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基于武川县气象自动站观测的(1963~2017年)降水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法对武川县55年来降水量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在时间尺度上有一定的变化特征,55年武川县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并有明显的的季节性分布,春季夏季降水明显增多,秋季冬季降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充分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水时序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差异,本文基于铜陵地区2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55a(1960~2015年)和25个区域气象观测站10a(2006~2015年)的日级降水资料,采用距平统计分析、线性趋势分析、5a滑动平均分析及显著性检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空间插值统计方法等,对全市多年降水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铜陵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春季,约占全年降水72.11%。年际降水显著增多,但季节性变化趋势不  相似文献   

3.
选用2007年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站PM10监测数据以及几种常规气象因子,分析了PM10年内变化特征及各气象因子在不同季节对PM10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拉萨城区2007年内PM10质量浓度变化成冬春高,夏秋低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四季里PM10质量浓度与日平均相对湿度都呈负相关;在冬季PM10质量浓度与日平均风速呈负相关性较好,除夏季PM10质量浓度与日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外,其它季节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1981年~2018年青海省湟源县气象站观测的冻土相关资料,采取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的若干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1年~2018年湟源地区季节性冻土最大冻土深度的年际变化趋势是增加的,倾向率是8.5cm·(10a)-1;春季、秋季和冬季均为增加趋势.冻土初日表现为推后趋势,倾向率是2.6d·(1...  相似文献   

5.
马晓溪  张凯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5):211-211,252
为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见度区域状况,选取嘉兴市作为代表站点进行气象和大气污染物的同步监测分析能见度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晴天时能见度随相对湿度和PM2.5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很明显,雨天时能见度变化复杂。能见度与污染因子的相关性受气象因子影响很大,当控制风速时,就会减小污染因子对能见度的贡献,气象因子和能见度的相关性很复杂,不同因子作用下,气象因子对能见度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呼和浩特地区历年来的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以呼和浩特地区为例结合本地区春季主要气候特征,简述了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及有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雪灾在西藏的各种气象灾害中居首,发生十分频繁。但是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西藏的雪灾也呈现出与之前不同的变化特征,特别是1998年以后,西藏的雪灾强度和数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2019年春季,西藏南部又持续出现暴雪天气。项目组分析研究了近十年来雪灾的主要变化特点,分析灾情及相关影响气象因子的关系,找出关键阈值,初步实现西藏雪灾灾前风险预评估。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后半叶北京地区人的季节性换装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翁同日记》中关于1868年~1898年季节性换装的记录和北京的器测温度记录,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季节性换装的迟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从1868年~1898年年内冷暖变化和季节性换装的平均状况来看,作者的衣冠质地随着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而改变,但是任意一类衣冠对应的上半年的温度条件均比下半年偏高3℃~5℃,而且春季的换装速率比秋季慢;其中,后者是人对北京地区春季升温速率较秋季降温速率慢的气候特征做出的适应性响应;②从年际波动和变化趋势来看,上半年的变冷(暖)对应于季节性换装日期的推迟(提前),下半年与之相反;1868年~1898年,上半年的季节性换装日期趋于推迟,下半年趋于提前,这是人对北京地区春季和秋季均呈变冷趋势的适应性响应。但是,人类季节性换装对不同时节冷暖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对初春、暮春、秋初、秋末的响应较为敏感,特别是对秋末的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科学生活》: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作息时间往往出现紊乱,睡眠时间相对于春季会少一些,胃口也差很多。如何健康度夏?又该如何调理肠胃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6):664-664
大气物理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建平研究组与夏威夷大学气象系的合作者研究发现,春季北大西洋涛动(NAO)信号有助于提高东亚夏季旱涝的季节预测能力。他们将厄尔尼诺和春季北大西洋涛动作为影响因子,建立了东亚夏季风季节预测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山南市37年(1981—2017年) 7个国家级有人气象观测站沙尘逐日气象资料,并利用频率计算、出现日数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山南市沙尘天气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分布特征,最频繁的沿江一带4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沙尘天气逐日气象资料,结果表明:近三十七年来山南市沙尘天气出现频次是趋于减少趋势;沙尘类天气主要频发期在秋冬(11月至2月)初春季(3月至5月),其中最主要出现频次为2月至3月份;山南沿江一带沙尘天气出现天数的区域分布总体自西北-东南逐渐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西藏地区38个气象站1981~2006年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风速、气压和相对湿度资料,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得出最大潜在蒸散,进而得到湿润指数,分析了湿润指数的年际变化趋势、年际和年代变化特征及季节性差异,并讨论了影响地表湿润指数的气象因子,用线性回归法计算西藏地区近25年湿润指数趋势倾向率.研究表明:就近25年西藏平均而言,年地表湿润指数呈极显著的增大趋势,增幅为0.08/10年,而进入90年代后,气温持续升高,湿润指数10年为显著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15/10年,气候呈干旱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玉溪森林火险高峰期的2-4月环流形势发现,春季欧洲低压槽和南亚高压偏强,不宜于冷空气南下,玉溪持续受南亚高压的控制,是引起森林火灾高发的主要原因,影响因子有温度、空气湿度、日照、无降水日数、风等,根据相关气象要素计算玉溪森林火险环境气象指数,当森林火险气象指数越大,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6,(2)
本文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网发布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图例,进行了系统的统计,以分析我国近十年的气候灾害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对农、林、牧业,交通运输,设施建筑,人类安全,人类健康等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和危害;2)干旱灾害和强对流天气灾害是所有灾害类型中发生最频繁的灾害,寒露风是发生频率最低的灾害;3)大多数灾害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其中高温,雪灾,沙尘暴,扬沙等灾害的季节性较为明显,低温冻雨灾害的区域性最为突出,而不同区域在特定天气背景下可出现相同的气候灾害,需要引起注意,加强研究。总的来说,我国的气象灾害具有普遍性、持续性、区域性和气候性等明显特征,各地市气象部门可根据历史灾害进行分析,一是在灾害多发地、时间段进行针对性服务,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二是加强对本地罕见气候灾害成因分析,能够快速、及时、准确地对本地灾害发生做出预判,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5.
在气象观测过程中,高空气象探测是其基本业务,随着新一代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系统的应用与普及,一些常见的高空气象探测观测问题会影响高空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文章总结了一些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包括天线抖动、天线死位、复杂天气等,供业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气象条件是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长期以来,我国气象部门一直把为农业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为农村防灾减灾、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逐渐显示出一些问题,如:气象服务如何适应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新要求?如何提高农用天气预报的水平?如何将气象信息迅速传递给农民朋友等?本文将对西藏琼结县气象为"三农"服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梁玲 《今日科苑》2009,(19):77-78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春季才会引发过敏性鼻炎,其实秋季同样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极小的花粉颗粒在空气中到处飞舞,给成千上万的人们带来了烦恼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鼻塞、鼻痒、流清涕和打喷嚏就是秋季鼻炎的征兆。  相似文献   

