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为杰 《学前教育》2010,(10):32-34
主题一 摇篮曲 欣赏曲目 1.《摇篮曲》舒伯特 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奥地利作曲家,一生共作有六百多首歌曲,被奉为“歌曲之王”,他是近代欧洲艺术歌曲创作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交响乐与室内乐作曲家。他的“未完成”交响曲至今盛演不衰。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音乐教材中,有三首《摇篮曲》被选用,分别是舒伯特《摇篮曲》、勃拉姆斯《摇篮曲》和中国东北民歌《摇篮曲》。  相似文献   

3.
《摇篮曲》的趣闻故事舒伯特才气横溢,行止坐卧间,无时无刻不在作曲。他常手持歌德、席勒、海涅的诗集,不断构思,一有灵感便奋笔疾书,只消几分钟就能谱写出一首千古不朽的名曲。有一次,舒伯特又冷又饿,却身无分文。他不得已走  相似文献   

4.
《摇篮曲》是一种特殊的音乐体裁,是通过音乐来表达母爱的重要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东北的《摇篮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在创作目的、结构曲式、节拍节奏以及音乐情感方面的差异,来具体阐释不同文化氛围下,中外音乐在创作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此来进一步拓展我国音乐作品创作的思路和灵感。  相似文献   

5.
“睡吧,睡吧,亲爱的宝贝……”,这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的曲作者就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舒伯特年轻时,生活非常贫穷,一天,他非常饥饿,为了得到一盘土豆泥,他在菜谱的背面仅用几分钟就写下了这首不朽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当你还是婴儿的时候,熟睡在摇篮中,妈妈一边轻推摇篮,一边轻声哼唱着优美、动听的摇篮曲;月光透过窗户,映照着你的笑脸,你就会在美妙的摇篮曲声中安静地进入梦乡,那是多么甜蜜, 多么幸福呀! 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有各自的《摇篮曲》。可是,你知道吗?十九世纪奥地利大作曲家、“歌曲大王”舒伯特,他是怎样创作出那首脍炙人口的《摇篮曲》吗?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1.演唱:《小宝宝睡着了》 2.欣赏:舒伯特《摇篮曲》 3.创作:摇篮曲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音乐活动的体验中,使学生能感悟到母亲的温情与慈爱。 2.通过演唱、欣赏,帮助学生了解摇篮曲的特点,感受摇篮曲的风格。 3.通过创作练习,加深学生对摇篮曲风格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1.歌曲:摇篮曲:2.欣赏:鳟鱼(舒柏特)。教学主题:由欣赏引入新歌教学。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是他19岁时以克劳第乌斯的诗谱写成的。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乐句都是四小节,因此结构十分规整,第一乐段的两个  相似文献   

