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立 《新读写》2009,(1):59-59
一般来说,游记是写实的,也就是说要真实记录旅游过程的所见所闻。但是,如果在写实的情景下,加一点想象,你的游记就会更精彩。  相似文献   

2.
出门旅游是一种理想的休闲娱乐活动。它既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当学生陶醉于优美迷人的山水风光时,一定记住要让他们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即时写下来。一般说来,游记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四个“一”。一、一条线索游记,也就是对一次出行、游览、参观等的记录。要记的东西一定不只一件,那么就要求有一个先后顺序问题。游记的线索也就是游记写作的顺序。写游记一定要有一条合理的线索贯穿其中,选择恰当的线索将游记中各个要素联结起来,整篇游记才不会支离破碎、杂乱无章。怎样安排游记的线索呢?最常见的就是以游记者的行踪为…  相似文献   

3.
毛荣富 《湖南教育》2004,(21):32-32
我清楚地记得,在读中学的作文课上,我最喜欢写的是游记。那时旅游还远不像今天这样成为了热点和时尚,但是到一次公园,或是一次郊游,都感到有许多东西可以写。记得那是梅雨时节,上学途中只见细雨霏微,一片片秧苗碧绿的稻田上面,白鹭翩跹。见此景色,马上就想起“漠漠水田飞白鹭”的唐诗,内心便有了一种惊喜,还在日记中记下了此景。现在,由于游记不在应试范围之内,游记写作便从学生作文中消失了,写不写游记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可惜的是少了一份对自然的审美体验,而这对人的内在素质的形成和精神成长是不利的。体验自然,是一个从感性直观到心灵…  相似文献   

4.
史峰 《初中生》2017,(27):21-23
假期来了,同学们出游的机会多了起来.旅游的同时,如果我们能做到“行万里,记万字”,岂不快哉!可是,有的同学虽然见过了好多名山大川,饱览风光,但一说起写游记,照样是满脸愁困——不会写呀.今天,我们就来谈论下如何写游记.我的思路是“不求描绘得风景如画,但求所述观感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5.
应用文写作     
我们说的应用文,是指一般人常常要写的日常应用的文章,如日记、书信、总结、调查报告、各种公文之类。它是日常应用的普通文章,用来适应工作上、生活上的某种需要,说它“普通”是指有别于文学作品和科学论文;内容大都带有具体的业务、事务的性质,否则一般不称作应用文,例如外出旅游,写封信给人,拜托他帮助安排食宿交通,这是应用文,写封信给人,描述旅游中所见山川风物,像写游记那样,那就属于文学作品了;  相似文献   

6.
引言《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奇书,徐霞客是一位奇人,这是广为人知的.但有一个不应忽略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对于后者的了解基本上是源于前者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徐霞客的了解绝大部分还是来源于他的《游记》自身,不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如果撇开《游记》不谈,而只凭另外一些零星资料,那么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就要抹去百分之九十以上了。徐霞客名弘祖,霞客是他的号。他出身江阴名门,饱读诗书,早年就弃绝功名,染上“山病”[1],志在遍访名山,进而又不计程期地漫游天本,终其一生。他从22岁开始出游,“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同…  相似文献   

7.
周喆  孙敏 《中文自修》2005,(6):42-45
谈起旅游,大家的心都蠢蠢欲动起来。可一旦老师布置写游记作业,很多同学都会感到头痛。常常是风景虽美,写出来的文章却枯燥平淡,或者干脆成了“流水账”,报一遍行程,草草了事。当写游记成了一项毫无趣味的任务时,当提起笔来就觉得思绪枯涩阻滞时,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暑假快到了,如果你已经有了旅游的打算,不妨先学学写游记的技巧。这样可以把你最新鲜的见闻和感触记录下来,让旅行的美妙变得丰富和长久,而不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消褪了回忆的色香味。  相似文献   

8.
“秦关博士,您的意思是说,如果进入这个微球体,我们就会变得和《格列佛游记》里小人国的小人一样小,是吗?”“不,是比小人国里的小人还要小。小人国里的小人毕竟肉眼还能看得到,而微球体会把你们微缩到比分子、原子还小,肉眼是根本看不见的。”“那太过瘾了!我们现在就开始这有趣的旅行吧!”我、白雪、张小开异口同声地说道。  相似文献   

9.
《满井游记》是作家袁宏道在游历了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后写的一篇游记小品文。他的这篇山水游记信笔直抒 ,不择笔墨。写景独具慧眼 ,物我交融 ,怡情悦性。语言清新流畅、俊美潇洒 ,如行云流水舒徐自如。这篇小品文生动描绘了一个城居者一冬都局促于一室之内 ,而今返回自然“若脱笼之鹄”的欢愉心情 ,充分体现了“公安派”“性灵说”的“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特点。那么 ,作者是怎样写景抒情的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 ,《满井游记》也不例外。作者采用了心境物化的手段 ,把无形的情思化为有形的景物 ,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人把他的环境人…  相似文献   

