丹感慨。  相似文献   

3.
7年前,她是《焦点访谈》树立的下岗再就业典型,7年后,她却变成了《焦点访谈》中的传销女王。与并不复杂的案情相比,自强不息和“传销枭首”,两种看似全然不同的人格形象汇集在何跃兰一人身上,使得这桩传销大案愈发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有感于妻子爱看《焦点访谈》阎玉才我妻子是一名普通工人,她看电视的口味,我最清楚不过:音乐会、电视剧等。可自打去年,她看电视却多了一个内容,喜欢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我很纳闷。有一次,我问妻子其中原因,她脱口而出:“那里说的都是老百姓想知道...  相似文献   

5.
三届国务院总理充分肯定《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在晚上黄金时间开播,到现在已经10年了。10年来,三届国务院总理李鹏、朱基、温家宝都给予《焦点访谈》栏目以高度评价。1997年12月29日,李鹏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时,看了《焦点访谈》演播  相似文献   

6.
见证《焦点访谈》 北京出版社,作者:《焦点访谈》栏目组成员 今年是《焦点访谈》成立10周年,这个栏目是如何在1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中国传媒史上的几个第一的?在刚刚出版的《见证<焦点访谈>》一书中,几十名主持人、制片人、记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首部以栏目人员"全家福"的形式讲述《焦点访谈》10年成长经历的图书。  相似文献   

7.
业界观察     
《视听界》2004,(1)
《焦点访谈》焦点不再?http://www.sina.com.cn新浪>新浪传媒论坛作者:hyman99发表日期:2003-12-0813:11:54昨天闲着没事,看《焦点访谈》吧,我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晕菜了。这是《焦点访谈》吗,不是《艺术人生》改版了吧?难道我们的焦点没有了?《焦点访谈》也许有《焦点访谈》的难处,但既然办了,就要有始有终,要坚持到底,要不就别叫《焦点访谈》这个名字,对不起“用事实说话”这几个字。曾几何时  相似文献   

8.
刘南勇 《新闻窗》2009,(5):90-90
在中央电视台纪念品牌栏目《焦点访谈》开播10周年的时候,温家宝总理致信焦点访谈,并就新闻媒体的责任。温总理用了一句话来概括:“对人民爱得深才有责任感。”这种责任。既源于对人民的爱,又源于对群众的真诚。  相似文献   

9.
王利芬作为一个成功的电视人为大家所熟知,应该还是2000年至2003年底担任《对话》栏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期间,不少观众被镜头前她那成熟稳重、智慧内敛的独特气质所打动,从而牢牢记住了她。其实在此之前,王利芬还有着相当丰富的履历:北大中文系的博士,1995年至1999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王牌——《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3个栏目中任记者。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2月29日,李鹏同志视察中央电视台时来到《焦点访谈》节目组,他笑着说,我每天看《焦点访谈》,大家都爱看这个节目。临走时,李鹏同志写下这样几个字:“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其实,不光李鹏同志,朱镕基同志也爱看《焦点访谈》。他曾说,《焦点访谈》非常好,我天天看,不看是例外。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同志视察《焦点访谈》时送了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以《焦点访谈》为代表的电视舆论监督,确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作。在这里,我们不妨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其一、…  相似文献   

11.
2002年5月12日,中央电视台12频道——西部频道正式开播。其中有一位在西部频道建设中勇于开拓的“幕后人物”,她就是肖晓琳。大多数人知道肖晓琳是从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始的。此后,我们在《焦点访谈》、《半边天》、《今日说法》等栏目中一次又一次与她相逢。她的端庄、大方甚至有些严肃的神情始终没变,她的主持风格也以冷峻见长。而我们在西部频道的一个办公室中,见到的却是充满活力的肖晓琳。  相似文献   

