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洪亮 《考试周刊》2012,(38):64-65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好的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从"教会"向"学会"到"会学"的方向发展。那么如何对初中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呢?  相似文献   

2.
王淑菊 《小学生》2013,(11):55-55
新课改,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也已经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把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列为明确的目的,教师应该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学法指导即指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使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3.
“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实际相结合的新趋势,又称为“次认知技能”的培养。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小学数学应该把指导学生学习列为教学的明确目的,教师应把它贯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设计教学应立足于学法指导,不仅要遵循教学知识的逻辑序列,而且更应注重学生认知序  相似文献   

4.
学法指导,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发展。学法指导应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但当前许多教师却过多地强调自我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自我才能的展现,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英语,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会学”英语。  相似文献   

5.
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其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依托,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支柱所在。“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发挥运作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阻碍才‘能的发挥”。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改进教法,更要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使学生既“学会”又“会学”,全面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本文就初中化学教学指导学生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化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乃是教学生学。”达尔文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在于使学生“学会”所教的知识,而是在于要教会学生“会学”,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更多的,甚至是教师不曾教过的知识。做为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把课教好,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好。学生要掌握学法,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学法。学法指导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自学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离不开教师,而另一方面则离不开阅读教学这一主要形式。换句话说,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通过大量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内容更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关键是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只有学会学习,才能适应当今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自学能力学法是指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是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学法指导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会学”知识,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习再生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高中生物会考...  相似文献   

9.
杨华 《广东教育》2002,(1):84-8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话蕴含深刻的道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把学习方法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寻找掌握符合自己实际的学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学法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呢?  相似文献   

1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话蕴含深刻的道理,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学,把学习方法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寻找掌握符合自己实际的学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学法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呢?……  相似文献   

11.
教会学生学习,是现代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实际相结合的新趋势,又称为“次认知技能”的培养。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不仅是“学到了什么”,尤其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鉴于此,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法指导。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而言,这一问题依然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重要教改课题之一。下面就如何着手学法指导谈点个人管见。一、拍导什么——确立学法相导内容教师只有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即指导什么,方能着手考虑如何进行学法指导。故首先必须坚持“内容第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以生为本",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认知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引导学生由"会学"向"学好"转变,从"学会"向"会学"发展,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断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教学生爱学和会学,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学法应在教法之中,课堂应生动活泼。教学不仅要使学生适应,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独立用科学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14.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此言道出了学会学法的重要性。学法指导是一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各国教育家的关注。其基本思想是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由教师教会知识过渡到自己学会知识,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实施的学法指导,谈几点建议与大家商榷。1、培养观察能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学生学习和科学研究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认知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同样离不开观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学生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普遍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教师的使命不是单单地教数学,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学法指导是指教师在教学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选择、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过程。学法指导的具体途径是: 一、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思维模仿和善  相似文献   

16.
学法是指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一种学习经验。学法指导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会学”知识,最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学习再生能力,进而达到使学生终生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王玮 《宁夏教育》2011,(6):52-52
课堂中,教师的导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那么,教师究竟在何处导才能效果最佳呢?1.导在学法提示处。数学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数学智慧的活动。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和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不断提高学习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启蒙阶段,更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我非常重视这一点,从学生接触数学起,我就着手指导学生逐步学会阅读数学课本,从中年级开始,我用思考题引路,提示阅读方法的重点。拟定阅读思考题时,把握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有效的学,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数学教学不仅要追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杨姬 《中学文科》2009,(14):33-33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自主的、有效的学,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中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数学教学不仅要追求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启发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要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加强学法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老师讲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学法指导。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一些教师在学法指导上存在几个误区:一、对学法指导认识片面一些教师以为学法指导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这是不够全面的。“学法”不仅是指学习方法,还包括学习观点、学习心理、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学法指导的效果不仅受到教师和学生两个个体因素的制约,还受到学习内容、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法指导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