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般说来,任何物质,在温度、压强等发生变化时,都会呈现不同的物态,研究物态变化对于深入了解物质的结构及性质,对于研制新材料及新物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其性质也随之变化。同理,学生预学之后,课堂的结构发生变化,课堂的性质也会变化。学生预学之后是有准备地走进课堂,他们思考问题的起点不同,思维的角度和深度也不同。重建课堂结构是提升课堂效率的需要,"学导课堂"是优化课堂结构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随着变化发生的各种现象.我们所学的化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我们的生活时刻都离不开化学.  相似文献   

4.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随着变化发生的各种现象.我们所学的化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我们的生活时刻都离不开化学.  相似文献   

5.
1.物质的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倪凤然 《考试周刊》2009,(27):216-216
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这些物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巨大的岩石逐渐风化,变成泥土和沙砾;由于地壳运动而埋没在地下深处的远古代树变成了煤;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等等。化学就是一门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它研究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随着变化发生的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7.
一.掌握知识要点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了其他物质判断依据看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伴随的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大小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本质区别宏观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微观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但构成分子的原子不变,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实例石蜡熔化、水结…  相似文献   

8.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而《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一节是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系统地认识具体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开端。学习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制取.不仅从宏观上揭示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而且为进一步理解物质的运动和变化,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提供了事实材料,从而使学生把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和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9.
所谓属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它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是一个恒量,根据属性是无法鉴别物质种类的,例如质量、惯性等,所谓特性是指物体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性质,当特定条件发生变化时,这种性质也发生改变,如密度、电阻宰、比热容、熔点等,根据特性可以鉴别物质种类。  相似文献   

10.
张友金 《物理教师》2004,25(2):8-18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当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发生变化时,其密度也会随着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有些物质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其密度的变化量很小,故往往会被忽略不计.而某些特定物质(如气体和少量的液体),其密度受外界的影响却往往不能被忽略,如下面所列举的两例.  相似文献   

11.
【课标解读】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能初步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并能辨别"变化"和"性质"的不同.2.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认识化学反应获取能量的重要性.【典题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婕 《山东教育》2006,(5):35-36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更高是是理解性质,变化本质的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次上科学、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成为连接宏观与微观的中介。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物质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随着变化发生的各种现象。而且,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改进实验考试方法,促进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学、思维、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验问题等多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常见的物质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解答物态变化问题要抓住以下要点:一是明确发生物态变化的物质是什么;二是发生变化前物质是什么状态;三是变化之后物质是什么状态;四是发生物态变化时伴随着怎样的吸热或放热过程.分析时还要注意有些物态变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  相似文献   

15.
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6.
黄婕 《山东教育》2005,(3):48-49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变化上,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知识则是理解性质、把握变化本质的基础与依据,而化学符号则从微观层次简明地表达了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成为连接宏观和微观的中介和桥梁。这样,在化学学习中,学习者心理上就形成了对物质所特有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一、复习目标⒈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⒉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⒊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运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5.知道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关系和区别.二、复习要点(一)物质的性质⒈物理性质.⑴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⑵表现: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  相似文献   

18.
刘明 《中学理科》2003,(2):13-18,93
3.对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现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这两组概念不要混淆,如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变化;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是现象;生成的氧化镁是产物;镁能在空气中燃烧是性质;镁可做照明弹是用途。  相似文献   

19.
化学认识思路是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特征及规律进行认识的程序、路径或框架。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对柠檬酸性质和组成的探究,巩固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视角研究物质性质的认识思路、利用物质性质和化学反应研究物质组成的认识思路,发展其认识思路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要求1了解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缓慢氧化和自燃;溶液的导电性;pH和酸碱指示剂.2理解和应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燃烧和燃烧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二、知识结构和主要内容提示1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定义:物质不需要发生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和挥发性等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在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几种重要化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