9.
摇篮曲     
李丽君 《小学生》2007,(12):38-39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妈妈的怀抱中、在妈妈哼唱着的摇篮曲中,一天天长大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用音乐来表现的母爱!说起舒伯特的摇篮曲,还有一段小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摇篮曲是一种能使人联想到摇篮轻晃这种微小动作的歌曲体裁,本课的这首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首歌曲是在他19岁时以克劳狄乌斯的诗谱写而成。由于我本人对舒伯特是特别敬重的,对这首歌曲也是特别喜欢,学生时期,这是我学习声乐后演唱的第一首歌曲。所以,这节课我精心准备,自我认为还是一节比较成功的音乐课,这节课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优质教学的特征——德国学者迈尔教授访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迈尔(Hilbert Meyer)教授是德国奥尔登堡大学的终身教授,曾经担任奥尔登堡大学一院院长,1994年创建"学校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2000年主持"中小学校一研讨课程一高等学校"合作中的终身研究性学习项目,2001年主建"教学重建"研究生培养专业。他的研究涉及面广泛,从其博士学位论文"课程研究的演绎问题"到研究项目"课程开发与评价",再到其创建的"一般教学论"与"教学方法论",再到"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等专业方向,反映了迈尔教授的研究转向和学术志趣。他的专著《课程方法论导论》两次再版,《教学方法论》十次再版,《教学模式论》五次再版。由此可见,迈尔教授在德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舒伯特艺术歌曲《摇篮曲》具有音乐简洁、追求内在意境,歌词与音乐结合完美,歌曲旋律与钢琴伴奏相得益彰等特征。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呼吸、咬字、吐字的练习,注重音乐的表现,尽可能将歌曲情感和内在意境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3.
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笔者观摩了一位老师执教的《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他"运用大量生动的现场范奏、范唱,带领学生聆听、赏析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小夜曲》和《鳟鱼》,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七册第六课"在妈妈身边"《摇篮曲》教学目的:1.用优美的歌声准确演唱歌曲《摇篮曲》的旋律,体验摇篮曲风格特征。2.通过聆听《摇篮曲》,了解摇篮曲体裁的不同表现形式。3.通过进一步演唱赞颂妈妈的歌来突出"音乐与人"的亲密关系。教学重点:用柔美的音色表现歌曲的内容教学难点:准确感受6/8拍的律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舒伯特的《摇篮曲》,让我欢喜,让我忧……初识《摇篮曲》,是上小学的时候,一位实习的音乐教师唱给我们听的,当时我就被深深迷住了!她的声音仿佛是荡漾的春水,清澈而温暖,如瀑的长发,盈盈的眸子,浅浅的笑容……我小小的心里坚定了一个理想,要成为她一样美丽的人,像她一样唱出美妙的歌!这一梦想如今已成真,我也成为"音乐的天使"——名音乐教师。当我再教学生唱起这首温馨、静谧的歌曲时,有了更深的感受,要让孩子们同我一起,感受母亲对孩子那万千的柔情,把这安详柔美的意境伸展、伸展……每当捕捉到学生们情感被触动的信息,不禁赞叹音乐直指灵魂的神奇,我也因而收获了喜悦与幸福!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音乐课的新课导入虽然不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但却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故事导入新课。少年儿童都具有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讲与授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唱舒伯特的《摇篮曲》前,我先为学生讲一段舒伯特用曲谱换晚餐的小故事;欣赏《龟兔赛跑》前,为学生讲踏实谦虚的乌龟战胜骄傲得意的兔子的故事。学生很快就被生动的故事吸引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故事,还可以交待歌…  相似文献   

17.
弗兰茨·舒伯特是音乐史上的伟大音乐家之一,奥地利人,一生中共创作了1100多部音乐作品。他的一生贫穷潦倒,只活到了31岁。然而他留给后人的音乐财富,其价值却难以估量。至今全世界的人们仍然在传唱着他的《魔王》、《鳟鱼》、《天鹅之歌》、《小夜曲》、《野玫瑰》、《美丽的磨坊姑娘》等歌曲。他的歌曲优美抒情,把歌曲的表现力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在欧洲音乐史上,舒伯特被尊为“歌曲之王”。1797年1月31日,舒伯特诞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个清贫的教师家庭里。少年时代的舒伯特已显露出多方面的音乐才能。父亲喜欢组织家人演…  相似文献   

18.
正在西方音乐世界里,弗朗茨·舒伯特有着"艺术歌曲之王"的美誉,他写出了著名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冬之旅》取材于与舒伯特同时代的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缪勒的诗集。当时,缪勒的长诗强烈地震撼了作曲家的心灵,舒伯特为此倾力写下24首歌曲,并成为声乐套曲的巅峰之作。作品中,舒伯特成功塑造了缪勒诗中那个寂寞、孤独、对现实不满、追求渺茫理想王国又终不可得的苦闷人物形象。他离开熟悉的城市和那已嫁给财主的负心恋人,一个人走在冬日旷野上,望着朔风中的风信旗和冰封河面,听着风雪声和邮车丁零声,避开林中恶狗和不祥乌鸦……  相似文献   

19.
听记训练     
年级职业高中(专修音乐) 教学目的通过对听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直接从音乐中听记出不同音符、节奏与旋律,逐步认识听记的基本常识。提高音乐技能技巧。教学难点怎样听记C调旋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播放舒伯特的《摇篮曲》。 1、教师对此曲作简单说明,以引  相似文献   

20.
费朗兹、赛尔夫、彼德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以大量的艺术歌曲著称于世,享有“艺术歌曲之王”的称号。但是,舒伯特生前却是一位只能用美妙的艺术来安慰自己的生活窘困、穷愁潦倒的音乐家。他一生写了大量音乐作品,在他死后才被人重视。在他生前写的很多艺术歌曲中,有一部分就表达了他对自己艰辛艺术生活的感慨。 一八二七年,舒伯特用德国诗人缪勒同名诗谱写了著名的声乐套曲《冬之旅》,是舒伯特去世前一年的作品,也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代表作之一。可以说缪勒的长诗引起了音乐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