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意义]为了避免国内图书情报学界在大数据浪潮下走创新不守正的老路。[方法/过程]对情报学界开设大数据专业面临的挑战与冲击、情报学的学科根基、如何变革情报学研究与教育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结论]如果不对现有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进行调整,不对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进行充实,情报学界培养出来的大数据人才将缺乏市场竞争力。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研究既要追求学科知识的严谨性,坚守研究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也要理性地将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方法与技术融入情报学的学科知识体系。大数据时代的情报学教育应该保持学科边界的稳定性,保持内容结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整合各方观点,提出一个争议相对较小、能够被情报学界普遍接受的新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论述,不仅有利于情报学学科的良序发展,而且有利于情报学学科地位的提升以及情报学知识体系的传承。[方法/过程] 论文在对已有关于情报学学科体系框架的学术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一个融合Information思维与Intelligence思维的情报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将现有各情报学分支学科统一在一个框架之中。[结果/结论] 该框架由以下5部分组成:1)由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学支撑理论、情报与情报学史、情报方法技术体系构成的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2)基于情报学基础性知识体系,与特定领域的情报问题结合,演化出的一组情报学分支学科;3)情报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以其他学科为主导的一组交叉型学科;4)每个情报学分支学科细分出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应用、技术、管理、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分支性知识体系;5)每个分支体系内包含的若干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合理地评估一项情报学研究的可靠性,是情报学科对内建设自我优化体系、对外提高学术话语权的基础支撑,亦是适应情报学朝向模型化、智能化、工程化等新趋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研究理论、方法和结果的可靠性评估一直是情报学研究中的关键环节,忽视可靠性评估会导致情报学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应用性不足等问题。[方法/过程]厘清情报学研究可靠性评估的内涵,梳理该方面研究进展,正视现有情报学研究中可靠性评估环节的不足,并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之道。[结果/结论]在情报学科未来发展中,急需在学科范围内强化研究人员的可靠性评估意识,加强学界和业界联动,从资源、流程、方法等层面推进情报学研究可靠性评估体系规范化的建设,探索情报学可靠性研究评估工作的“特色化”,以形成高效的自审、自证、自优的情报学研究机制,提升学科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情报学教育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影响下,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高校情报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课程的设置,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新时代高端情报人才培养的关键。[方法/过程]文章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获取国内情报学教育者对情报学教育体系中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认识,真实地分析我国情报学教育体系的现状以及未来情报学教育体系调整的方向。[结果/结论]当前情报学教育体系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应当紧密结合数据科学学科内容,增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调整情报学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高端情报人才培养构建合理可靠的情报学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下情报学二级学科建设的历史脉络、现实可行性以及推进路径进行分析,以期助推我国国家安全学、情报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方法]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以中国本土情报学发展的范式演化为研究切入点,进行该文关于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下情报学二级学科建设相关问题的研究。[研究结论]长期以来,我国情报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情报及信息两大范式,共同推动着中国情报学的不断深入发展,但总体而言情报学的情报范式发展还相对不足。正因学科史、学科特性、制度环境以及内在动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使得在新设立的交叉学科门类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中建设情报学二级学科具有了现实可行性。现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国家安全学、情报学的学科发展,我们需要在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学科研究交叉性以及不断夯实学科理论内涵等方面进一步着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在一级学科更名的转型期,为了持续推进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守正与创新,需要重新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以便服务于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和发展战略。[方法/过程]以转型前后的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为出发点,理解数智时代的特征和“三大体系”的内涵。探讨国际情报学和中国情报学的起源,梳理我国情报学的英文范式和中文范式,将信息链原有的线性结构改造成环形结构,提出情报学的“信息·情报一体化范式”。辨析几个容易混淆的关键英文术语,澄清某些模糊认识。