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虎田的《中国当代史》系统地叙述和介绍了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化作了全面系统的概述与介绍。是一部探讨和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和发展道路和科学作。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国当代史的考查是今年高考历史试题的重大特点.中国当代史又称中国现代史,或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共和国史).加强对中国当代史的考查是与《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教材比例相吻合的,与《考试说明》规定的考查历史知识的范围是一致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共分八大部分,而中国当代史占了五大部分.从高考历史考查分数上分析,中国当代史的分数在1993年为5分,占3%,1994年12分占8%,今年上升为22分,占14%强.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国当代史的考查,是今后历史高考试题的一种趋势,值得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丛琳 《华章》2012,(29)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毋庸讳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特别是,谢韬《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和赛尼特《西方应走社会主义道路》两文的面世,更促使我们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并非一个简单的主义就能化解所有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需借鉴各家之长,不断获得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但是这个思想在建国初期老一辈革命家的论著中早已萌发了。同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一样,周恩来十分强调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1955年5月,他会见外宾时指出:我们的方向是社会主义,但如何实现,需要有正确的步骤和方法。1963年10月,他明确提出:我们需要摸索出一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周恩来选集》下卷反映了周恩来在摸索这条道路方面的伟大贡献,是研究我们党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历史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人民大学何沁教授主编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九所全国重点大学 13位教授参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以下简称《国史》) ,以 194 9年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线 ,全面反映了共和国50年来 ,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经历的曲折和最终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丰富的经验教训。这是一部在广泛吸收当前国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 ,认真…  相似文献   

6.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后经挫折,成于邓小平。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著述的《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代表作,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党在"八大"及其前后提出的正确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为形成我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奠定了初步基础。后来由于缺乏经验等原因,我们逐渐违背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背离了"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失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严重挫折。直到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我们才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才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步伐,《北京教育·高教版》(原《北京高等教育》)杂志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前,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北京高等教育与全国高教战线一样,进入了加快改革与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形势的发展,北京高教系统迫切需要有一份能在较高层次上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反映北京高等教育新面貌,指导北京高校改革与发展及各项党政工作的综合性刊物.经过紧张的筹备,1994年6月,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北京高等教育》杂志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步伐,《北京教育·高教版》(原《北京高等教育》)杂志走过了十个春秋.十年前,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北京高等教育与全国高教战线一样,进入了加快改革与发展的崭新阶段.随着形势的发展,北京高教系统迫切需要有一份能在较高层次上探索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反映北京高等教育新面貌,指导北京高校改革与发展及各项党政工作的综合性刊物.经过紧张的筹备,1994年6月,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高等教育局共同主办的《北京高等教育》杂志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1957年2月27日在第11次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的讲话,是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开拓的重要理论成果。细读《正处》,感到其中蕴藏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思想熠熠闪光。它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结晶,凝结着毛泽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年的探索,以《中国革命史》替换《中共党史》而作为高校学生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受到师生的欢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中国革命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有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才能逐步求得解决。一、认清学科性质,树立或转变教学观念认清《中国革命史》学科的性质,是树立或尽快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我认为《中国革命史》是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为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为走社会主义道路而革命的历史。它包括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它的研究对象,是近现代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进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因此,它是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又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1.
我们认为在使用补充教材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文育人”的原则,充分挖掘国情教育的内蕴,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一、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历史,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历史进程中,中国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补充教材中《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社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中国当代史,史学界的观点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它是中国通史中最贴近当今时代的特殊部分。然而就目前该部分的教学与科研情况看,它显然已成为通史中最薄弱的环节了:科研上,讳言忌语而举步维艰;教学上(尤其是高等教育),更无系统而完整的中国当代史课程安排,那么根结究系何在?如何加强中国当代史的教学和科研,以保证中国通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并就教育学院系统的中国当代史继续教育问题。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出发,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性质作为历史断限标准的同时,兼顾英文"modern times"所表述的时间概念,1840年至1949年中国历史的最佳称谓选择是"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发生、形成、衰落和转变的历史.1949年至今的中国历史称之为"中国当代史".中国当代史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确立、发展以及走向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张敏 《新高考》2007,(12):30-35
中国现代史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开始于1949年新中国建立。一般把这中国现代史分为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曲折前进的二十年探索(195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以后)。按照课程标准,中国现代史主要分为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中国的对外关系、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现代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等专题,此外还包括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毛泽东和邓小平。本文以《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相关内容为依据,对现代中国历史进行梳理,以便于复习巩固。  相似文献   

15.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报告。报告所论述的10个问题(即十大关系),贯穿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一根本思想。它初步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飞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任务,是党和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代表作。一《论十大关系》内容的形成有一个过程。1956年,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时期。首先,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其经历了模仿苏联的道路、曲折的探索道路、严重的受挫之路,再到改革开放之路。合理的"教学主题"能够实现教学中知识点的统整,深化课堂教学的思想内涵,增强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一课以"主题探究"为主要教学方式,试图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以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涵养其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王庭科在《邓小平的独立自主思想述论》(《四川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是要  相似文献   

18.
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为重点,做好我们的工作──新春致读者我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加紧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送走1993年,迎来1994年。在新的一年里,有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有了十四大的精神,有了中央《关于建立社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积极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积极理论成果,为我们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形势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地传播,中国知识界的一批先进分子,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热情地学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成为一种风尚.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和李大钊等主办的《每周评论》,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抵制和批判改良主义等资产阶级思潮的阵地,也是团结、组织先进青年的中心.当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走上与工农结合的道路.他们通过办工人夜校等途径,把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