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读图时代”的图文出版热潮中,文学作品采用直接图文出版或“旧书新出”改装等方式参与其中.文学作品的图文出版折射出读者浮躁的阅读心态、文学走向的大众趋势和出版社的经营危机.作为依托于文字而存在的文学形式,文学作品的图文出版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在作品文字地位的削弱、读者审美想象能力的下降和读者群体的分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岑边  吟春 《中国编辑》2012,(4):12-15,2
浅阅读时代来了,大量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文字大行其道,读者更倾向于读图或读一些浅显且篇幅较短的文字;数字出版时代来了,各种文学网站、数字终端声势浩大,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读者;竞争的白热化时代来了,在正当竞争的背后,无序、仿冒等低劣手段充斥市场。种种现象提示我们,传统文学出版越来越艰难了。文学出版应如何  相似文献   

3.
点文学作品只有走向市场被读者消费,被读者阅读后,才更有价值,而解决市场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出版的事,作家起效甚微,在作家与读者(作品被阅读)之间需要出版去构建桥梁,文学价值的实现需要文学出版。  相似文献   

4.
2008年文学类图书的现状和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是人类将自己的思维、感情、感受等心理活动通过文字形式表达而形成的艺术.文学类图书作为文学的物质载体,成为文学思想传播的主要承担者.让阅读者触摸历史、释放情感.1978年以来,文学图书类的出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文学作品、文学图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消费产品.从1999年至2008年历年图书出版的数量来看,所有类别的图书均在2007年达到了高峰值.文学类图书不同于科学技术类图书,其读者群体的广泛性是任何类别的图书所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5.
说起电视散文,其实就是文学作品的视听表现,是把电视和散文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涵盖两者的属性,把文学作品电视化、形象化,使文字这种书面语言符号变成具有一定形象化的文学形式。可以说,电视散文把读者在文学领域中的无限遐想变  相似文献   

6.
张虹 《新闻爱好者》2011,(4):122-122
说起电视散文,其实就是文学作品的视听表现,是把电视和散文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涵盖两者的属性,把文学作品电视化、形象化,使文字这种书面语言符号变成具有一定形象化的文学形式。可以说,电视散文把读者在文学领域中的无限遐想变  相似文献   

7.
寇静 《出版广角》2016,(4):30-32
随着近年来我国图书市场的不断繁荣,英美文学作品译介也逐渐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英美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作为古典名著的代名词,而在现代出版行业中,英美文学更多地意味着一种对西方文化的全新挖掘,一种从深层次角度对西方文化的探索。通过当代出版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挖掘和推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英美文学的出版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读者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益处。本文基于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现象进行探讨,分析其中的译介特点,试图探索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未来出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人们对于"出版是什么"可以有很多种回答,但从本质上讲,出版是弘扬、传承文化的活动大概并无疑义.作为文学编辑的使命,应该是将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高品质的文学作品送达需要它们的读者手中.在我看来,文学编辑不是机械地改正错字病句的匠人,也不是只为"稻粱谋"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商人,而是具有人文理想、文学理念和原创激情的出版人.一名合格的文学编辑应该有所坚持,凭借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眼光投入文学出版工作,把自己心目中的文学精品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普及与传播技术的发展,虽然冲击着严肃文学作品的读者市场,但也为其众筹出版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如果能处理好严肃文学作品众筹出版过程中存在的严肃文学作品与平台、平台与参与者、作品内容与审读评估把关之间的关系,则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互联网时代严肃文学作品出版日益式微的局面,进而为严肃文学的赓续及发展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张梦军 《出版广角》2016,(10):38-40
英美文学在国内的翻译出版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英美文学作品国内译制的质量问题一直饱受诟病,严重影响了英美文学作品国内的传播效果和我国出版业的健康发展。我国应该正视翻译出版中存在的翻译质量低劣、剽窃抄袭、重复翻译出版及选题混乱等问题,从译者素质培养、出版机构管理和政府宏观调控层面采取积极措施,为英美文学作品的国内翻译出版创建健康的发展环境,促进文学翻译出版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两岸三地,香港出版图文书籍是占有领先地位的。主要是因为信息灵通,而且经济起飞比较早。因此20多年前,香港已经出版大画册和图片很多的插图书。 如今整个华人主流出版界都经历了经济起飞,书价相对提高,图文并茂的书不再属于奢侈品,加上新一代读者在充满视听享受的环境中,对文字的疏离,更使图文陡然变成书籍的“必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阅读极为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创办了一批文学图书出版机构,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其间对私营文学出版机构进行了改造,均为文学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至1966年,我国文学图书出版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先后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文学图书,数量颇丰,汗牛充栋,这与我国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也是基于对读者喜爱程度的考量.在文学图书出版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国家层面开展了对古典文学出版与阅读的舆论引导,为文学出版与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有别于艺术摄影,题材手法有无创新,读者感受最真切。温州日报自2006年元月开始,盘活创新机制,实行摄影记者轮流下乡制度,沉入基层抓本土鲜活新闻,效果颇为明显。3年来,读者反映,充满乡土气息的好照片令人眼前一亮,让版面活起来。读图时代:摄影记者角色边缘化在读图时代,报纸的图片已成为读者阅读的重要注意点。因此办报理念要从"图文并茂"转到"图文并重"上来,同时在工作中强化"图文交错意识",摄影记者要有文字意识,文字记者要  相似文献   

