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是的,没有什么比读书更重要的事!读书若春日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不读书则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相似文献   

2.
记得宋代有一位画家这样说过:"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意思就是说,画山不要把山顶画出来,只要画出云霞缭绕的山腰,足可以想像其高;画水不要把源头画出来,只要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尽头,足可以想像其长.在教师管理中,如果给老师也留一点"空白",那么无疑会提高教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多地发挥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主体性日见凸显并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护和激发教师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师可持续发展与学校可持续发展协调一致,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传统的制度管理(见物不见人)不仅逐渐失去其效力,而且还会加大对教师的伤害,这就需要校长转变观念,突出以教师为本,由见物不见人的管理转向既见物更见人的“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教学文化与教师职业幸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和根本问题,教师的职业生活理应是幸福的,但在当前的教学现实中,教师的职业幸福似乎不见了,我们感到、看到和听到的更多的是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幸福是教学文化的应有之维,使教师享有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是教学文化重塑的应然求索。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古代诗人陶渊明说得好"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6.
一、“满堂接”,无“愤”“悱”,有作秀表演之嫌 窦桂梅老师这两堂语文课中见不到学生被教师问得难住了的场景,即课堂上不见“愤”“悱”,当然也不见学生的质疑.更谈不上“读出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记得宋代有一位画家这样说过:“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意思就是说,画山不要把山顶画出来,只要画出云霞缭绕的山腰,足可以想像其高;画水不要把源头画出来,只要画得弯弯曲曲不见尽头,足可以想像其长。在教师管理中,如果给老师也留一点“空白”,那么无疑会提高教师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多地发挥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一、时间上留一点“空白”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传统中“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教育哲学在信息汪洋中多少显得有些底气不足。教师要…  相似文献   

8.
<正>许多历史教师在进行思想史(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学时发现,思想史的内容抽象、枯燥、晦涩。而专题体例使得思想史与政治经济史各自独立,对时代背景的交代宏观而模糊。如何把抽象的思想观念、同时代人物思想的区别、思想如何发展演变用简要又通俗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成为思想史教学的难点。在目前思想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只见思想不见历史人物;只见思想主张不见时代;只见孤立主张不见其内在逻辑联系;只见结论不见依据。所以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时  相似文献   

9.
田志强 《考试周刊》2013,(44):50-50
写作占据了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教师愁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屡见不鲜。农村小学条件相对落后,教师存在观念滞后、教学手段陈旧等问题;学生兴趣不足、视野较窄、素材缺乏,最终造成作文教学出力不见收获的窘况。针对这一实际,作者结合在作文教学中的积极探索,认为农村小学的写作教学大有可为,语文老师要让学生的写作之花绽放在广大农村的沃土之上。  相似文献   

10.
谪仙人     
太白归天一千二百四十三载,视此数,目不亦眩乎?其魂魄还乎帝所,未知诸仙见其褴褛,可会大惊失色,复将其发配人间?此固笑谈。太白倜傥人间六十有余年,几抔坟头薄土,对其何来拘束之力?而天道无常,纵云霄间三步一楼五步一阁,又岂令太白拜之?但闻天下酒家坛盏屡空而不见饮者,人间书斋夜起吟唱而不见歌者。得道之士淡然曰:  相似文献   

11.
马龙 《考试周刊》2014,(22):124-124
<正>1.改变课堂教学程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新动机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诱发其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促进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开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一、“满堂接”,无“愤”“悱”,有作秀表演之嫌窦桂梅老师这两堂语文课中见不到学生被教师问得难住了的场景,即课堂上不见“愤”“悱”,当然也  相似文献   

13.
《教师教育研究》2017,(6):16-22
赋予学生生命理想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师是传递生命理想之人。在资本和技术构成的现代文明中,教师普遍遭遇生命理想缺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师主体性不足、专业化带来教师信仰的失落、劳动分工消解了教育意义、功利主义下的学校教育"只见事实不见人"等是造成这种缺失的主要原因。重建教师生命理想,我们需要改变教师在校生存方式、关注教师主体性回归;重视教师个人化的哲学观形成;引导教师阅读经典;加强榜样人物的宣传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一位教师教学《草船借箭》时,抓住文中很不起眼的一句话:“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教师问:“这部分有  相似文献   

15.
齐人偷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日:“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相似文献   

16.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把“道”作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老子的哲学(即道家)就是对“道”进行系统论证的哲学。老子的“道”的涵义是什么呢?《老子》第十四章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卸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  相似文献   

17.
齐人偷金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相似文献   

18.
语言训练及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说语文教学应该高度重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呢?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又是什么呢?下面,是我的点滴之见。 在语文教学的领域里,我时常听到教师和学生对语文教学的不同的反映。语文教师认为语文课不好教,既费时间,又费口舌,但仍不见成效,不如数理化教学见效快。而学生们也普遍认为语文不好学,听起课来枯燥无味。考起试来成绩也没有明显的提高。对语文教学来自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反映有没有道理呢?我认为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一点,就语文教师来讲,普遍忽视了该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对实践中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提出鲜明的价值导向和具体的评价标准。然而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中所包含的教师能力体系并未完整准确地概括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部领域,较为明显地存在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根据国家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专业发展基本要求,重新厘定教师专业能力内涵,构建全面科学的教师专业能力框架体系,探讨其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前,有些学生家长,尤其是班主任,对中学生小群体认识不足,只见其弊,不见其利,教育、管理不当,过多地斥之、禁之,这将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