18.
梁玲 《金秋科苑》2009,(19):77-78
很多人误以为只有春季才会引发过敏性鼻炎,其实秋季同样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极小的花粉颗粒在空气中到处飞舞,给成千上万的人们带来了烦恼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鼻塞、鼻痒、流清涕和打喷嚏就是秋季鼻炎的征兆。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山南市近40a(1981-2018)6个有人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山南市春季、夏季最长连续无雨日数和年、季变化进行建模,得出其拟合关系,并分析山南市干旱时空演变特征。探讨了山南市近40年来干旱年际变化特征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对山南市干旱成灾原因进行了分析。近40年来山南市降水量总体呈增加趋势,增加率为4.5mm/10a;山南市近40年来各农区(泽当、浪卡子、隆子)春季最长连续无雨天数呈现增多趋势,夏季各农区(泽当、浪卡子、隆子)最长连续无雨日数呈现不明显的增加趋势;山南市春季干旱空间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干旱高频中心位于沿江一线大部地区。夏季干旱具有从西北向东南减少的特征,浪卡子大部、贡嘎至桑日一带为干旱出现的高频区;出现干旱的原因有三种1.降水偏少2.绿色植被少3."拉尼娜"现象。  相似文献   

20.
1961年至2007年东北地区水分盈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与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1年-2007年东北地区124个气象站的气候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参考蒸散量,进而计算水分盈亏量,对水分盈亏量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与响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东北地区10年际全年、春季、秋季和冬季水分盈亏量以亏缺为主,夏季以盈余为主,东北地区全年、夏季、秋季和冬季水分盈亏量都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但总体上呈减少趋势,速率分别为-4.2mm/10a、-3.4mm/10a、-2.2 mm/10a、-0.7 mm/10a;春季呈弱增多趋势,其速率为7.5 mm/10a,东北地区有逐渐变干的趋势.从地域分布看,有2/3的地区呈下降趋势,1/3的地区呈上升趋势.对各气象因子与水分盈亏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水分盈亏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是降水量,其次是温度.当温度变化时,各季节水分盈亏量变化:冬季>秋季>夏季>春季;当降水量变化时,各季节水分盈亏量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由此可见,温度的变化对冬季的水分盈亏量影响最大,降水的变化对夏季水分盈亏量影响最大.受水分亏缺影响,干旱频率增加、区域扩大,粮食生产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