14.
宋强 《出版广角》2016,(21):6-9
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学发展水平,主要是看其原创作品,因此,要重视纯文学作品的出版和营销,唤起读者阅读文学精品的兴趣,这直接关系着民族阅读能力的增强和阅读水平的提升.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推广,一定要以文学的方式进行,要让作者、读者都能从文学活动中受益,从而达到销售目的.  相似文献   

15.
莫颖亮 《出版科学》2007,15(5):47-49
本文首先从语言普及度、文化渗透力、小语种写作和英语写作之间的差异以及翻译难度等方面,阐述了小语种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出版市场销售疲软的现状与原因;然后,从文化相似度和营销策略的角度分析了日韩文学作品在小语种文学作品销量普遍疲软的情况下异军突起的原因;最后,提出将文学作品与电影等媒体相结合,明确市场定位,以及利用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经典作品等建议,来改善小语种文学出版的销售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出版数量以及图书馆馆藏数量逐年增多,中国文学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传播力不强仍然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最大痛点.中国网络文学欧美热为研究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我们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再度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王国礼 《东南传播》2014,(6):146-149
1949年以后中国文学英语对外译作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首先,在世界文学空间中,处在边缘区域的中国文学很容易被中心区域的读者忽略;其次,中国文学空间的自治程度影响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空间的地位;最后,中国文学作品在外译时没有处理好"本土性"和"普适性"的关系。因此,中国文学要"走出去",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同其它民族文化的交流,让更多的译入国读者了解并逐渐熟悉中国文学;另一方面要吸引国外优秀的翻译人才加入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的行列。惟其如此,中国文学才能在世界文学空间赢得更多的文学资本。  相似文献   

18.
领跑青春文学市场近两年的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立志要做中国青少年出版的领导品牌。今年下半年以来,他们重磅推出沧月和明晓溪等人的图文小说,受到读者的追捧,2008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将在青春文学领域全面开花,继续走在市场和业界的最前端。沧月和明晓溪等图文小说旗手将继续推出她们的最新力作,并带动起该社图文小说出版的高潮;文艺青春小说也将以其充满少年气息的内容和华丽的装帧风格给读者带来新的惊喜;精美的插画集和绘本将会给读者带来视觉的盛宴,抚慰都市人的心灵。轻小说在中国渐成气候,该社将大力推出"轻之翼丛书",打造中国轻小说的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19.
文字的出现和印刷术的推广,使得声音在传统文字出版领域退居幕后.从音像出版走向融媒体时代,有声出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融媒体时代的有声出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传播符号,以音乐、音响、图文等为辅,既包括实体文字出版物中的有声内容,又包含纯数字形态的在线音频内容.目前有声出版面临着优质精品内容不足、盗版侵权活动猖獗、公共文化服务场景缺失等现实困境.促进新时代有声出版健康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声音的出版价值,加强优质原创内容研发,加大版权保护力度,强化有声出版的文化使命担当,积极"走出去".  相似文献   

20.
插图艺术是文学与美术相结合的产儿,是文字与绘画熔铸而成的造型艺术。插图因文字而缘起,但一经诞生,即以其视觉形象的鲜明特点博得读者的高度赏识。它是造型艺术中最大众化、最流行的体裁之一。 插图虽属“命题作文”,但好的插图决不是文学作品的图解和附庸,而是和文学作品有着同等价值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