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须有疑”,设疑,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恰当地运用设疑,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维,主动探索。 然而,教师有时设了疑,却未能起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作用,原因何在?不妨看一看这样一个教例。一位老师教学“工程问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他是这样设疑的:①这项工程可看作什么?②甲工程队需20天完成,每天可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③乙工程队需30天完成,每天可完成全工程的几分之几?④两队合修,每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⑤两队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过程中,我探索了解答工程问题的另一种方法——份数法。现简述于下: [例1] 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完成。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完成? 根据题意,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把这项工程平均分成(20×30)份,(相当于两队单独所需时间的乘积);从甲、乙队完成这项工程分别为20、30天可以得到甲、乙队每天分别修建这样的30、20份(相当于乙、甲独修的天数);两队合修的工作效率是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中考中,与分式方程有关的应用题屡见不鲜.下面介绍几例,供参考.例1(2006年长沙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某乡镇决定对一段公路进行改造.已知这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40天完成;如果由乙工程队先单独做10天,那么剩下的工程还需要两队合做20天才能完成.求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需的天数.  相似文献   

4.
工程问题除了常规的解答方法外,还有许多特殊的解答思路和方法,如分做合想、合做分想、消去思路、鸡兔思路、整体分析等。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一、分做合想例1甲乙两工程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需18天。如果甲队干3天、乙队干4天能完成工程的15,则甲、乙两队单独干分别需多少天?分析与解:甲队干3天,乙队干4天,这是两队分开来做,也可以想象成甲乙两队合做3天,乙队再做1天。又知道甲乙两队共同完成一项工程需18天,那么甲乙两队合作一天相当于完成了这项工程的118,合做3天相当于完成了这项工程的118×3,所以乙队做1天…  相似文献   

5.
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如果能把题目中所给的条件换个说法(改变叙述方式,但不改变题意),就能使隐蔽的量一目了然。从而找到解题的途径。例如:一项工程,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8天可以完成。现由甲队先做5天,然后再由乙队接着做6天,共完成这项工程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个案例:在初中一年级第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给学生们出了一道应用题——“有一项修建水沟工程,甲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需要15天.现在这项工程由甲队完成了五分之三,剩下的工程再由乙来完成,问乙队需要几天完成这项工程.”老师要求学生单独完成这道应用题,当老师正在巡视的时候,有同学举手问:老师,甲队能完成这项工程不是更好吗?为什么又要乙队来完成这项工程.这不是明摆着是浪费时间、人力、物力吗?”老被问住了,不知道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7.
例1在新华南北路改造过程中,某路段工程招标时,工程指挥部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若让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40天;若由乙队先作10天,剩下的工程再由甲、乙两队合作20天可完成。  相似文献   

8.
在布列方程解应用题时,若能巧设未知数往往能使许多问题得到巧妙解决. 例1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一项工程,乙队单独做一天后,由甲、乙两队合做2天就完成了全部工作.已知甲队单独做所需要的天数是乙队所需要的天数的2/3.求甲、乙两队单独做各需要多少天? 常规解法:设乙队单独做要x天完成,那  相似文献   

9.
工程问题的一般解法是先设全工程为“1”,用工程总量除以时间,得到各自的工作效率为几分之一,再用工程总量除以工作效率,便可求出完工时间。如教材中的例题5: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解法1(即教材中的解法):设全工程为“1”,则甲队的工作效率为1/(20),乙队的  相似文献   

10.
出示例5: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1.审题: 默看,问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分析: (1)这道题要求什么?要求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的“列”非常重要,然而有很多耐人寻味、启发思维、形式简单的方程蕴含在“解”的过程中,只有列出解法简捷的方程,才是最佳列法,反之也只有列出的方程形式最简,其解法才最优。下面仅就初中代数二元二次方程组中的应用题为例,说明“列”与“解”的辨证关系。 例1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一项工程,12天可以完工,如果甲队单独先做5天后,乙队也来参加,两队再合做9天才完工,两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多少天?(《代数》第三册P.149,9题) 解:设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甲队需x天,乙队需y天,由题意按一般列法有方程组:  相似文献   

12.
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方案设计,选择最佳方案的一类问题,是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现以分式方程的应用为例予以说明.例1甲、乙两个工程队各有20人,两队合做某项工程10天后,因甲队另有任务,乙队又单独做了2天才完成.已知单独完成这项工程,甲队比乙队可  相似文献   

13.
一、情境引入我们学校正在铺设塑胶跑道,假如你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工程队?(速度快的;质量好的;……)现在就有两支这样的工程队:甲队单独干15天完成,乙队单独干10天完成。可是,我们还想把工期再缩短,怎么办?(两队合干)那么两队合干需多少天完成呢?今天我们就研究这样一个关于工程的问题。板书课题。谁能根据刚才的情节和数据,把它编成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回答,教师随之板书:铺一条路,甲队单独干15天完成,乙队单独干1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干需要多少天完成?〔评析:以学生身边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工程问题”时,注意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沟通,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一题时,先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并画出线段图加以分析。学生们都能正确地完成下图:  相似文献   

15.
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制作并运用一套生动形象的幻灯片进行演示,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套灯片的制作方法是: 首先把原教学例题“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九册58面)内的数据改小,使之变成“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6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12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相似文献   

16.
在应用题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分析、综合方法后,引导学生进行同类辨异的训练,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判断,提高解答应用题的灵活性。如,我在讲工程问题时,进行同类结构辨异:“有一工程单独做,甲队20天完成,乙队要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做一天,各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我把问题“各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  相似文献   

17.
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方案设计,选择最佳方案的一类问题,是近年来中考卷中的新题型.现以分式方程的应用为例予以说明.例1甲、乙两个工程队各有20人,两队合做某项工程10天后,因甲队另有任务,乙队又单独做了2天才完成.已知单独完成这项  相似文献   

18.
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工程问题”时,发现教材中例9的数据与实际不符:一段公路长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甲队每天修30 10=3(千米),乙队每天修30 15:2(千米)]不管是沥青路面,还是混凝土路面,什么样的工程队有如此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有位教师在教学“工程问题”时,是这样把工作总量抽象为“1”的: 首先指名板演: 1.修一条长600米的水渠,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600÷(600÷20+600÷30) =600÷(30+20) =12(天) 2.修一条长0.9公里的水渠,由甲工程队修建,需要20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30天.两队合修需要多少天? 0.9÷(0.9÷20+0.9÷30) =12(天) 3.修一条长X米的公路,由甲工程队  相似文献   

20.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重视应用题审题分析的能力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工作。在进行工程应用题教学对,除了根据工程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强化数量关系外,;I导学生从局部突破。可使一些工程问题化难为易。例如: 一项工程,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需要24天才能完成。两队合做15天后,剩下的由甲队独做需要21天,那么剩下的由乙队独做需要多少天? (1)从一般思路分析。把全工程看作“1”,要求乙队完成剩下的工程需要多少天.必须求出剩下的工程和乙队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必须求出甲队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