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非政府组织的建设是保障公民结社自由权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着登记注册难、法律法规的立法目的难以有效实现、法律层次上的立法缺位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解决?即对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应当转型;废除对其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形成非政府组织登记注册的多样性;积极制定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法律等。从而进一步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法律建设,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权。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欧洲社会中自由结社传统及民主自由政治思想、公民社会的兴起、工业革命的深入、主权国际体系的形成、欧洲各国之间的国际联系和各国国内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正是这五个方面的因素使国际非政府组织在19世纪中后期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一直是我国学界所热议的一个话题,在当前以社会建设为主题的讨论中也再次成为学界热点.公民社会之所以弓{起关注,与人们对它在现代社会政治发展、在社会成员个体权利的增进维护、在社会福利的促进等方面的作用的期待有关.作为既有别于国家也有别于市场,以非营利性的公民组织或者说自愿结社为核心要素的"第三领域",现代公民社会在其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4.
宏观调控权实质是一种社会权力.非政府组织宏观调控权之权源在于动态的社会契约论.国家独享宏观调控权有诸多缺陷,因此非政府组织有必要与国家分享宏观调控权.非政府组织参与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很多缺陷,因此非政府组织有可能与国家分享宏观调控权.  相似文献   

5.
被称为第三体系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政府职能的转换以及自律性社会秩序的形成,而且能够培育人们的公民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为人们践行道德理想提供实现条件.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非政府组织的重大意义,注意处理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以及与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并充分注意非政府组织的伦理性质,完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以图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历史及其路径依赖来看,政府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组织.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现代社会文明应该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政治文明)三大社会层面共同发展的结果。在其中每一个层面上,都有相应的组织系统的发育。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各种营利性企业组织;与民主政治相对应的是科层制的各种政府机构;而与公民社会相对应的是各种非政府组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我国非政府组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在这种飞速发展的背后,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的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是双重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发展,阻碍了非政府组织发挥其积极作用。提出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新型互动关系、建立直接申请登记制、完善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等策略,创新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
农村非政府组织渐次兴起,并逐步成长为公民社会中新兴的力量之一。为规范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有必要从其勃兴的动因入手进行研究。只有深入分析并真正挖掘出农村非政府组织兴起的动因,才能为进一步研究并定性农村非政府组织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农村非政府组织兴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被称为第三体系的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政府职能的转换以及自律性社会秩序的形成,而且能够培育人们的公民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为人们践行道德理想提供实现条件。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非政府组织的重大意义,注意处理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关系以及与国外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并充分注意非政府组织的伦理性质,完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以图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中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诽政府组织的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政治民主,塑造民主参与型的政治文化,有利于增强政府权威。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着官办色彩浓厚、规模较小、筹集资金能力较低、管理落后等问题。为此,我们需采取以下对策:厘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地位和职能,摆正两者的关系;加强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指导与管理,优化非政府组织的运作机制;对非政府组织进行统一规划,使其健康、平衡发展;制定和完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对非政府组织依法管理。  相似文献   

12.
非政府组织是指合法的、非政府的、非政党的、非营利的、民间志愿性的社会组织。中国的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是“合作”而非“对抗”,它们作为市场与政府之外的中间调节机制在各个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主要体现在宪法规定、行政法律规定及国际条约规定中。  相似文献   

13.
失独群体是近年来社会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健康、心理和社交的多重难题。目前,各地非政府组织对失独群体已展开救助活动,主要通过失独群体自发形成自救组织、学界精英创设专业帮扶机构和政府购买NGO帮扶服务等三种途径展开。总体而言,目前非政府组织在救助过程中面临着政府重视不足、资金与人才匮乏、信息不通畅、组织建设低能等多重困境。因此,强化政府支持,建立与完善政府购买NGO服务机制,加强非政府组织自身能力建设是破解救助困境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组织的本质属性和伦理精神,使其成为一种道义性的社会力量。履行应有的伦理使命是非政府组织的价值规范,也是社会各界对非政府组织的共同期许。在此情景下,公共责任成为非政府组织的核心关切。人们对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关注,主要源于其公益性质及行为的“正当性”;而复合性责任概念框架的提出,使得对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探究具有了学理规范。非政府组织公共责任的多维性,使其公共责任机制也具有复合性的特点,需要通过自律与他律的协同治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发展特殊教育,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目前,与整个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相比,我国残疾人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还有待提高。在现代社会中,非政府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力量在残疾人教育中发挥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在残疾人事业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但是为了更有效地配置资源,就必须要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实现双赢。本文以当前残疾人受教育状况的分析为基础,探讨了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必然性,以凸显非政府组织在残疾人教育中发展的合理性;同时也分析了非政府组织介入残疾人服务的具体方式及其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范围内制定相应的规则,建立理性的价值评价体系的前提下,确定了国际劳工权益保护应包括劳工享有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的权利、废除强迫劳动、废除童工劳动、同工同酬以及消除就业歧视等内容,同时详细阐述了国际劳工权益保护体现了公正、秩序、自由、平等、效益等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NGO何以可能——基于理论思考和个案观察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NGO的存在源于维护农民工权益和消除农民工之间的相互"隔离"的迫切需要,但目前中国的农民工NGO尚处于发展的初期,NGO与农民工之间存在的断裂导致其无法最大地发挥作用.这其中既有农民工社团意识、维权意识不强等原因,也有NGO自身在政策层面合法性尚存争议、角色定位不清晰、对农民工需求差别性的忽视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等原因.目前应当针对这些原因,通过使NGO政策层面合法化、社团意识和维权意识的宣传、与政府目标保持一致及加强对农民工现实需求的考虑等方面,建立农民工与NGO之间的信任机制,提高农民工维权能力,形成NGO与政府的合力,切实维护好农民工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宪法权利,学生享有表达自由权.本文首先探讨了表达自由权的概念及其必要性.其次,本文认为学生的表达自由具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言论自由、发型自由、着装自由、集会及结社自由.最后,本文强调指出,学校管理者应尊重并保护学生的表达自由,促进学生权利与学校管理权力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非政府组织: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之路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获得了较快发展,在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取向的公共服务改革中,引入非政府组织将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提高公共服务的回应性。但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还不够充分,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组织的公信力和组织筹集社会资本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共同打造一个有利非政府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20.
NGO是一种非赢利性、非政府、自愿自治的正规化民间公益组织,在现代社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是,对于NGO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进行经济犯罪该如何加以规制的问题,刑法理论界和实践中都有着诸多不同意见和具体法律规制方法。全文通过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认为国内外传统刑法学理论与具体法律文本总共存在着NGO话语缺失、方法陈旧和传统研究的前见性三大缺陷.提出将来应当建立起独立的NGO工作人员职务型经济犯罪刑法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