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克服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本文中,笔者将以自己在初中新课程数学第一册几何部分的习题课“线段的条数与规律探究”的教学实况为例,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略陈浅见,愿与各位同行共勉。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具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还要关注课堂练习的设计,只有这两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一、关注课堂练习设计策略。重方法练习是巩固新知、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在设计练习时既要能使学生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同时又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讲究科学性、有效性,努力做到练习能抓住重点,精心设计。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练习: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在课堂上长期得不到发言的机会,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他们的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理解,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使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得到同步训练和发展。一、在学习知识的想和说中,训练学生发散的思维。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儿童获得知识的重要条件,思维的方法,就是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既不能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也不能一切由教师包办代替,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思考。例如:教学《小数加法》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再导出百分位上相加满十(0.15 0.27)的小数加法该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论一论,再说一说。让学生想清楚,说明白后,再引出十分位上相加满十(1.5 2.7)的小数加法该怎样计算?以及千分位上相加满十和个位上相加满十的小数加法该怎样计算?通过不断的想和说让学生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法规律。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会了小数加法的计算又通过不断的想和说充分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二、在理解知识的想和说中,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发展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思维教学 ,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不断创设问题情境 ,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能使学生从知识的发现过程中认识新知 ,掌握新知 ,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6.
新编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首次明确提出 ,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这与现代数学教学的理论是相通的。在现代教学理论中 ,建构主义被放在了首位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置好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构建学习过程 ,以便形成更好的认知结构 ,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下面 ,笔者试就数学建构主义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谈点自己的看法。1.数学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最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 ,鉴于数学的对象主要是抽象的形式化的思想材料 ,数学的活动也主要是思辩的思想活动 ,因此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就是典型的建构学习的过程。数学概念、定理、公…  相似文献   

7.
浅议备课     
教学过程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有计划有目的地教书育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当时的条件和环境灵活传授知识,在讲授中主要是提问题、指决窍、传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模型等让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渐稳定地过渡到抽象思维。这是符合小学生生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的。而学生运用学具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动手的同时,有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余地,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准确的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智能得到发展。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探索知识的过程,归根结底是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坚持思维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一、引导直观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阶段,其心理特征对具体的事物形体感兴趣,容易发挥聪明才智。因此,教学时,借助几何图形、线段图,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思维,可以增强他们思维的活跃性。例如: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P58第22题:“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4米,把绳四折来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学科教育也是如此,必须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更新观念,站在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合理运用教学策略。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全面地开展内部认知心理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既让学生学会探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知识的获得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知识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语言是现代社会通用的交流工具,数学语言能力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在数学教学实际中,学生因为数学语言能力差,造成阅读理解和思维表达的障碍,导致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相当普遍。因此,排除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障碍,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排除这个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了解初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特点首先,初中学生学习数学语言是一个由机械认识到归纳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并向直觉认识发展的过程;其次,初中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思维、交流的能力和意识较弱;再次,…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潜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思考问题的线索,引导学生自觉地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使他们既能掌握知识又学会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能力。一、激发欲望,启迪思维数学是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  相似文献   

13.
教学概念的教学要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重解题轻概念的教学模式,应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方法改进概念课的教学过程;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重视概念的学习,提高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抓好概念课的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师生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钱琛  华丽芳 《阅读》2014,(36):40-42
<正>通过呈现清晰和具有现场感的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学习方式,并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实实在在的启示,是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基本特色之一。为使这一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我们一方面深入分析学生在学习某个内容时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经验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绘制出一张自主学习的地图,从而使课堂在循着具有现场感的数学活动线索前行的过程中焕发出熠熠光彩。本文将结合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的《认识小数》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所谓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现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谈谈对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应用。一、要适时启发质疑,引发探究欲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景。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时机,  相似文献   

16.
现代小学数学教学理论认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即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因此 ,应重视数学学习中的认识活动以及伴随着认识活动所产生的情感体验。自制、应用学具 ,能够有效地展示知识发展的过程 ,将凝结于几何知识及其体系中的活动过程展开 ,从而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的数学活动 ,把教师的“讲枯燥的数学”变成学生的“做趣味的数学”。现结合教例谈 4点体会。1 “割”“拼”实物 ,强化对直观形象的感知 ,理解概念  几何形体概念以其抽象的特…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设计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数的认识     
复习提要1.在理解整数、小数意义的基础上,重点认识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数的组成与分解,熟记整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整数和小数,会用“亿”或“万”作计数单位记数,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2.“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中,概念比较多,要注意它们的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3.要进一步理解分数、百分数、分数单位,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通分、约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学科,数学教师运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方式,可以刺激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数学提问式教学是一个设疑、释疑、质疑的过程。数学教师运用提问式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的有效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设置问题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教师所提的问题才能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通过导,让学生自我探求知识,自我得出结论,自我获得成功。成为学习的主体,就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一、诱导学生发现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问题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具有科学创造力的人是敢于发现问题的人,是敢于怀疑、敢于批评的人,在化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不失为一种引起学生思维的方法,但常近似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所以,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结合点,要紧紧抓住新旧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