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达到导与讲的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所谓“放”是指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放”呢?1.“放”之有“的”“放”首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所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放,而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成竹在胸,在课前就要…  相似文献   

2.
1.大胆地“放”。“放”就是充分给学生自主权。课前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寻找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激活学生自身学习的潜能,体验解决问题之后的快乐。课堂上要放手让学生去自主读书,在“放”中让学生主动融人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瑰丽、内容的丰富多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人们做事都讲究恰到好处,不及或过头都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班级管理同样也有一个"度",这个"度"就是指在班级管理中恰当地处理好"管"与"放"的关系,做到管中有放,放而不乱。一、班主任可以放的,一定要学会"放手"在学校期间,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明白该做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五放”,即放手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心得;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放手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过程;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进行自评和互评。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做到“五放”呢?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放"是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对知识系统的精炼和总结,让学生少走弯路,吸收知识,促进自主学习的养成.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把握"放"与"收"的尺度,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又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还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问题研究教学"的深入开展,在日常教学中通过"问题研究教学"的应用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现以本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一、扶中有放:引导学生自己发现"4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如何既发挥"学"的主动作用,又不失"教"的主导作用呢?"扶放结合"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扶"是教师的诱导、点拨;"放"是放手让学生实践。本课中我  相似文献   

7.
如何将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的内容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不仅感兴趣接受,而且能主动发挥和应用?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较有效的"走进生活"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 一、活动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联系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结合生活、贴近生活进行教学目标和知识任务的设计.如在《我的名字我做主——文字的修饰》一课设计中,可以从二年级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手,设计了在Word中通过美化自己名字的任务学会修饰文字的大目标,再分小任务一步步将学生带入文字修饰学习的殿堂;在"搜索引擎"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找寻到问题的答案.在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惊叹于网络搜索的神奇,各个都迫切地想学好这一知识点."生活化"的教学,让课堂学习与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获取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也是学生建构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参与了"体验学习"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概括起来就是:开展体验学习,让课堂"动"起来。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动心活泼新颖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9.
在如今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许多教师遇到了新的困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却经常出现一"放"就乱,课堂乱哄哄的尴尬局面;若面面俱到,以讲代学,课堂气氛又会过于沉闷,没有效果。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是因为教师"放"和"收"拿捏不准,把握失度。其实,语文课堂中的"放"与"收"均要把握时机,注重方法,方能突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等,这都叫“放”。只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恰如其分地“放”,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电路》这一课时是如何“放”的。一、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器材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电路》这一课时,我打破旧框框,实验器材采取学生自己先准备,教师“填空”配给的方法。课堂上展示每小组搜集的器材时,我发现有的小组器材不仅齐全,而且种类多,如:导线、开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语文的"场",为此,需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语文教学中体现出童真与童趣,让"童"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让"真"和"趣"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营养元素,这样就可以保证儿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在场。一、童真意味着基于儿童的立场教"真语文"童真意味着语文教学在儿童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语文教师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语文及语文教学。对于《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四年级的学生读此  相似文献   

12.
韩宇 《辅导员》2014,(3):57
正本学年,笔者新接手一个五年级班,班里一部分学生字迹潦草,完成作业拖沓,正确率也不高。怎么才能尽快改变学生的现状呢?在全校"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共同行动中,结合课堂实践,笔者不断摸索方法,想出了一些小策略。一、自己给自己减负减负就只是老师的任务吗?经过思考,笔者决定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减负。以生字作业为例,以往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教授在桌上放了一杯温水,用特殊的方法让它保持恒温,然后又在桌上分别放了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当他让学生先将手放进冷水中,再放进温水中时,学生感到温水很暖和;当他让学生先将手放进热水中,再放进温水中时,学生感到温水很凉。同样一杯温水,因为方式的改变,学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便是著名"冷热水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规律、推导公式、归纳出结论,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放的同时,要在"导"字上下功夫,讲究"导"的艺术,"导"得好,才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增添活力。一、自主发现源于"导"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时点拨是引导其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夸美纽斯有句名言是:"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慢,在课堂教学中意味着某种节奏,保持课堂的这种节奏,意味着让学生"自然生长",它能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宽容、开放、接纳的积极心态,机智处理可能发生的问  相似文献   

16.
数学原本就是一门在不断摸索中获取知识的学科.既是摸索学习,则应由求知者来摸索,教师则应将学习数学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活跃原本沉闷的数学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并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从全方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现在学生多有被动接受知识的倾向,把学习数学的“主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摸索学习数学理论知识,这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发表“不同想法”,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放”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放”是一条必要的途径,“放”是一种大胆的手段。“放”就要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争论、敢于质疑、敢于标新;“放”就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借鉴、学会欣赏。但会“放”就要会收,而且还要收好。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自主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生物学中有很多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命现象,或位于学生周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或是学生曾经参与、体会的历程,学生印象深刻。教学时把学生"放"到具体的"生物学事件"中,让学生以主体地位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养成以及在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从开始接触生本理念到践行生本实践至今已经有一年时间。在最初的学习和摸索实践过程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表达自己想法,说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学生是活起来了,可是课上不完了;在小组汇报的过程中,有的小组汇报像倒资料袋,只是一味地把搜集的资料读出来,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甚至还有的读得不流畅,有的小组汇报有自己的观点,可惜只是课堂的"过场"……带着这些问题,在进一步的实践中我不断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扶”与“放”王永奇根据阅读课文半独立阅读的性质,教学方法应该是半扶半放、扶放结合。“扶”就是通过指引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难点;“放”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读懂课文;“半扶半放”就是既要放手,又要作必要的提示和帮助。一、怎样“扶”1.从重点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