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省一市试用的高中新教材从 1997年暑假后开始到现在近两年半时间里 ,基本上完成了第一轮试教工作。现将在高中物理学生实验实施中的感受与思考 ,与大家作个交流。一、新教材对实验认识上的变化在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中 ,再次强调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 ,明确指出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观察现象 ,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其中观察能力主要是指 :能有目的地观察 ,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 ,认识观察对象发生的变化过程以及变化条件。实验能力主要是指 :明确实验目的 ,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会正…  相似文献   

2.
比热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必做的重、难点实验。但长期以来这一实验的演示效果很难令人满意。“比热”这一概念是以实验为基础建立的 ,这一实验的成功与否 ,效果好坏 ,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比热”这一重要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理解 ,因此 ,要使该实验取得满意的演示效果 ,就必须改革这一沿用了几十年不变的陈旧实验方法 ,以提高实验效果。1 原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1)普通温度计可见度过小因该实验观察的主要实验现象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而普通温度计存在着刻度线过细 ,内部红液柱横截面又过小的毛病 ,其温度示数的变化只能近距离观察 ,对全班绝…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随着新课标的深入进行,初中生物学教学内容又增添了许多以观察、动手为主的实验,许多实验会用到解剖镜。这就需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和实验员对解剖镜的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进行灵活使用和简单维护。下面就J2705型解剖镜做一简单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教材的实验[2—2]中由于铝热反应过程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发出耀眼的光芒,效果虽好,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因为铝热反应的温度可达3000℃,火星飞溅,实验既惊又险,致使靠讲台的几排学生纷纷离座躲避,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故对该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 一、铝热反应实验改进后的装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有关《空气的成分》的教学里 ,第一个实验是在水槽里加入 2 cm 的水 ,把点燃蜡烛置于水槽中 ,然后用杯子把蜡烛扣上 ,待蜡烛燃烧熄灭后 ,观察水位上升情况来说明空气的成分。由于实验用的水槽较大 ,玻璃杯较小 ,水位上升 ( 1/5)不明显 ,学生观察起来非常困难 ,实验用的蜡烛又容易弄湿 ,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有学生提出 :“如果能把水槽和玻璃杯分开来观察就好了”。于是我利用连通管的原理 ,制作出能克服以上缺点的仪器 ,不仅便于存放管理 ,而且可作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现介绍如下 :一、制作材料注射器 ( 50 m l) 2个 ,木…  相似文献   

6.
1 资源共享 势在必行《自然教学大纲》指出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 ,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学校、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 ,让学生亲自参加观察和实验活动 ,从而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然而我镇有占总数一半的村校因为缺乏仪器、设备和场地 ,所以自然课教学 ,仍然是一本书、一支笔。教师干巴巴地讲 ,黑板上做实验 ,学生似懂非懂地听 ,既不动手 ,又不动脑 ,结果教与学双方均感索然无趣。许多学生升初中时还不知道什么是试管、烧杯、酒精灯 ,更谈不上用它们做实验了。这种实验教学几近空白的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素质的发展。师生…  相似文献   

7.
凸透镜聚光实验的改进邱玉福(福建顺昌县教师进修学校353200)现行小学自然教材《凸透镜》一课,要让学生探究凸透镜的作用,其中凸透镜会聚光线的作用,是安排在室外的阳光下进行。但是,一遇到阴雨天,这项实验就无法完成;再者,此项实验要在室外做,其余实验又...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中间封闭的大试管简易装置,使氯化氢和氨气同时从试管两端排出,同时分别检验。采用吸收分离手段,使生成的氯化氢和氨气,在排出的最短时间内,就被吸收分离。同时采用了无机有机分层检验观察的新方法,既观察到了氯化氢和氨气的气泡,又检验出了氯化氢和氨气,还吸收了尾气。弥补了教科书中实验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做好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又可以从科学态度和规范操作上给学生以示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如果把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教师边讲、学生边做,再补充一些探究性、开放性的实验,更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 :“只传授知识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 ,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 ,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几年来 ,我尝试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相关的实验 ,力图使学生从不同侧面 ,用不同方法观察某一实验或从几个实验中归纳总结出某些规律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态度、严谨踏实的作风 ,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举两例仅供参考。实验一、火焰的构造、燃烧与灭火用火是人类文明的起点 ,火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我们的研究就从火开始。一 )火焰的构造 ,灭火原理实验步骤 :1.用铁丝…  相似文献   