回顾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的几种观点,构建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结果/结论]划分出广义情报学和狭义情报学,以便恰当处理军用情报学和民用情报学的关系。明确了英文语境下Information Science与中文语境下“情报学”的异同。一体化范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Information范式与Intelligence范式。重新构建的分层式同心圆形结构的情报学学科体系,较为完整地体现数智时代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全貌。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以图书情报学部分核心期刊为例,以期刊论文的参考文献分类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图书情报 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特点。【方法/过程】首先,用定量方法评价图书情报学的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并测定各学科对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的影响大小。其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原文献关键词-参考文献分类号 2-模 网络,对现阶段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输入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 输入程度低,主要知识输入学科为:计算机科学、经济学、法律及社会科学总论,其中计算机科学对图书情报学研究 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寻找国内情报学领域期刊论文研究热点的分布特性,探讨我国情报学领域学术研究热点的基本演变轨迹。[研究方法]选择国内情报学领域21种期刊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时间从2000年至2020年,统计数据在万方数据库中进行。首先选择年度排序在前30次以上的关键词作为热点研究的统计对象,由此从中选出60个关键词作为情报期刊的基本热点关键词。其次用选出的60个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的全学科(注:这里的全学科指在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学科)关键词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0年至2020年,最后对比分析情报期刊的热点关键词在全学科中的个性化特征和全局性分布特征。[研究结论]实验结果表明,该统计分析揭示了我国情报期刊论文近20年来三个阶段的热点关键词演变轨迹。情报学热点关键词与全学科关键词存在超前和滞后现象,反映了情报学科与全学科具有相互学习和相互推进的发展规律,借此规律对我国未来情报学热点进行预测,预测出我国情报期刊论文未来延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72个热点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申华 《情报杂志》2023,(4):1-5+13
[研究目的]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转型的历史大变局中,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军事情报学,其学科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推进学科范式革命,即由学科前的准学科经验实证范式向公认、成熟的理论演绎学科范式转变。[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比较研究、跨学科借鉴等方法,回归学科基本问题,铸牢学理根基。[研究结论]军事情报学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在于“把握五对关系”:一是在情报理论与情报实践关系上,引入自然科学原理,将军事情报实战经验提纯为学术理论,牢固军事情报基础理论学理链条;二是在本学科与相关学科关系上,化“杂学”为专业,推动跨学科知识集成、吸收、转化的标准化规范化;三是在中外情报学知识体系关系上,“变美国腔为中国话”,构建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军事情报学学术话语体系;四是在沉淀学科经典方向与培塑新兴学域关系上,补实践能力短板、盯发展趋势,在情报融合管理、人工智能情报等新兴领域强化学理引领;五是在学科知识生成与学科知识管理关系上,聚合多院校(机构)学科方向、学科团队、学科平台、学科成果,推动军事情报学术组织学科化,设立制定学科标准的学术指导机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情报学作为信息科学群的一个分支学科,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更高的职责要求,iSchool这一高校信息学院联盟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信息领域人才。[方法/过程]为探索情报学学科的教学模式和特点,文章以iSchool培养计划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Bi-LSTM-CRF和BERT深度学习方法,构建能力和研究领域的自动抽取模型,挖掘其中情报学科教学信息。在模型的基础上,完成iSchool培养计划的知识挖掘,统计iSchool院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以及主要的研究领域,并按照iSchool等级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统计分析。[结果/结论]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当前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态势,为我国情报学教育体系设计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究图书情报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在网络谣言研究中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比较分析两门学科在网络谣言研究中的共性与差异性。[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方法,对发表于图书情报学科与新闻传播学科的CSSCI与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关于网络谣言研究的文献,从发文机构、核心作者以及关键词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论]两门学科关于网络谣言的研究有着网络谣言研究方法的差异性、谣言传播研究的不同方向、网络谣言研究对象的相似性,同时也发现两门学科在论文发表方面存在着融合研究。建议加强本学科的相互合作、加强两门学科间的融合研究、两门学科间互相吸纳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罗琳  杨洋 《现代情报》2018,38(4):142
