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姚燕伟 《职业圈》2014,(5):127-127
作为一种群众化的文化活动,广场文化的历史是很悠久的。而在当代社会,广场文化亦逐渐成为了城市民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被人们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主要探讨广场文化对于群众文化生活的影响,以及它的主要功能,让人们能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
在欧洲的城市广场散步,总觉得有一 双居高临下的眼睛在盯着你,让人惶恐不 安。欧洲的广场大都是“上帝的广场”,它 们都围绕教堂而建,教堂是广场的主角, 上帝是教堂的主角。这样的广场自然都弥 漫着浓郁的宗教氛围,让人觉得上帝他就 在那高高的教堂尖顶之上审视着广场上的 每一  相似文献   

3.
胡广辉 《职业圈》2012,(36):87-87
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城市生态文化广场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如今,大庆油田各广场已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是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阵地。广场还是城市形象的缩影.旅游的景点。彰显城市园林绿化魅力的窗口。因此,创建特色生态绿化广场。提高广场的文化品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广场     
广场在城市的腹地一直是个美丽的意象。蜗居都市一隅,被钢筋水泥混凝土建筑包容起来的我们,无法摆脱心底的浮躁与不安。这些年来,我一般不愿上街,过去在偏僻的乡下,虽无比的憧憬与膜拜,城市就好象一个万花筒,令人新奇与热闹,不像乡下的生活显得单调而冷清,但是,当我来到这座城市生活了近二十年之后,我想得最多的一个词,可能就是:突围。此起彼落的汽笛,扑朔迷离的霓虹灯,卖羊肉串大龙虾水煮花生的大排档,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交通堵塞,星罗棋布的齿轮与烟囱……是的,泥土的气息似乎越来越遭遇城市文明的侵蚀,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适宜在这不由得屏息静气的环境中存活,所以英国诗人库泊所说的“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这句话不无道理,也许我们生下来就应该是大自然之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东篱采英,悠然自适;麦浪翻卷、风景如画;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种天然的景致让人感到心灵的安适、平和与  相似文献   

5.
广场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中历史最为悠远、最富活力的一种活动形式.新时期,文化广场具有了全新的时代内涵,成为了群众文化体系的一大核心构成,对群众文化品牌的构建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在简要概进广场文化的功能和重要性基础上,探讨了立足于广场文化的群众文化品牌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对外大传播》2007,(5):29-29
2007年5月31日上午9:00—10:00,天安广场将举办“和谐中国·畅响奥运”——恒源祥万名青少年天安门文体活动。这次活动,以“共建和谐社会,迎接2008奥运”为宗旨,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了下一代、关心下一代”为主题。活动首先由3000名北京中学生展示系列校园青春健身操;其次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项目精品:山西的《高台花鼓》、河北的《舞狮》、北京门头沟的《太平鼓》、山东梁山武校的《黄河儿女》、《曹州武术》及河南少林寺的《人体梅花桩》。有12支拉拉队配合做精彩展示。在拉拉队表演结束后,由500余人组成的军乐队进行军乐演奏和舞旗表演,体现出中国青少年以不同形式为奥运加油。  相似文献   

7.
广场文化活动具有群众性、综合性、包容性、休闲性和参与性,起着宣传、教育群众、鼓舞群众的作用.最大特点是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新时代群众文化的时尚潮流.也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北部湾广场     
北部湾广场,是北海市的标志性建筑,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是市民和游人休闲的一个绝佳的去处。到达广场时,已是日上树梢的8点多钟了,广场上仍有为数不少的中老年人在甩胳膊踢脚,坚持晨练。 广场的西北角,一组巨大的城市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我还记得13日清晨由车站去培训中心时,就打这儿经过,当时,借着远处迷蒙的灯光,看到了这组城雕的依稀的轮廓。而现在,这一切都如此清晰地展现于明丽的阳光之下。 一尊高达15米的白色巨型珠贝,矗立在巨大的喷水池中,两扇贝页之间,是一颗由不锈钢材料制作的南珠,在早晨温煦的阳光中熠熠生晖;环绕珠贝雕像的,还有三尊可能与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城市总部区位环境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5个中国大城市作为分析对象,利用42个指标构建4大指标体系,即综合经济、生产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对城市总部区位环境进行评价。①上海、北京位居第1级,成为中国城市总部区位环境最为优越的城市。②深圳、广州属于第2等级,区位环境相对优越。③天津、重庆、杭州、苏州、南京等15个城市处于第3等级。④以济南、福州等为代表的13个省会城市及东中部地级市,稍次于上一个等级。⑤其他的省会城市及地级市属于第5等级。  相似文献   

10.
经济发展带来文化繁荣,文化繁荣促进经济发展,广场文化的特有魅力在于活跃市民的业余生活,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艺术欣赏水平。人们更愿意自己参与、自己体验,“广场文化”满足人们的需求,它的特殊功能给群众文化带来新的机遇。一、广场文化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公益性文化传播形式。广场文化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对精神文化需要而发展的,它给与人们欣赏文化的机会和享受文化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potential of conjoint choice experiments for planning decisions on urban sites. We elicit people's preferences for regeneration projects that change the aesthetic and use character of specified urban sites. We use a split-sample design with two sets of regeneration projects. The first entails hypothetical transformations of an actual square with an important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dimension. The other consists of hypothetical transformations of an abstract square which we try to make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former in all respects, except for its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dimension. Each regeneration project is defined by aesthetic and use attribute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ndividual choices are explained by the attributes, andthat the marginal utiliti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cross projects forthe actual and the abstract square.  相似文献   

