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光 《新闻窗》2011,(5):109-110
近年来,新闻教育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遍地开花,不断有新的新闻传播院系和新闻传播教学点涌现。"中国新闻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如今,已经有近400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新闻传播学院或新闻传播系,新闻传播的教学点(即专业点)已经超过800个,在校学生超过15万人。”新闻传播院系众多,新闻传播教学点纷呈,新闻传播学子数量庞大是当下我国新闻教育呈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02,(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蓝鸿文教授主编的《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一书,近日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面世,为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新闻宣传单位加强新闻伦理道德教育,提高新闻宣传人员的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准,提供了一本有益的教材。在我国,新闻伦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有这方面的专著和教材只是近几年的事。《新闻伦理学简明教程》根据新形势下大学新闻传播院系和新闻宣传单位加强新闻伦理道德教育的需要,内容体系的建构注意到︽理论与实际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并在系统性、时代感、针对性等方面显示自己的特色。该书绪论部…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对国外2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院长、系主任和教授的系列深度访谈的归纳和总结。探讨主题包括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师资结构及其评价体系。基本结论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最终使命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传播工作者,而学生培养模式和师资结构当适应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进行一种革命性的重塑,使韩国的新闻与大众传媒的教育能够有所改观。高丽(Hongik)大学是韩国第一所建立新闻学院的四年制大学,成立于1954年3月。在韩国的大学中,有许多专业涉及新闻传播等。这样的系1980年仅有11个,如今已经有95所大学设有这样的院系。韩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近来的趋势和问题表现为:1.劳动市场的供求原则在引进新专业和扩大招生时没有得到应用。因为受欢迎,目前韩国的大学纷纷开设新闻传播系,但在开设新专业及扩大招生规模时,并不是遵循市场的供求原则来进行的。高丽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全职教授有11位,招收的本…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视野看新闻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社会视野看新闻教育张咏编译[威拉德·D·罗兰(Wilard.D.Rowland)是科罗拉多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院长和教授,曾担任1994—1995年度美国新闻与传播院系联合会(简称ASJMC)主席,致力于探讨和推动新闻教育。下文摘译自他在参加19...  相似文献   

6.
尹蓉 《今传媒》2009,(12):98-98
2009年11月21日,陕西省新闻教育50年暨新闻教育核心竞争力学术研讨会在西北政法大学隆重召开。我省27家新闻院系负责人参加此次大会,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会长慕明春教授、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尹维祖主席及各大新闻媒体老总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正受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13年11月启动了对国内若干家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主题是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调研小组选取18家国内新闻传播院系为样本,通过数据整理、深度访谈等形式对18家院校分别撰写了分报告。调研的18家国内新闻传播院系包括(按音序排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传  相似文献   

8.
钟新  周树华 《新闻窗》2006,(4):107-107
本科教育:一个目标与三个重点。以人文素质教育与实务人才培养为目标是国外大多数新闻传播院系的本科教育理念。本科教育的三个重点层面为:1、人文素质教育。这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新闻传播学院课程占三分之一、院外人文科学课程占三分之二早已成为美国国内公认的本科课程设置框架。2、专业技能训练。实务需要动手练习才能具体应用各种理念早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共识。3、思想思维培养。“新闻传播教育的重心应该放在思维训练而不是技巧训练”成为一些学院的重要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3家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机构发起、倡议成立的“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传播学研究分会”(简称“中国传播学会”),2002年6月22日在上海宣告成立。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张国良教授出任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主任胡正荣教授任副会长。中国传播学会理事会由全国21家传播学硕士点所在院系组成,常务理事会也从中产生。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新闻学开始把报纸、杂志、电视等统称为“公众传播工具”。有些大学设置了“公众传播研究中心”,有些新闻院系改名为公众传播院系。现在“公众传播工具”一词,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各种新闻工具的通称。本文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两教授 W·菲利普斯·戴维森与弗莱德雷克·俞德基合著《公众传播学》一书的第一章。他们认为“传播”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而且还是人格的和文化的建筑材料。本文是该书的绪论,读者通过它可以对现代资产阶级新闻学——“公众传播学”的研究趋势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吴锋  张佳慧  夏鸿斌 《传媒》2015,(5):49-52
英国是近代新闻传播业的发源地,也是老牌的高等教育强国,拥有丰富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实践.笔者选取英国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10所顶尖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华威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东安格利亚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莱斯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卡迪夫大学与拉夫堡大学,以其新闻传播学相关院系官方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为依据,就其发展现状、学位、专业与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和学术研究特色等进行调查与统计,以期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新闻传播教育的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凇  程名 《传媒观察》2007,(4):37-39
传播学的起源与兴起是在美国,美国大多数大学中传播学科正式学术单位设置的历史已经超过了30年。早在二十世纪初,传播教育就正式成为美国高校的正规院系,如斯坦福大学等许多著名院校都有了新闻(大众传播)系,60、70年代,许多言语系更名  相似文献   