11.
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一种装置,使四种金属能与酸在同一容器中同时进行反应,既减少实验时间,又能直观地观察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该实验仪制作方法简单,材料易得,可用于多种实验并且实验效果好。能使学生通过自制和反复试验,既得到意志的锻炼和成功的喜悦,又手脑并用学好物理,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现将其制作及使用简介如下:二、制作材料八宝粥空罐,农机胶水,洗衣膏小桶的塑料盖...  相似文献   

13.
1苹果中还原性糖的检测和观察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册中关于检测苹果中还原性糖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向试管内注入20mL待测组织样液。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注入)。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笔者认为检测苹果中还原性糖的实验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只要掌握简单的检测方法就可以了,如按课文中的实验方法去做此实验既浪费药品又浪费学生的实验时间,也不符合新环境实验要求。笔者设…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器是根据小学自然常识有关气体对流教学实验要求并吸收了过去教师对该类实验所提出的意见重新设计制造的。由于实验项目较全,在用材上采用了全透明玻璃和塑料。无需定向观察,又能调节空气量,对流现象可用烟雾和气轮进行验证。具有结构新颖,取材实际,观察直观,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时,可以由浅入深的讲解,易于理解等特点,也适用于普通中学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15.
化学实验教学是传播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 ,设计实验和独立操作的实验能力。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大体可用如下图示表示 :确定实验目的→精确的设计 (装置、操作、步骤 )→完成准确的实验操作→学生观察实验、记录实验 合科逻辑的思维实验和严密的推理概括 得出结论。实验操作的规范化教学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一环。不规范的操作 ,不仅常常会出现事故 ,而且使学生养成一种不严谨的科学态度。这对接受科学启蒙教育的中学生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为此 ,我们…  相似文献   

16.
多媒体技术成功地运用到物理教学中,既可以把抽象的讲解与说教变成动态的图像和视频,又可以把平时教学中的微小、不利于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从而便于观察其过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弥补了平时教学中的不足。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辅助教学,既节省了人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生理卫生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材料用具显微镜、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0.9%NaCl溶液、碘液、实验报告纸、3H和HB铅笔各一支(学生自备)。示范镜演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在示范镜旁放两张图,一张为人的口腔粘膜细胞模式图,标注其结构名称。另一张为示范镜内实际观察图,标注其结构名称。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材料用具显微镜,每一实验小组配置一套四种组织的切片,装在一个切片盒内,每个切片写好序号,其中每种切片的序号统一,这样便于老师组织教学。(每套切片盒内至少包括生理卫生课本第10~11页图4~7所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我校物理系几年来黑白电视机实验课开设的实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师专物理系如何开设好该门实验课程——即提高实验课的效益,又极大地降低实验消耗,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气体热胀冷缩实验 《热胀冷缩》一课教学中,在设计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时,笔者增设了一个对比实验:把两个塑料小瓶同时按入热水中,其中的一个盖着盖子并拧紧,另一个不盖盖,过一会儿将没盖盖的瓶子也盖盖并拧紧,然后取出观察有何不同的变化。学生会发现,事先拧紧盖的塑料小瓶比没有拧盖的瓶子鼓胀得多,这是空气受热膨胀的缘故。再做证明空气受冷体积缩小的实验;把两个都不拧盖的塑料小瓶按入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其中的一个瓶子拧紧盖子,然后同时取出,置于冷水中,冷却后再取出,  相似文献   

20.
戴安邦教授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但化学实验现象是宏观的,而其原理要从微观上解释;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不可能“搬”进课堂;有的实验过快,不易观察实验现象;有的实验又过慢,不可能在课堂内完成;有的实验易燃易爆或有剧毒物质参加……,这些实验都不可能演示。计算机模拟实验可补此缺憾,为化学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拓宽化学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