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教育应当关注生命的成长和价值,尤其是作为洋溢着生命体验、最具有生命活力的的语文学科,更应当成为职业高中生命关怀教育的主要阵地。笔者从生命关怀意识的概念出发,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渗透生命关怀意识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生命关怀教育的若干策略,旨在为从事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2.
关怀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改变着学校教育和教师教育行动的气质和性格。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指出:"教师的根本任务不是别的,就是对学生的关怀。"教育者,首先必须是"关怀者"。一、聆听与倾诉:生命关怀教育的起点"聆听与倾诉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是防止理解变成主观想象和暴力教育的关键,聆听与倾诉不仅是简单语言的交流,还是对生命体的信任与承诺,他不是把师生作为"对象"来接受,而是视师生为"生命的鲜活"。在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倾诉"中,来自后进生的心灵表白令我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3.
教学文化唤醒内蕴着对师生的潜能、文化意识、生命意识、个性解放意识的唤醒。教学文化回归生活应以人的发展为价值追求。教学文化回归生活需要重塑教师教学生活,改造学生学习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和营建生活性教学情境。当代教学文化还应激发师生主体意识,自觉践履教学的人文关怀,不断开拓教学文化精神养育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生命关怀视阈中的语文教学设计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调"生命关怀"与告别"宏大叙事",集中体现了新语文课程的后现代倾向。追求生命化教学是语文教学设计的理想目标,其核心要素是师生的心灵共振与对话性交互作用,其现实框架是学生的原创性实践与教师的"非指示性"、结构意识与弹性化教学方案。语文教学设计要生成教学智慧与美学价值,追求一种"大观园"效应,其主要环节包括知识选择、方法探索和价值追问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论生命关怀视阈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金龙 《教育与职业》2007,(21):146-147
生命关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职责,同时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文章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置于生命关怀这一视阈中,结合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以生命关怀为价值取向,在教师的角色意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朝着生命关怀转变.  相似文献   

6.
王畅 《文教资料》2014,(32):15-16
女作家毕淑敏的小说创作,在当代的文学创作中以独特的创作特色成为一道绵长而亮丽的风景线。在小说创作生涯中,她以中国人的禁忌话题——死亡作为其创作的主题,以此唤醒人们的死亡意识。毕淑敏对生命意识和女性意识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从而共同构成了她小说中独特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和归宿,关注生命是教育的天职。语文课堂教学应采取多种策略,进行情感体验,激活文本、唤醒生命;要运用多种手段,培养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生命;要不断完善自我,生成智慧、鼓舞理想、张扬生命。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是解读生命、唤醒生命、关爱生命、滋养生命、提升生命、张扬生命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生命教育是以人为本、遵循人之天性的教育,人文关怀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在于对生命的呵护、对人善良天性的唤醒,表现为尊重生命成长规律、呵护生命情感、给予生命爱之关怀。  相似文献   

9.
文学即人学,语文教学中饱含着深刻的生命哲思,而语文教学课堂则是一个极好进行热爱生命教育和强化生存意志的场所,让语文进入生命,唤醒生命,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探索生命的方向与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与品位,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因而,构建生命关怀下的语文课堂,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个陶冶人性,建构灵魂,完善心智,促进生命成长的摇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研究对"生命"和"生命教育"严重缺失,语文教育由于应试教学使得课堂教学失去了鲜活感和生命感.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策略:唤醒生命意识,构建回归生活的语文课程生态观;唤醒课堂情绪,构建自主建构的语文课程学习观;倡导"生命关怀"告别"宏大叙事",构建语文课堂教学观.在语文的阅读、写作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生命关怀,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玮 《甘肃教育》2009,(18):44-44
一篇好的文章,不只是字、词、句的简单排列,而是作者生命意识的真挚流露。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呢?  相似文献   

12.
教育要回归生命关怀。中小学语文教育应当肩负起培养学生生命意识的重任,要深入挖掘语文教育资源,构建“对话”的、贴近生活的语文课内外教学,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充分体现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13.
生命关怀直击生命存在,内含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在关怀生命的视角下,教师的生命具有整体性、自主性、独特性和超越性。目前,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形象被圣化,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教师的职业压力持续增强,生活表现出单调、重复,对教师的教育过于注重工具理性等问题。因此,在生命关怀理论的指导下,应该赋予教师合理的角色,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满足教师多方面的需求,重塑教师教育的价值取向,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效性,同时,教师也要主动培养自身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4.
关怀型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关怀学生并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师生之间由此形成的双向的、循环的互动联系,其具有双向互动性和具体情境性的特征。在线教学中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在线教育的人性化发展,提升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增强教师职业生涯的幸福感。在线教学中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需要提升教师关怀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师生、生生的积极互动,提升在线教学临场感,学生积极回应教师的关怀。  相似文献   

15.
【校长档案】 李伟平,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特级教师,常州市小学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1987年8月毕业于无锡师范首届大专班。在多年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李伟平逐步确立了以追求师生个体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把学生和教师看作一个个生命个体,学校的一切活动是为了促进其主动、健康发展。他的管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提供适合他的教育,让学生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设适合他的环境,让教师真切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幸福。“教育是一种生命关怀”的办学理念,正引领着百年局小逐步成为融国际品质与传统化为一体,体现前沿意识、具有内涵优势的现代化的新型学校。[编按]  相似文献   

16.
唤醒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位工作。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所谓生命意识,就是生命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依据先天的基因,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具有对客观事物进行解读、摄取、表现和改造的潜在能量的灵智和欲求。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范畴中,学生的这种生命意识就是优良的品格、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感觉。这种生命意识是中学生的一种良好素质,但只是一种潜在因素,有待于语文教师去唤醒。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之所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第一位的工作,是因为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关怀     
人是生命的存在。“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站在生命关怀的高度,让教学跳动起生命的节拍。  相似文献   

18.
齐殿玺 《考试周刊》2014,(39):32-32
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生命教学,让每一个生命都焕发活力,让学生在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就要唤醒文本,让文本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要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主体意识,激发语文课堂活力。要让学生用生命投入,教师首先就要用生命教,让学生用生命学。打造高效课堂,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让教师用自身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9.
石颖 《地理教育》2010,(12):7-8
生命关怀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作为一线地理教师,其教学行为和教学细节都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做到“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并努力探索地理教学情境设置、教学方式设计和学生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生命关怀,充分展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精神。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使人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学生,而作为教育群体另一方面的教师却被忽视了。“双主体育人”教育理念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双方共同的生命历程,尤其体现出对教师的生命关怀,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命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