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年高考语文科阅卷结束后,各省(含使用全国卷的省、市)都会产生一批数量不等地另类作文,其中的一部分由于种种原因被阅卷老师毫不留情地判为零分。老师们痛惜之余不禁都会慨  相似文献   

2.
吴春玲 《快乐阅读》2011,(17):66-66
高考作文不同于平常习作,阅卷老师改卷时间紧,任务重,一篇作文往往都会在一分钟内结束战斗。如果能让阅卷老师在改你的作文时多逗留一分钟,那么,你的作文就有希望突破一类文的瓶颈了。既然如此,什么样的文章会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2004年参加过一次高考阅卷.2007年又参加了一次高考阅卷.两次阅卷比较.情况已大不相同了。这里笔者不说其他的情况.就说说作文的情况吧。2004年阅卷中.老师们见到一些非常规文体都觉得非常新颖,别致,都会兴奋不已,都不约而同地觉得有创意,因而基本上会给出一个好分数。  相似文献   

4.
<正>当千人一面的议论文铺天盖地地涌向阅卷老师的眼前时,为了高分,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去约会一个真实的故事。炎炎夏日,任务繁重,阅卷老师偏爱记叙文,理所当然。因为记叙文有"生活味",读着有点意思。当高中生将自己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的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时,与学生朝夕相处的阅卷老师不可能不产生兴趣,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勾起对自己学生时  相似文献   

5.
"天气热,任务重,时间紧,责任大"。有人用12个字形象地概述了阅卷老师的阅卷环境,还用"喜新厌旧"一词来表现阅卷老师的心理。从阅卷老师和专家的点评中,我们总结出了,在这样的阅卷环境下,考生作文征服阅卷老师从而赢得高分的四个秘籍。  相似文献   

6.
《中文自修》2010,(9):I0001-I0004
为配合作文辅导专刊,本期的袖珍试卷暂停,代之以高考作文示例。我们精选了一、二、三类卷的作文各两篇,请有经验的阅卷老师分析点评.相信对老师和学生都会有启发。  相似文献   

7.
一、作文复评产生的原因 苏州市以往中考阅卷采用直接在试卷上进行打分的方式进行,英语作文部分采用两位老师对批的方法进行,虽然各个老师的评判标准不同,但是由于第二位老师可以参考第一位老师的打分,并可以当场交换意见,所以暴露不出什么问题,但是如果采取网上阅卷,阅卷老师之间无法进行相互参考和交流,  相似文献   

8.
考场作文是考生在特定环境下的产品,它的读者限定上是一二个阅卷老师,而阅卷老师面对堆积如山的试卷,每天批阅着水平相当,同一话题的内容,必然会产生审美疲劳之感,怎么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一见钟情,给以高分呢?语言美是不可忽视的方面。那么,如何使考场作文语言美呢?  相似文献   

9.
【阅卷老师叮嘱】 客观地说,平淡无奇、过于直白、空洞无物、晦涩难懂的语言,很容易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潜意识里生出“拒绝感”,更遑论“一见钟情”了。相反,如果看到修辞巧妙的语言,或者看到长短交错的句子,或者看到精彩生动的细节描写,往往会眼前一亮,就像炎热的夏天突然吹过一缕凉爽的清风,  相似文献   

10.
[引子]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考作文其实就是你的自我推荐书,你必须依靠这份"自我推荐书"去打动阅卷老师,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分数。所以你的这篇文章要让阅卷老师产生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1.
阅卷标准是由阅卷老师执行的,考生的最后得分也由阅卷老师给定。我们相信,阅卷老师的真实感受对考生很重要。为此,我们几家作文媒体,真诚邀请参加过中高考阅卷的老师  相似文献   

12.
一、在求稳的前提下求新、求深高考阅卷中,阅卷老师面对的是数量庞大的同题作文,这些文章往往立意也大都相同,它们很容易使阅卷老师产生疲劳感。此时,若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提出一点与众不同的,且新颖、深刻的见解,那么阅卷老师就会为之一振,自然会有较高的分数,乃至满分。因此高考作文的立意应该在求稳的前提下求新、求深。  相似文献   

13.
<正>高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阅卷老师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判出作文优劣。一般情况下,会围绕平均分打个"保险分"。如遇到离题文、残篇文会"愉快"地打出低分,同时也欢迎无可争议的高分作文。所以,考生心里要有阅卷老师,要为阅卷老师提供视觉上的方便,让老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作文的内容。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考场作文中要注意打造亮点,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一、自拟标题要亮眼一个好的作文题目首先要蕴含题旨,让阅卷老师看到作文的题目,就能把握你的中心观点;其次标题要  相似文献   

14.
在高考作文阅卷中,笔者时不时会听到有老师边阅卷边夸赞:你看这素材用的,那叫一个好!你看这个作文写得多好,多有深度!那究竟是什么样的素材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了呢?又是什么样的作文让阅卷老师感觉很有深度呢?高考作文要想有深度,要让阅卷老师一看就产生“高大上”的感觉,就一定要富有哲思,要善于运用古今中外名家名人的富有哲理的话语来论证。那么哲理类的作文素材在作文中应该如何运用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思路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爱巧 《现代语文》2009,(6):156-157
话题作文是近儿年高考语文试卷中一直采用的作文测试形式。“自拟题目”则是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为了更好地表达作文的内容,把“产品”推销给阅卷老师,获得阅卷老师的“芳心”,应该拟一个生动贴切的标题,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一亮,让他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资深的中考阅卷老师深有感触地强调:中考作文一要字好,二要文采好,让阅卷老师为之眼睛一亮,准保得高分。确实,中考是必须过的一道坎,平时  相似文献   

17.
阅卷标准是由阅卷老师执行的,考生的最后得分也是由阅卷老师给定的。我们相信,阅卷老师的真实感受对考生很重要。为此,我们几家作文媒体,真诚邀请参加过中高考阅卷的老师和专家们,拿起笔来,为  相似文献   

18.
《同学少年》2014,(8):12-13
<正>每年考试阅卷结束后,阅卷老师都会针对考卷中比较集中的问题做出善意的提醒,这对于正在备考的同学来说,是最好的忠告,应引以为戒,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应有意识地加以注意。一、不捡"陈芝麻烂谷子""陈芝麻烂谷子"指的是那些陈旧的作文材料:一表现亲情,就是雨天送伞,要么就是可口的饭菜、滚热的牛奶、早晨招呼起床、晚上蹑手蹑脚  相似文献   

19.
目前,青少年作文存在严重的"假、空、抄"的现象.来自高考阅卷老师的报告这样总结:每到高考,我们总能看到屈原一次次地怀恨投江,世人皆醉我独醒;岳飞一次次地无奈呼喊,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苏轼一次次地扣舷长啸,大江东去浪淘尽……虽然读起来还挺有几分味道,但也是千人同面,万人同腔,让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纵然审题正确,主题鲜明,却缺乏感染力,不能打动阅卷老师,得分也是平平.目前,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在作文训练时就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背诵优秀作文素材、精彩句段,搞得作文中没有真情实感,纯粹罗列材料.  相似文献   

20.
阅卷标准是由阅卷老师执行的,考生的最后得分也是由阅卷老师给定的。我们相信,阅卷老师的真实感受对考生很重要。为此,我们几家作文媒体,真诚邀请参加过中高考阅卷的老师和专家们,拿起笔来,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