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尼尔基镇达斡尔族语言的调查和统计,了解到其母语获得情况以及使用现状。调查发现,达斡尔语的使用频率随着社会场所开放性的增强而降低,并且达斡尔语的获得方式多为长辈传授。此外,达斡尔族语言态度较为开放,既认可本民族语的民族身份功能和情感功能,又主动接受当地方言并且对普通话态度积极。语言认同与主流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生活实态。以网络语言活动为视点,探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活动类型、网络语言使用中的语言形式特点、交际主题、语言功能及语言态度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语言生活对于少数民族教育的影响,以期能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达斡尔语是一种具有很强生命力的语言,然而,新疆特殊的人文环境使得达斡尔语使用范围日渐缩小,使用频率呈递减趋势。对此,笔者在新疆达斡尔族主要聚居的塔城市阿西尔乡、也门勒乡做了相关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探析了达斡尔族语言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民族学的理论知识,主要从城市达斡尔族对其传统文化的了解、保持、传承情况着手论述,进一步分析城市生活对达斡尔族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对城市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虹  柳颖 《教育探索》2013,(1):83-84
当前,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有必要增强达斡尔族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达斡尔族集聚地区学校教育中传承达斡尔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此,要尊重达斡尔族人民的意愿,实现民族文化的自觉选择;要丰富达斡尔族教师、家长、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提升民族文化认同的主体意识;要挖掘达斡尔族文化深刻内涵,并将其纳入学校教育体系;要改革传统课程,建立完善的达斡尔族文化课程体系;要实施双语教学,传承达斡尔族语言;要创设达斡尔族学校校园文化,营造民族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达斡尔族是我国世居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人口普查,达斡尔族约有12万多人,分别聚居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使用达斡尔语,没有本民族文字。早在清嘉庆年间,达斡尔族就自办私塾,雇人教授满文,使满文的普及率达到20%左右;光绪年间已经有部分达斡尔族女孩能享受教育了;许多达斡尔族知识分子不畏艰难,自愿到偏僻的地方宣传教育、普及教育,自办教育基金会,大多数达斡尔族有薪阶层的人自愿捐出每月  相似文献   

7.
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是小城镇语言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依托贵州省高校在读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调查,发现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存在语言需求决定语言态度,语言生活的质量制约语言态度,语言使用影响语言态度的语言分裂状况.语言是资源,提高小城镇籍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质量,建立大学生的语言自觉意识,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网络语言逐渐从网络走进了现实生活。青少年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他们的时尚。网络语言渗透、冲击着中学语文教学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作者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中学生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指出语言教育者应有的态度和措施.以期推动中学语言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达斡尔族的传说故事是达斡尔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达斡尔族的口头文学,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探讨它在达斡尔族各类文学体裁中的具体表现,以及它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达斡尔族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无文字。他们的民间文学,主要靠口头流传。在达斡尔族民间文学中,传说故事占有一定的位置,不仅质高量多,而且民族特色也很鲜明。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日益融入大众生活,但是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一种新的语言,那就是网络语言。广大的语文教师对于网络语言,大多持否定态度。总之,网络语言被很多人视为一种不健康或受到污染的语言。本文以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用理性的思维分析了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1.
"网络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语言学尤其是社会语言学,应当重视它、研究它。网络语言是网民们群体内部使用的形式,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有着较大的差别。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这样一种社会现象及其特点,并强调要正确看待网络语言的变异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莫日根故事是达斡尔族口头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散韵兼备且极具民族特色的叙事作品。莫日根故事是达斡尔民族文化承传的重要载体之一,它寄托了迭斡尔民众对力量、勇气、善良、智慧与正义的案尚,展示了他们战胜困难、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体现了达斡尔民众尚武崇智、勇于反抗和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莫日根故事在叙事结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上所呈现的审美品格,凸显出了达斡尔民众独有的艺术天赋,亦为后世达斡尔族作家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滋养。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eachers' language use in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and its effects on student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postgraduates class in a quantitative way, the research findings showed that students hav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first language use in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which is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cquire other information out of the class. Students, for their part,based on their previous socialization as instructed FL classroom learners, may also not realize that they are entitled to and might benefit from greater exposure to the TL in these courses.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网络语言的语言学价值进行了探讨,从而进一步指出,只有充分重视对语言交际的各个窗口进行考察,才能有效积累起语言学知识,让网络语言的语言学价值得以充分体现,最终促使语言生活能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语言随着人们使用网络媒介交流的数量增加而发生很大变化。它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脱离语言常规的语言形式,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语体,具有幽默、简捷、形象、生动等特征;但也同时出现了随意生编滥造的现象,使汉语的规范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论述了网络语言的含义,网络语言类型及特点,最后提出了我们对待网络语言应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特定的社会方言”,它的出现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提高了语言环境的稳定性.网络语言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出人意料的影响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在语言生态系统中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态势,使之达到了新的动态平衡.应当从保护语言生态平衡的前提出发,积极调控和干预语言生态进程,科学规范和利用网络语言,推动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达斡尔民族古老的民间故事里,马被赋予了人格精神和神异品质,既表现了达斡尔人对马在日常生活中的依赖和情感上的依恋,又通过夸张的描写表现了达斡尔人为战胜强大的自然环境和艰险的社会环境产生的朴素而美好的想象.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中少数民族居民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正日益受到学界的关注。苏州作为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城市,居住着众多的回族人口。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情况,颇值得关注。通过对苏州回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状况、语言能力和语言态度的分析发现,苏州回族居民的普通话能力和苏州话能力较高,回族民族别同用语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9.
“知性”是达斡尔族文人诗歌的重要特征。从自然中获得启悟,从日常生活中体味哲理以及对民族历史的深刻反思都是造成其诗知性维度的重要原因。对自然、生活和历史的沉思让达斡尔族文人诗歌具有冷峻的诗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