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的时候人们受的教育总是“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要孩子们去读好的书,好学向上,喜爱读书,并且相信读书是好事、有好处,可以成为好人或有用之才。稍稍长大以后我才听说一种反讽的说法: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可见读书也有害处,特别是方法不当,亦可误人终身。步入中年才悟出新的座右铭:读闲书、闲读书、读书闲。  相似文献   

2.
唐洁 《今传媒》2011,(9):34-35
本文通过对2003~2010年大学毕业生读书情况开展调查,分析其在阅读兴趣、读书目的、读书量、读书习惯、读书场合、购书场合、购书习惯、购书场合及消费金额等方面的表现,意欲对大学生读书、购书情况进行总结,为出版社出书、书店买书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3.
读书价值观就是人们在读书过程中,基于自身读书需求和内容而形成的,对读书的目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与理解,简单地说就是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如何读好书等问题。通过孔子的言行不难发现他一生最推重修身养性,以读书为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需求满足的人生方式,这也恰恰构成了他读书的核心价值观,也成为中国传统读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的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下学上达的读书目的,文质统一的读书选择,安贫乐道的读书精神,四结合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4.
万彬彬 《视听界》2013,(1):83-86
2012年4月,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中国新闻出版报》在“世界读书日”推出了特刊,首次对全国的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开辟读书版、读书周刊、读书栏目(节目)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仅存六档电视读书节目。即,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原《子午书简》)、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上海星尚频道《今晚我们读书》、  相似文献   

5.
王云五的一生与读书、教书、出书紧密相连,他嗜书如命,读书得法,对于读书目的、读书方法都有独到的见解。读书使得王云五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全而博的知识结构是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出版家之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读书就是交友、读书就是理解、读书就是幸福、读书就是超越的基本道理。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是热爱学习和读书的民族。中国的先贤们留下有极其丰富的读书文化遗产。读书须先立志、读书须先正心,就是中国先贤们总结并提倡的正确的读书心态。中国的先贤们提倡读书人确立高尚、大公、长远的读书志向,深谙“志不强者,智不达”的道理。中国的先贤们提倡读书人确立正心诚意的读书心态,要求读书人做到心公、心虚、心定。中国先贤们提倡的读书心态,对当今的读书人仍然具有历久弥新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是一个读书的场所,但如何读书却大有讲究。对大学生来说,读书不仅要善于学习、继承已有的知识,而且要敢于怀疑、超越既有的定论,进行创新性读书。而创新性读书则需要把握三环节:明确读书的目的,带着问题去读书;更新思维方式,敢于质疑批判;廓清概念联系,寻求逻辑矛盾,从而最终达成知识创新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了张载的读书观,论述了张载的读书之志、读书之要、读书之方,以期为读者阅读古代经典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并进一步明确了读书的目的不仅是获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完善人格.  相似文献   

10.
中外读书活动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组织群体性的读书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和发达国家的读书活动相比,我国的读书活动还存在着流于形式、活动范围比较窄、读书俱乐部发展艰难、法律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发达国家的读书活动给我们以启示:完善立法;读书活动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依靠基金协会的力量;探索适合我国民族特性的读书活动形式;明确读书活动和商业促销活动的关系。图1。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1.
晁公武是宋朝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一生与书为伴,涉猎广泛。本文通过对其读书生活、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的分析,探析其读书思想。  相似文献   

12.
真德秀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理学家,对理学的传承和复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读书、写作、授徒的过程中,真德秀坚守理学,并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思想。通过对《西山读书记》《文章正宗》《大学衍义》等真德秀的传世之作进行研究,发现他在读书次序、读书方法和读书内容等方面,传承了“北宋四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以及朱熹的阅读思想,并创新了一种牢固的读书体系。这种读书体系对于解决目前经典阅读的诸多困境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莉 《黑龙江档案》2013,(2):160-160
201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温家宝总理专程到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并提倡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推动全民族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温总理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使全民阅读的理念深入人心,使热爱读书的习惯蔚然成风,需要国家、社会团体、家庭及个人共同努力。在此,笔者主要论述图书馆在培养全面阅读习惯中的可为之处。  相似文献   

14.
项华 《视听界》2010,(1):107-108
1996年5月12目,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开播,为中国电视读书节目树立了一个标杆,一时间读书节目甚是红火。2004年,《读书时间》因收视率等原因遭到末位淘汰,各地开设的读书类节目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近年来,只有凤凰卫视的《开卷八分钟》、河北卫视的《读书》等极少数的读书节目依然在顽强地生存着。电视读书节目真的没有生存空间吗?其出路何在?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鲁迅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读书风景摄影展"于4月20日在鲁迅博物馆举行了开幕式。此次摄影展为期5天,是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营造书香社会,促进出版单位多出好书、多发好书,倡导国民热爱读书而发起的。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会长杨牧之坦言:"我们的总理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为了大力宣传世界读书日,倡导广大读者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激发公众的读书热情,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黑龙江省图书馆举办了少儿书法表演、你选我购图书购建、图书漂流等系列读者活动。  相似文献   

17.
朱原谅 《图书馆杂志》2020,(4):50-56,61
掌握古代先贤的读书方法有助于提升目前阅读推广的有效性。通过文献研究法,发现流传的朱熹读书法三个版本源自黄士毅的《朱子语类》、黎靖德的《语类大全》和张洪、齐熙编辑的辅广《朱子读书法》,其内容和编辑思想各不相同。朱熹读书法中蕴含的读书于学者至为重要、读书不在多寡而在于"精"、读书须循序渐进、读书有利于崇德、作文是读书的重要目标等思想对当前阅读推广活动实践、阅读推广人和读者的素养提升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前锋镇农家书屋于2007年建成,书屋以“读书、明理、和谐、进步”为主题,以“多读书、常读书、读好书”为内容,深入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民读书活动,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收到了较好实效。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读书活动的形式缺少创新意识、馆外社会活动贫乏、读书活动难以形成有效品牌、读书活动内容科普类内容比较欠缺,并且经费严重不足等。少儿图书馆读书活动的拓展思路和重点是培养和激发少年儿童读书的兴趣、拓展少年儿童第一课堂外的学习内涵、不断挖掘以少年儿童导读和阅读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读者服务空间,并且要拓展公益平台,注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20.
肖峰  张舟 《新闻前哨》2010,(4):37-38
目前大学生比较欠缺的是读书太少,尤其是经典的文献。这与当前社会上流行的功利主义、浮躁之风具有很大的关联。改变这种状态,需要营造读书氛围;在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强化读书意识,下大力对教学理念和传授方式进行改革;提倡讲有思想、有学术含量的课程;组织读书小组.把提倡读书与听课、读书与课内外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