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柳州师专学报》2019,(2):51-54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山水园林形式,其所包含的内容博大精深,但从月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月文化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独特审美意象,主要分为自然美、艺术美和意境美三个审美境界。月文化丰富了古典园林的审美意象,拓展了古典园林的空间层次,成为古典园林造景所不可或缺的造景元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创作风格,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应重新评价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地位,追求人类生活与自然和谐,营造诗意的生活居住空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与古代城市营造的精髓,构造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和意象,规划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提升现代城市的生活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同西方园林迥然相异的独特个性,对于古典园林文化的继承,应传承历史文化,推动旅游开发,建造园林气质的居住空间建筑,建设中国文化特色的园林与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发源于自然,从商周时期用于狩猎游乐的灵囿发展到元明清山水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都以其独特的意境营造态傲立于世界园林之中.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营造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意境营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山石意境、水体意境、建筑意境以及花木意境来归纳总结园林中意境的营造方式,进而探讨对于中国传统村落意境营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古典园林是湖湘园林文化的瑰宝。它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集书院园林、寺庙园林、宫苑园林和私家园林于一体。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便是长沙古典园林的典范。与江南古典园林相比,长沙古典园林更注重与自然山水的巧妙结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湖湘文化的意蕴,对今天的人居环境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3大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折射在园林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审美观念中,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古典园林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世界公认的人类艺术瑰宝之一。我国古典园林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性认识和独特的美学观念,表现之一是园林与诗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周斌 《三明学院学报》2004,21(1):109-112
通过探讨"曲"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路径、山水、植物方面的应用,指出"曲"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重要特点,并指出在现代园林中应充分利用"曲",使现代园林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9.
沈园作为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在中国园林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最为突出的是其"诗文造园"的特殊审美内涵:意境美、人文美和爱情美。通过对沈园审美追求和审美意蕴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晰地概括其审美特色,并以此了解江南古典园林是以意境为最高的审美境界,从而形成自然、统一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曲”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建筑、路径、山水、植物方面的应用,指出“曲”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重要特点,并指出在现代园林中应充分利用“曲”,使现代园林具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1.
园林不仅仅是一处休憩的地方,还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中国传统美学的实践存在.而在我国的园林艺术中"山水"始终是园林造型的最重要表现形式,其中"水体"更是园林的灵魂所在,是我国"道法自然"的核心.通过"水"在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地位和在园林中的运用,综合地论述了"水"如何使园林展现出自然的灵动之美,以及中国园林和园林中"水"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今天的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正逐步得到发展和实施,而安徽高校校园景观的特点既不同于其他城市高校的文化特点又不同于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的亲民娱乐生活化,不同于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又或是清静致雅的苏州园林,而是具有独特徽州地域文化及人文内涵的高校校园景观,如何更好的把徽州文化融入到安徽高校校园景观之中且得到更好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漏窗是园林建筑的点睛之笔,漏窗本身是景,窗内外又可互借,形成景色的连续性。将中国传统的漏窗形式合理地运用于各类园林绿地中,既可以使园林各景相互因借,达到较好的造园目的和赏景效果,又能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园林建筑的灵魂所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园林建筑形态。  相似文献   

14.
诗情画意--论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中心内容,就是园林意境。中国园林既收入了自然山水美的千姿百态,又凝集了社会美的精华,融我国建筑艺术、花树栽培、叠山环水及文学绘画于一体,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它的任务是向人们提供亲临自然之境,享受自然之惠的良好条件。从而使生活更美好,使身心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15.
空间在美术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不同的空间观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关术观;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处理,是以中国古代空间观为基础的,这种空间观念对中国画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中国画家眼里空间不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与人的艺术情感相融相谐,主体融入客体,客体融入主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相通、相合的状态,感受自然、生命、宇宙的交融;中国山水画在处理空间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认为空间必须服从画面景物的配置与变化;这种独特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和空间概念。  相似文献   

16.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宅园林的代表,写意是它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写意常通过象征、品题等手法来开拓深远隽永的意境。这种手法是中华民族直觉顿悟思维方式的表现,是中国传统诗画的延伸,并与文人园园主的关系密切。苏州园林的写意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追求有若自然、不露斧凿之痕的最高审美境界,它创造出了富有情趣的人化自然。写意手法营造出的含蓄和韵味需要游园者的心领神会,是品赏苏州园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绵阳师范学院园林专业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分析国内园林本科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院具体情况,提出将园林工程师、监理师、预算师、养护师和设计师作为培养目标,以园林工程技术,小尺度的园林景观设计和园林养护作为突破口,加强现场教学环节与过程监控,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是土建类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安徽建筑大学园林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从整合优化风景园林课程教学体系、师资"植物"实践能力强化和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三方面,探讨改革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从而促进风景园林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独具特色的一个建筑体系。作为徽派建筑代表的徽州古民居,其建筑风格具有整体协调性、建筑科学性、装饰艺术性、功能完备性等特性,成为中华建筑的一朵奇葩,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