[目的/意义]在图书情报领域,本体的研究一直受到众多学者所追捧。国内外在图情领域对本体的研究各有侧重,本文为了了解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本体研究的发展状况。[方法/过程]本文选取2012-2017年CNKI中文数据库、SCI外文数据库中图书情报领域的本体研究论文,对其进行科学计量以及可视化表示,对其研究热点关键词和热门作者进行计量分析,从研究方向、研究程度和研究新颖性3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得到国内外图书情报领域本体研究的对比分析结论,从而认识到国内外研究的差异,为后续研究者提供研究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科研合作与交流是现代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分析其对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指导高校选择和改进合作策略,推动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方法/过程]利用科学计量、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基于学科论文数据,从作者、机构和国家合作程度、合作机构等级和合作网络等层面分析和测度高校学科的科研合作特征。而后建立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分析各特征对高校学科的后期知识生产力、影响力和质量的实质影响,并以计算机学科10所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数据进行实证。[结果/结论]不同科研合作特征对高校学科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国际合作程度对学科知识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机构和国际合作程度对学科知识质量和整体影响力的提升更为关键。我国高校应重点加强外部机构合作、特别是高等级机构合作和国际合作,以提升学科知识质量和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对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研究的进展、关于学科定位的思考及未来学科建设的推进要点进行分析,以期助推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的学科建设。[方法/过程]该文运用文献梳理的方法,通过借鉴新兴学科建设的经验,对我国国家安全情报学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结论]近年来,在国家的积极推动和学术界的研究自觉共同作用下,国内国家安全情报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相关重点文献不断出现。与此同时,相关学者关于国家安全情报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阶段我们需要进一步理顺国家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在国家安全学下全面推进国家安全情报学的发展。同时,未来国家安全情报学学科建设推进的要点也在于必须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深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立足于加强本学科人才培养以及不断充实学科内涵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旨在为促进科技知识传播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构建了多层耦合网络的传播模型,根据目前全国科技馆的情况,研究了科技知识在多层网络中的传播情况,并对影响传播的多种因素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网上虚拟科技馆在多层网络中能加速科技知识的传播;科技馆影响力影响科技信息传播速度;用户节点之间兴趣匹配关系直接影响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考察情报学学生对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认识,能够为情报学教育体系调整与改革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也可为相关研究补充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方法/过程]文章以江苏省各高校所培养情报学学生为对象,面向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包含50个问题的调查问卷,考察了情报学学生对情报学教育体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认知。对发回的问卷结果围绕问卷填写者的基本情况、情报学教育课程设置、情报学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技能培养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情报学学生以学习知识和技能为第一要务,并以就业或升学为重要目标。情报学学生对于情报学的认知和理解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科未来的发展,其对于新兴技术及这些技术在情报学教育中地位的看法,更值得认真思考和对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 在信息检索、科技论文评价和知识结构演化方面,引文分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格式化全文数据库的出现,引文分析迈入了4.0时代——全文引文分析阶段。但是,目前还没有中文的格式化全文数据库,这极大地制约了全文引文分析在我国科技文献中的研究和应用。[方法/过程]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建立高效的中文全文引文分析依赖的数据集和检索平台的方法,主要包括:1)提出了基于规则和SVM分类方法的论文元数据和引用提取方法;2)提出基于Spark平台的实现高效引文内容分析标准化数据集生成方法;3)提出建立引用内容的科技文献检索平台。[结果/结论] 引文内容分析标准化数据集的建立将全面提升全文引文分析在我国科技领域中的研究效能,提高科技文献查找精度。  相似文献   

18.
开滨 《现代情报》2018,38(1):162-168
[目的/意义]利用科学叠加图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可以非常直观地从全领域的宏观层面对学科之间的引用关系及跨学科现状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基于CSSCI中23个学科对我国人文社科领域的科学叠加图的制作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具体包括我国人文社科领域基础图、科学叠加图的制作以及Rao-Stirling跨学科指数的计算。[结果/结论]对我国图情学和山东省6所高校CSSCI发文这两个实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SSCI构造的人文社科领域科学叠加图较好地展示了学科的引用情况,Rao-Stirling指数较好地显示了跨学科的水平,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一种展示我国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研究的可视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