10.
优哉,游哉!     
根据本单元开展的活动积累的材料和感受,写一篇游记,也可以写成书信、日记、对联等。要写清楚游览地点的风光景物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新人教版)提示:写游记,可写山水风光,可写风土人情,也可写当地的名胜古迹等。动笔之前,首先,要了解所游景观的特点,再确定好自己游记的侧重点,以避免记“流水账”式的面面俱到。其次,在形式上,一般是写一次游览的见闻与感受为主,这样写,时间跨度小,文章结构也紧凑。假如是写一组旅游的见闻镜头,则既要考虑到对景观有选择地加以描写,以避免重复雷同,还要考虑到行文安排上的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所选例文《优哉,游哉!》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再次,旅游是件轻松悠闲的事,因此记游的语言除要能对景观做生动的描写外,还应轻松自如、活泼幽默些,以与人的出游心情相适应。(马跃)  相似文献   

11.
小石潭 《宁夏教育》2006,(10):69-69
暑假朋友聚会,听其中一位说近期要携妻带子去北京旅游。想到近日“北大限游”的消息,有人就善意提醒他,如果要带孩子去北大校园看看,最好安排在上午去……没想到,他打断了话头说,谢谢提醒,可我们不去那儿。旅游计划里没有这一项。  相似文献   

12.
真实不等于浅薄。常态不等于平庸。如果“常态”永远是一付“老面孔”,如果“常态”一成不变,那就真的应该淘汰。我们所说的“常态”,是指基本形态,而这种形态是发展着的,是变化着的。常态是动态中的常态。所以,“回到常态”决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要充分发扬与保持课改中出现的新状态,摈弃华而不实的“非常态”。如果我们脑子里缺少这种辨证思考,就可能回到老路上去,这将是十分危险的。  相似文献   

13.
游记散文是由“游踪”、“景象”、“感受”三个要素组成的 ,这是探讨游记散文教学的基本依据。但是 ,由于被描写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 ,加之每个作者的艺术构思、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的不同 ,因而文章的布局安排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程式。上述要素在一篇具体的作品中 ,可能三者兼备 ,可能相互揉合 ,可能偏重一面 ,组成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结构形式 ,所以对于游记散文的教学 ,既要抓住它的三要素 ,又要对具体文章进行具体分析 ,即根据其“共性”和“个性”特点组织教学。这里仅就《高中语文实验课本》中的三篇古代游记散文 ,谈点粗浅体会。移情于…  相似文献   

14.
肖传静 《初中生》2008,(6):48-48
此“君子”非彼“君子”也,我说的“君子”是指“瘾君子”。 《中学生守则》规定:不吸烟,不喝酒。可是,路唯对规定不屑一顾。有一次他吸烟时被我这副班长碰上,我冲过去要他丢下手中的烟,并且警告他,如果再吸烟,就扣他的品德分。  相似文献   

15.
游记散文教学中要突出“线”和“点”,简单地说,就是要“跟游踪、观景色”。“线”就是游踪,“点”即为风景点,一篇成功的游记既要使读者观其游踪全貌,又要能突出各主要景物点,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必须处理好“线”和“点”的关系。游记散文根据其内容和特点可分?..  相似文献   

16.
《小学时代》2011,(6):5-5
在迪士尼动画片《飞屋环游记》里,老卡尔用上万只气球拉动自己的房子升天,去找仙境瀑布,实现70年前许下的心愿。上万只气球腾空而起,我一下子就被这个场景迷住了。如果,如果我也能有一座飞来飞去的房子一不,哪怕是大大的热气球也好呀!后来我发现,做“飞行梦”的人绝不仅仅是我一个。最近,一个来自《国家地理》的小组也受到《飞屋环游记...  相似文献   

17.
我们有时游览某地,会为那里美丽的景物怦然心动,于是产生要把这美丽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来的创作冲动,但最终却未能下笔成文,以至于留下遗憾。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掌握游记的基本内容与形式。下面就作一简要介绍。一、游记的基本内容游记主要由“游踪”“风貌”“观感”三部分构成。游踪,即作者游览的行踪;风貌,即旅游地的风光物貌;观感,即作者由所见景  相似文献   

18.
游梅山龙宫     
游记写作技法指要(一)顺着游路写,条理清楚。写游记跟写其他形式的记叙文一样,条理清楚是十分重要的。按游览路线的先后顺序,既点明游览点的名称,又要说明它们的空间位置,这样就能有条不紊了。(二)不“记流水账”,详略要得当。在游览、参观中往往看到的东西是很多的,听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木兰  龙培 《家长》2001,(Z2)
对教育孩子来说,“第一次”是至关重要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任何事情都有个“第一次”。这第一次与第二次、第三次……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好的行为在第一次得到强化,就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好的行为;相反,如果不良的行为第一次得到了强化,也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不良的行为。例如,正在吃饭时外面来了卖冰糕的,孩子非要吃冰糕,否则就不吃饭,父母没办法只得依从。当孩子看到屋里的地面脏了,拿起笤帚去扫,这时母亲却过来阻止,自己接过笤帚扫了起来。类似这些  相似文献   

20.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标点使用不准确,就会影响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下面就同学们在书面表达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标点错误作一些简单的分析。例1“爸爸,你看。”他快活地叫起来:“这是什么?”句中的冒号使用错误。在引用别人话语的时候,把“某某说”插在说话者所说的话中间,“叫起来”的后边就不能再使用冒号,而只能改用逗号。例2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高兴时就哭,悲伤时就笑,真是“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句末的句号位置错了。如果是完整地照录别人的话语,句末的符号应放在引号之内。凡是引用的话已经成为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