12.
“绿色”作为现代城市主题,将“城市种进大自然”成为由城市建设不当导致生态问题的核心解决策略。依据设计实践和相关案例分析,可提出:(1)海绵城市的核心治理理念和目前建筑能耗相关概念结合,以“削峰填谷”解决环境、城市内涝问题。(2)城市公园设计必须从生态的丰富内涵出发,尊重城市地格,同时注意整个城市的公园联络性,形成城市空间内的自然轴线.。(3)垂直绿化不仅是单一的绿色外观建筑设计形式,还需要和建筑功能空间、理念结合,让自然这个元素由外向内渗透到建筑内部、人居环境、人们健康饮食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甚至是思想观念,从建筑外观或者城市形象来增添城市与自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到来,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社会信息共享效率大大提高,大众需求也随之提升.大量城市网红建筑及"打卡点"的出现表明建筑设计传播过程已不能忽视当下新媒体传播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这些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成为社会公众与城市文化生活联结的"桥梁".运用传播学理论对建筑设计传播过程进行解读,以与公众社...  相似文献   

14.
以阐明近代天津日本租界的城市基础建设过程为目的,进而分析近代日本政府是怎样克服天津日本租界原有独特的地质、积水、地形之不足,从而实现了该租界的城市基础工程建设。论述了天津日本租界的(1)选址过程和地基调查,(2)道路、运河以及下水、污物处理方面的设计方案及其结果,(3)日本租界经营区的设定和市区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全国社区的文化品牌。她已成为中国和谐社区群体的一个缩影,展示中国普通百姓文化生活的一个窗口,也是“城市社区重塑”的鲜活样本。  相似文献   

16.
张颖 《中国名城》2020,(2):76-84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从以扩张为主的增量增长模式转向以更新为主的存量发展模式;存量更新会是今后城市规划重要方向,而城市中心区更新恰是此类规划的典型。总结中国城市更新发展趋势,结合青岛市南区青岛湾城市设计项目的具体实践,针对现有存量规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梳理更新潜力发展区;通过国内外案例研究提出城市复兴"SMART"设计原则;并且从产业提升、文化复兴、公共交通、空间营造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针对项目本身提出两个层次的城市设计内容:1)平衡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复兴文化街区;2)中心城区存量更新催化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及进一步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发展已步入存量提升阶段,城市保护与更新工作愈发重要。城市形态类型学是一门分析城市物质要素形态特征、总结城市形态发展内在规律的学科,对指导城市保护与更新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对城市形态类型学理论的剖析,构建可用于传统城市形态类型分析的8个研究要素:区域、城镇、三维空间、街道网络和街道、街区、地块、公共空间、建筑。以赣州南市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发现其街道网络呈鱼骨状,街道分为街道、巷道、现代街道3种类型,地块分布为点线状结合与混合拼接,形状大体呈横向和纵向矩形,公共空间由广场、街巷组成,建筑代表性类型为天井式,形态体量共3种,功能涵盖居住、公共服务、商业等,布局形式为沿街式、院落式、行列式以及后两者的混合式,并将其用于指导街区相应的保护与更新。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attempt at maintaining and stabilizing the market framing of wind power development as ‘sustainable.’ Drawing on mixed data and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al studies of marketization,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responses to the ‘quality crisis’ in the wind turbine industry. Employing five types of framing – goods, marketizing agencies, market encounters, price-setting, and market design and maintenance – the paper sheds light on flexibl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to steer the socio-technical assemblage around wind power towards a ‘turn to quality.’ In essence, this is a study of market constr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wind power experiments. The paper contributes to new directions in market studies by (1) demonstrating the importance of attending to the contested algorithmic transformation of wind resources to wind power; (2) taking market studies to a transi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context, which renders marketization prone to constant overflowing; and (3) elucidating a particular Chinese model of experimental market construction ‘through embracing overflowing.’ The paper proposes new trajectories for future market studies with a focus on non-Western contexts, to reveal the wide variety of how marketization unfolds.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欧洲和中国城市家具的历史溯源,还原城市家具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与发展轨迹,澄清城市家具在塑造空间与场所性格方面不可取代的空间与文化价值,并以苏州观前街城市家具的现状调研为案例,从城市家具的视角对我国当下城市空间设计在场所营造方面所存在的功能单一、场所特征缺失以及缺乏地域文化特色等关键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唤醒城市家具在场所特色营造中的角色认知,从而揭示城市家具在城市空间场所营造中的战略性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绿色城市     
绿色城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其核心理念是健康宜居。基于时间顺序,阐述了绿色城市概念的演化。国外十大绿色城市的“绿色”特征,可为中国建设发展绿色城市提供借鉴。结合绿色城市设计导则,介绍绿色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绿色空间置于城市开发和更新的中心地位是绿色城市哲学的国际准则。绿色城市建设与城市艺术设计相结合可以彰显城市个性。基于防疫抗疫的绿色城市设计让城市更加健康和安全,成为人类的理想家园,其主要内容包括:优化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在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时加强建筑采光通风设计,构建健康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深圳、厦门、贵阳为例,分析绿色城市建设的中国优秀案例,总结各个城市在强势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的经验。最后,对建设富有竞争力的绿色城市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