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朱至80年代,“新媒体”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新闻界、学术界和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以互联网和手机为用户终端的新媒体传播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将人们置身于信息的包围之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可接受的信息资源。新媒体对人们的生活越是具有正面的便利作用,越是可能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些负面影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这些问题,真正做到扬新媒体之所长避新媒体之所短。  相似文献   

2.
梁颐 《东南传播》2010,(10):37-39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使用,新媒体传播在不知不觉中对人产生着负面影响。本文拟分析新媒体传播对人们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其中,对人行为的影响包括居家行为、文化行为和人际交往行为三个方面。人们需要觉知并反思这些影响,以利于认识自我生存在其中的媒介环境,更好地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迭代,新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人们获得信息、传播信息和交换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些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快速消费品行业,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消费升级,不断探索出更加立体多元的营销传播策略,本文对其中始末做浅显分析。  相似文献   

4.
周宇 《传媒》2024,(4):98-99
<正>近年来,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而言,新媒体的普及彻底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方式,同时也对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和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教育管理者不仅要积极应对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还要借助新媒体技术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当下,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推动下,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纸媒的冲击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漫延。越是媒体产业高度发达、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新媒体对纸媒的冲击也就更为强烈。那么在这场新媒体的冲击波下,地市报又将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大学生群体成为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他们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并深受这些信息的影响.同时,由于媒介赋权的影响,信息发布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也造成了网络上信息传播价值观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时间已经越来越碎片化,媒体人为了不断的捕捉这些受众的各个时间点,迅速研发并产生了多种新媒体形式,而这些媒介平台作为广告信息到消费者的"最后一英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主也在主动与被动之中接受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和新闻的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被打破,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从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信息的传播者,导致网络舆情能够瞬间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裂变效果。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快速发展对于普通受众来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网络舆论的无序传播也为国家和政府制造了难题。本文从新媒体与网络舆论的内涵出发,研究新媒体下网络舆论的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逐个分析,指出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9.
倚海伦 《图书馆》2012,(3):17-19
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它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这些变化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图书馆员应直面技术化生存、信息超载、信用危机、知识鸿沟等新媒体生存问题,树立新媒体观,以科学的思维、态度、方式对待和处理新媒体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引发了全球信息的大爆发,信息的多元化让人眼花缭乱,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让阅读内容和方式发生改变,带领人们进入到了信息与知识的"读图时代"。新媒体形象的闪烁多变,让人们的眼球急速膨胀,一个又一个的信息蜂拥而至,使人已无暇思索,像吃快餐一样囫囵吞枣般容纳着这些知识。追求感官上的"视""听"享受,成为人们对媒体形式的新要  相似文献   

11.
<正>当下,在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传播技术推动下,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对纸媒的冲击已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漫延。越是媒体产业高度发达、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国家和地区,新媒体对纸媒的冲击也就更为强烈。那么在这场新媒体的冲击波下,地市报又将何去何从呢?飓风不会绕过地市报的屋顶在我国的地级市中,日报办晚  相似文献   

12.
晨曦  金北平 《现代传播》2014,(4):165-167
当前,人们对新媒体的关注程度大有超越传统媒体之势,传统媒体若要继续保持既有的传播地位和优势,就需要进一步调整自身的节目制作理念,汲取新媒体的优势特点,获得不断的完善和强化。从群众视角去看待新闻,选择和传播更"接地气"的内容信息,是新媒体所以之获得广泛关注的原因之一。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新闻播报,体育新闻应具有更多的人性化色彩,这是体育本身特点所决定的,更是当下信息泛滥、人机对话日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科技不断发展壮大,加上其传播信息快捷方便,使得人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已经离不开网络,正是因为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使得新媒体传播迅速崛起。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电视新闻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因为与电视新闻相比,新媒体内容更加广泛丰富,更具时效性,这些都是电视新闻所不及的。应对来自新媒体的挑战,电视新闻就应当扬长避短,寻求途径发挥自身的优势,也可以借助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实现自身的突破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琴 《青年记者》2016,(14):48-49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技术以革命性的力量冲击着传统电视媒体生态.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作为重要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在新媒体语境下也难逃重重困境合围的命运. 新媒体语境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困境 1.受众层面:受众信息获取习惯转变和分流转移之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覆盖性渗透,大众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人们开始热衷于使用新闻客户端,热衷于从社交平台上获取新闻.第二,随着新媒体的碎片化信息高速供给,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信息速食心态”,人们逐渐对长时间的跟踪调查报道失去了耐心,这不利于深度报道发展.  相似文献   

15.
周震矾 《传媒》2012,(7):70-71
新媒体的发展使谣言、杂音的传播成为可能。从舆论传播的角度来讲,这些谣言和杂音属于典型的舆论噪音。该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噪音生成的原因,并提出控制舆论噪音、减少其负面影响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新媒体的发展,使人们陷入了“信息的海洋”。在海量信息的传播中,许多受众形成了新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期待。传统纸媒如何适应新的传播环境,如何在和新媒体的竞争中,赢得受众,服务好受众,而不被受众所淘汰,关键是要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并且取新媒体之长补自己之短,以形成自己新的优势。这里结合扬子晚报的实践谈点感悟。和网络比信息量,报纸自然处于劣势,但纸媒的地缘优势却是网络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7.
孔惠 《新闻前哨》2023,(2):37-38
在信息传递与接收都呈现“碎片化”趋向的新媒体时代,完整的信息被分类甚至建构,人们每天通过新媒体接收、阅读大量信息,但对这些信息却没有深刻的理解与记忆。在这种情况下,迎合受众的偏好、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以及提升受众体验对城市文旅形象建设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兰州城市文旅形象建设优势分析新媒体时代兰州城市文旅形象塑造方向,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的创新发展,为社会公共事件提供多元的信息传播渠道,同时也导致部分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本文以舆论引导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发展形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分析和论述,结合笔者多年从事政府网络舆论管理领域的从业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被广泛使用后,"积极受众"、受众能动性等概念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注意。本文认为,与电视传播不同,新媒体孕育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在传播方式上,体现为受众参与传播方式的变化、开放性文本的出现、媒介对受众个体的社会化建构;在传播文本方面,体现为意义的"内爆"和本文的失真。同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受众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受众的参与空间、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之相应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信息内爆"弱化受众能动性、碎片化阅读削减传播效力、媒介成瘾导致受众行为失范、复制技术降低受众创新力。新媒体对"积极受众"的建构与解构并存。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对2005年新媒体研究巾的焦点话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