12.
《 <焦点访谈 >红皮书》自 2 0 0 2年 1 0月出版以来 ,受到了广泛好评和充分关注。理论界和新闻界普遍认为该书全面回顾了《焦点访谈》九年来走过的历程 ,独家披露了《焦点访谈》鲜为人知的真实内幕 ,具有相当高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借鉴价值。为进一步挖掘和充分探讨《 <焦点访谈 >红皮书》对于中国当代新闻改革、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启示意义 ,2 0 0 3年 4月 5日 ,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主办的“《 <焦点访谈 >红皮书》研讨会”在京召开 ,来自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广播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以及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  相似文献   

13.
2013新年伊始,《焦点访谈》即开始了19年来的首次大改版。随后几天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5日,《焦点访谈》最高单期收视率为1月4日,达到2.57%,平均收视率为2.3%,与2012年平均值相比,涨幅达13.31%。《焦点访谈》这次改版"牛刀小试",以及《焦点访谈》在过去的19年  相似文献   

14.
当人们谈论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的时候,往往是和新闻品牌节目《焦点访谈》联系在一起的,脱离《焦点访谈》来评论敬一丹,她作为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人的符号特征就会模糊;而当我们谈论中央电视台娱乐互动品牌节目《非常6+1》的时候,必定会从节目主持人李咏开始,因为他是《非常6+1》最重要的符号。是节目主持人造就了品牌节目,还是品牌节目成就了著名节目主持人?本文将用符号学方法对电视节目主持人与电视品牌节目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王同业 《现代传播》2007,(3):144-146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评论性栏目。2004年,《焦点访谈》开播10周年的时候,这个栏目开始悄悄地发生一种变化:更加注重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时至今日,《焦点访谈》的记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矿难、爆炸、火灾、洪水、地震等各种突发事件的现场,播出报道突发事件的节目逐年增多:2003年播出9期,2004年播出19期,2005年播出34期,2006年播出35期。作为《焦点访谈》的制片人之一,笔者参与了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组织和实施。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对《焦点访谈》突发事件报道的特点以及运作规律做一简略的…  相似文献   

16.
《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在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首播时间为19:38,即紧接在《新闻联播》后播出,次日分别在第一套节目的06:10和新闻频道的一些时段进行重播。根据焦点访谈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新闻联播》与《焦点访谈》被评为全国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的第一、二名,《焦点访谈》并获得新闻名专栏大奖,可以说它是一档有较大影响力的栏目。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中央电视台门前经常排着两个长队:一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向《焦点访谈》节目反映情况的;还有一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向《焦点访谈》节目公关的。 从上述现象可以看出。一方面,《焦点访谈》节目深得人心;另一方面,《焦点访谈》节目是在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的情况下进行舆论监督的。既然作为中央级的新闻媒体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和阻碍,那么,省市级、地市级  相似文献   

18.
姚晓静 《新闻传播》2009,(10):16-16
《焦点访谈》作为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代表之作,有着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的风格和特色,在节目形态.特别是表达媒体观点的“说话”方式等方面尤为突出。近目,有人送来一套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编写的《焦点访谈》系列丛书,记录了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以来的稿件和采访心得,读后,再次感叹不已,也再次坚定了自己对《焦点访谈》成功之根本为恰守事实的一贯看法。  相似文献   

19.
代刚 《传媒》2001,(10):40-41
敬一丹,中央电视台《直播中国》节目主持人。曾主持“一丹话题”、“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等节目。1999年,她参加并出色完成了国庆50周年大庆、澳门回归和迎接新千年三大直播任务。她曾经数次获得中国电视主持人最高荣誉——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此外,她还是北京广播学院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优秀的舆论监督节目——《焦点访谈》,自开播以来就得到很多受众的认同,从《焦点访谈》这个特殊个案,我们对舆论监督可窥见一斑——报道的深度决定了一个节目传播的效果。本文以《焦点访谈》栏目为具体案例,归纳和总结了舆论引导的概念及其价值意义,阐述了大众传媒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角色,并详细论述了《焦点访谈》舆论引导的技巧分析,从中得出新闻工作者做好新闻评论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