14.
蔡雯 《青年记者》2016,(1):59-61
新闻传播活动的“新常态”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变化 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新闻学院是为培养新闻媒体从业者(报人)而创办的,新闻媒体对其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是新闻院系设置专业和课程的重要依据.虽然新闻教育中很早就重视通识教育,很多新闻院系以较大比例的学分让学生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但其最终的目标指向还是培养职业化的新闻与传播工作者.所以从历史传统来看,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是培养新闻专业人才,以推进大众传播的发展来促进人类的信息交流,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和进步.  相似文献   

15.
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北京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新闻界》2005,(6):31-32
11月19日下午和2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50年庆典的内容之一——“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在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国外7所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或代表与国内60多家新闻传播院系的院长、系主任进行了充分的交流。20多位中外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或院长代表发言。与会者在发言中谈到,这是一次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界领导者的重要聚会,为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交流翻开了新的一页。19日下午,来自世界各地的70家新闻传播院系院长、系主任和负责人共同签署了包括五项内容的《北京共识》。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引言在近年来媒体技术创新、新闻传播业界变革、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内新闻传播教育者一直在思考与探索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路径与改革方向。由于媒介技术变革诞生于海外,海外新闻传播教育者在探索变革路径上先于国内,形成了一定成果。了解海外新闻传播院系的变革前沿、思路、成果、问题与挑战可以为国内新闻传播教育变革提供有益借鉴。因此,联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对海外重要  相似文献   

17.
曹鹏 《新闻记者》2007,(11):61-63
新闻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可以说,新闻传播事业与新闻教育的关系,远比一般的行业与其专业教育的关系更为紧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教育的格局是相当精选的,全国重点院系  相似文献   

18.
有媒体工作经验者到大学新闻院系任教并不是什么新闻,很多院系创办之初都是这么干的。随着媒介市场的发展和新闻院系师资流动的加快,媒体人士也加入了最新一轮师资力量的“洗牌”之中。对此现象,曹鹏博士有过专门的研究,他认为:“目前,各地新闻院系师资扩军可谓步调一致,除了兄弟院校挖人外,新闻  相似文献   

19.
徐泓 《新闻前哨》2010,(10):17-18
2011年招收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研究生工作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我国新闻传播院系的研究生教育,开始实施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即从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转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揭开了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崭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邱沛篁 《新闻界》2002,(1):19-20
20世纪的后二十年,我国新闻教育的数量增长最快。这之前,全国仅有几所新闻院系、不足10个专业,而到20世纪末全国已有100余所大学办了230多个新闻类专业,教职员共1500多人,在读研究生和本专科学生18600多名。这一数据,尚未包括那些没有加入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院系,因此实际的师生人数还要多些。记得1983年我出席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时,会议曾要求每个省、自治区至少建一个新闻院系,现在这一目标已经远远超过了,甚至有的一座城市就有近十所大学设新闻系或专业。由于新闻传媒事业的繁荣,社会对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