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题目有一满池水,池底有泉总能均匀地向外涌流,已知用24部A型抽水机6天可抽干池水,若用21部A型抽水机8天也可抽干池水,设每部抽水机单位时间的抽水量相同,要使这一池水永抽不干,则至多用几部A型抽水机抽水.分析设水池原有水为x升,池底每天流进水y  相似文献   

2.
李卫明 《云南教育》2003,(28):37-37
师: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黄龙归来不看水。看来,最美的还是五彩池的池水。我们共同来读一读描写池水的这一部分,然后来交流一下感受,好吗?生:好!(课件出示课文描写“池水”部分的文字,学生和老师自由读,大约2分钟。)师:我想来说说我的感受可以吗?生:可以。师:学了这一部分,我的感受是五彩池的池水颜色特别多。你们同意吗?(学生有的表示同意,有的在思考,有的表示不同意。)师:我这样讲,是有根据的,你们听一听。(老师读: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生1:我觉得五彩池…  相似文献   

3.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传递信息的独特方式。在自然界,春天来了,花草用颜色来表达;秋天来了,稻子用果实来表达;冬天来了,池水以结冰来表达。季节不同,环境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这种表达是大自然赐予的。  相似文献   

4.
《细胞》一课是小学自然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显微镜来观察细胞的形态。显微镜是分组实验中比较精密的一种仪器,在整个小学阶段的自然课中仅仅有两次使用到它。第一次是用显微镜观察气孔;第二次是用它来观察细胞。因为显微镜的操  相似文献   

5.
正一滴水中究竟有多少微生物?生物学怪老师——段玉老师已经将一滴池水展平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这滴直径大概是1厘米(相当于10 000微米)的水滴中,究竟有多少微生物?做几道算术题,就能得到答案。如果将微  相似文献   

6.
临池学书     
《红领巾》2009,(6):19-19
东汉书法家张芝练字非常刻苦,常到水池边上去写字,用池水磨墨涮笔.结果池水都被染黑了。  相似文献   

7.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能力的高低是学生生物素质优劣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生物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他们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我们的责任。一、加强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实验的成功与否,学生的基本技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仪器,正确而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传统做法是仅用一节课来认识和练习使用显微镜,在教学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秋天是迷人的,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一进门口就看见湖里装满清澈见底的池水,像一面镜子,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清澈的池水里种满了凋谢的荷花,像是垂头丧气的姑娘。左边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学生能直接看到细胞和植物器官内的细微结构,我们试用了简易显微投影法.这个方法,安装简易,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一)所用器材和安装:我们用500瓦普通幻灯机作光源,用普通的教学显微镜作投影器.放影时,将显微镜横卧,将反光镜去掉,调整幻灯机的位置,使其光轴与显微镜光学系统光轴吻合,装置如后图.放映幕可因地制宜,一般用白布幕,或用白纸或光滑的白墙壁.我们还试用一块毛玻璃作显影屏,学生可在正反两面观察,便于讲解.我们用的幻灯机内装有隔热玻璃,如没有隔热玻璃的光源应在光源与显微镜间装一水槽吸热,以免温度过高而损坏切片和物镜.  相似文献   

10.
在使用显微镜的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若能将显微镜中所观察的物象通过投影仪呈现给全体学生的话,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并且会对实验操作更感兴趣。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可以用图象展示显微镜来实现,而这样的显微镜的价格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自己组装了一台简易的图象展示显微镜。  相似文献   

11.
如何让科学探究更有效?作为科学教师,我们不妨借助科学仪器——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和哈哈镜,来对我们科学教学“四镜省身”:一手拿个放大镜,一手拿个显微镜,从宏观和微观上认真审视我们的课堂;同时还要给自己装上望远镜,及时关注信息的搜索和收集;关键时刻更要拿出哈哈镜,照照学生,照照自己。通过课堂透视,让模糊逐渐变得清晰,敞亮我们的教学视界,走出一条科学教学的大道来。  相似文献   

12.
今天科技活动课的内容是观察显微镜下的世界。上课了,老师给我们每组一台显微镜和一片椴树树皮的切片让我们看。切片上的“小球”在显微镜下成了红绿交叉的“大网”,但还是有点看不清楚。于是,我们调节反光镜、升降机和滤光器,终于调清楚了。我们还在看时,下课铃响了,有的同学出去玩,可我没有出去,仍在教室里观察显微镜下的世界。我正看得入迷时,走过来一位同学,他看了看我们组的显微镜,把转换器转了一下。这样我就看到了切片的完全体,“网”变小了,颜色也更鲜艳了。第二节课开始了,老师又给我们一片青霉菌的切片。透过短的镜头,它看起来像…  相似文献   

13.
黑龙潭     
黑龙潭是著名的风景名胜,位于昆明市北郊12公里处的龙泉山麓。走进黑龙潭,第一个迎接我们的就是龙潭。我发现黑龙潭与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有点儿相似,也分为前后两池,中间一桥相隔。一池水清,一池水浑,最为神奇的是两潭泉水相连,鱼儿却互不越潭,形成两水相交,鱼不往来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14.
朱海英 《物理教师》2004,25(1):44-44
从空气中观察池塘中的水草和鱼,总会觉得水草和鱼的像离开观察者近了,即所谓的视深变浅了.同样,从玻璃台板的上方观察压在台板下的图片,也会觉得图片离观察者近了.我们可以通过例1来理解. 例1.有人在游泳池边竖直向下观察池水深度,据他看来池水的深度为h,已知水的折射率为4╱3,那么池水的实际深度为_____. 解析:人在游泳池边竖直向下观察时,可作池底物体的折射光路如图1所示.图中r和i分别为光线从水  相似文献   

15.
一种用中子来代替光进行影像放大的显微镜原型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中子研究中心成功进行了演示实验.无论是从成像效果还是操作工序来看,中子显微镜将比光学显微镜、X射线和电子显微镜都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显微镜是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仪器之一,也是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常用仪器之一,正确使用显微镜是生物类专业学生的一项必备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刚进校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虽然对显微镜有了一定的接触,但不同学生对显微镜的接触程度不一样,有些在高中阶段没选修生物课程的学生对显微镜的接触非常少。因此,在大学低年级对生物类专业学生进行系统的显微镜操作训练十分必要。为此,我们在编写实验教学大纲时,专门将“显微镜的构造、使用与保养”列入其中,作为第一个实验来对学生进行显微镜操作技能的系统训练。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并探索出一套以“预习 测试”一“讲解 演示”一“训练 评价”为内容的“三段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制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两个活动是六下第一单元第五课的内容,教材是把两个活动作为一个课时来安排的,但是我觉得这样教学学生可能会接受不了,于是就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先学习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永久装片,在初步认识什么是装片的基础上预习自制临时装片的方法。同时告诉学生,下节课我们再用洋葱来亲手自制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  相似文献   

18.
我的名字叫《小池》,我的父亲是杨万里。 我们家有一个半亩大小的池塘,池水清澈。微风吹过,水面上荡漾起鱼鳞似的波纹.层层叠叠.那蓝天白云的倩影倒映在水面上,随着池水自由自在地飘荡。  相似文献   

19.
颜林忠 《现代教学》2014,(10):52-52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怎样教,还要“蹲下来看学生”,把学生当成朋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摘掉“有色眼镜”,有一双“慧眼”,善于用放大镜去欣赏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基于儿童视角,用显微镜来细瞧学生;一视同仁,用平面镜来看待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池水清清冽冽,有一朵荷花已从污泥里露出尖尖角来,不带一点点污迹……“别挤了,快挤破我的肚皮了。”一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