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反映的高级阶段。根据思维的不同层次、水平,以及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内容,可以把思维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思维?思维与语言有什么关系?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感知觉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这种经过加工的认识,如果不脱离实际,往往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客观事物。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等其它认  相似文献   

3.
抽象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它用抽象的方式进行概括,并且用抽象计料(概念、判断、推理等)进行思维。而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形象材料是指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形成的表象,它是人脑对当前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以前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应,是认识的高级形式。由感觉和知觉所获得的材料,经过大脑的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而形成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判断与推理,这一完整过程称之为思维过程。思维是通过语言或文字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它不同于感觉和知觉,以对三角形的认识来说,感知只能反映三角形的开头形状和大小,而思维则能舍弃三角形的具体形状和大小等非本质的属性,而把任何三角形  相似文献   

6.
袁媛  赵辉 《中学物理》2011,(10):32-33
物理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及事物问联系的反映.根据思维材料的不同,它可分为三种类型: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传统教学重视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而忽视了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抽象中教,学生在抽象中学,使得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变成概念、规律的罗列和大量习题的堆积,物理越来越枯燥难懂...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如美、日、德等国,自60年代以来都先后进行了教育改革,加强智力投资,加速人才──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我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流,中小学教育逐步加强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注重了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去发现、探索和获得科学知识的途径、方法和一些能力。一、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思维是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的认识过程,是人脑借助于第二信号(语言、符号等)来实现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维可分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经给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进行由直观…  相似文献   

8.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4):10-I0005
正第四讲如何运用抽象思维规律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不同,它摆脱了与具体事物的形象的联系,抓住了事物共同的本质特性和内部规律,具有抽象性与普遍性的理性思维形式。概念在人类思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这三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各种不同的科学概念,然后才能对事物作出判断和推理。  相似文献   

9.
吴溢 《考试周刊》2007,(22):59-60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一般说来,人的思维要靠语言进行,并借助语言表达。词是语言中具有意义的、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词义就是客观事物(这里指人脑以外的所有事物,包括一切生物、非生物、事件以及它们的行动、状态、性质等等)反映在人脑中,产生感觉(sensation),知觉(perception),表象(representation);人脑把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和抽象,形成概念(concept)。人们用语言形式把概念固定下来,成为人们交流思想的符号(sign),这就是有一定意义的词。  相似文献   

10.
儿童思维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借助于词、语言和过去经验而实现的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或高级的心理机能。它是人的认识能力的核心成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11.
意识是人的心理在认识方面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工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具有不同于其他各种心理活动的特性与作用,而又与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兹就其与它们之间的联系,分别加以论述。 一、意识与感知觉的联系 感知觉是感觉与知觉的合称。感觉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实质上,人类单纯的感觉是很少的,常常是感觉一产生便上升为知觉。因此可以合称为感知觉。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认知活动源于动作,思维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更直接。具体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能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各种器官,使学生  相似文献   

13.
一、思维和思维情性 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感知觉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而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其特点之一是间接性,首先,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不能由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必须借助于语言这种媒介物通过人脑加工活动迂回加  相似文献   

14.
认知是心理过程的一个方面,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认知过程包括感受、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偏差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主观反映,是不切实际、不全面的反映.一般地讲,数学教师对教材、学生群体、教法、成绩评估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基本正确,但由于多种原因,有时会出现偏差,这种认识偏差导致对数学教学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统合概念。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等。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各部分属性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除新生的婴儿和科学实验的需要外,纯粹孤立的感觉实际上是少有的。感觉和知觉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所以,人们就把两者统合在一起,称为感知。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经验型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阶段。它的主要特点是:形象或表象逐步让位于抽象的概念,逐步学会运用概念组成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概念是构成逻辑思维的“细胞”,是进行逻辑思维所必备的第一要素,概念的形成是人的认识活动进入高级阶段的开始。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有四种不同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观念(或表象)、概念。列宁曾经说过:“概念是人脑的  相似文献   

17.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客观事物通过人的感官形成感觉。知觉经过大脑的加工、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形成概念。要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遵循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找出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在本质。可见,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重要内容。数学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简明概括的反映。任何数学概念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产生、发展的背景和过程,而这个背景和过程恰恰是学生在教科书上不能看到的。因此,教师在引入新概念的过程中,通过  相似文献   

18.
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就是凭借事物的形象和表象(被人们感觉后,在头脑中保存下来的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形象的痕迹)进行的思维。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形象思维依靠的是事物的形象表象,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上升到认识的理性阶段。想象是形象思维中最实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特性和产物,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间接地、概括地反映。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逻辑思维也称抽象思维,它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性认识形式对客观事物间接地、概括地反映过程。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觉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学角度看,感知是人们认识过程中的前导,是思维活动的源泉。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从感知开始而后转化成思维的。由此可以看出,感知是学习心理活动的基础。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整体以及外部联系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认识整体必先以认识个体或局部的属性为基础。一、男女生感知差异及其在数学学习中的表现科学家发现,人类大脑的两半球功能有差异,大脑左半球主管高级、抽象的言语思维,右半球主要是处理空间和图像感知能力等非言语思维。男女两性的智力活动在大脑两半球的反应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