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环境和文化设计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建筑的创作除了必须满足功能、技术、经济等要求外,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十分重视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的构思。现代图书馆建筑应强化建筑环境和建筑文化的设计观念,以使建筑物满足人性化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2.
合肥市阔源公馆综合搂设计,强调建筑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设计吸取徽州传统民居的典型符号,结合院落空间的运用,采用现代的设计手法,赋予建筑地域文化内涵,探索一种具有安徽地方特色的新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3.
张瑶 《出版参考》2005,(3S):23-23
春节期间,沈阳市图书市场异常火爆,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沈城人的节日习惯。过节时到书店接受文化熏陶,已成为沈阳市民的一种时尚。  相似文献   

4.
兰瑞钰 《今传媒》2022,30(1):104-107
近年来,我国兴起了许多历史建筑保护与改造运动,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在当地政府的政策下被有效保护起来并更新利用,其中一些优秀的历史建筑在被良好保存的前提下,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与功能,成为了文化艺术作品的展示场所。而展览展示作为人们活动性频繁的公共空间,能为原先较为封闭的历史建筑建立与城市紧密良好的互动关系。当代文化展览在历史建筑中举办,一方面可利用历史建筑场所的特殊性增强展览的视觉效果和主题概念的阐述;另一方面文化展览为历史建筑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历史建筑的更新活化和文脉延续,两者从而达到了和谐的互文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思文 《新闻世界》2013,(7):309-310
【摘要】城市建筑尤其是历史建筑记录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城市改造与扩容,不应以牺牲历史建筑为代价,而应高度重视与保护历史建筑。在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妥善学习西方文化,中国文化才能“走出去”,与各种文化比肩、平等交流并长久立于荣耀之地。  相似文献   

6.
新图书馆建筑雕塑与现代图书馆文化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图书馆建筑雕塑是伴随着新图书馆建筑时代诞生的必然产物,它代表了一种现代的图书馆文化理念,具有强烈的民族地域特点和时代特征,新图书馆建筑雕塑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理性融合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天一阁藏书文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藏书文化的概念,阐述了天一阁藏书管理活动文化积淀、天一阁藏书内容文化积淀、天一阁建筑文化、范家文化心理积淀、天一阁藏书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建筑是一种传播媒介,同样也是信息的载体,作用于传播者和受传者,传播内容即是建筑所承载的所有信息。随着现在社会城市的变革和发展,地标性建筑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地标性建筑背后所传达的文化内涵更能反映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传承。本文通过文化传播的视角,用传播学的方法,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受传者四个要素来分析哈利法塔,通过论证哈利法塔的建筑理念与其所传播的文化内涵,为现代地标性建筑的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与形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数字化生存时代图书馆建筑的文化特征,从图书馆建筑的艺术造型、形象和环境设计探讨了图书馆建筑的文化气息、地方特色、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沈阳市图书馆以人为本、创新服务,参与沈阳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的一些具体实践和做法,提出了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创新服务的有关设想.  相似文献   

11.
古代徽派建筑中的装饰雕刻起到点缀美化建筑构件、烘托建筑文化气氛的作用,是徽派建筑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在现代建筑中,随着装饰艺术的发展,传统的装饰雕刻成为表达建筑文化的主体,并在现代建筑环境中与多种表现手法相融合,成为艺术的作品。该文通过现代徽派建筑装饰雕刻的成功案例,对徽雕的工艺内涵,文化意义以及其传承发展分别进行了分析、挖掘以及诠释。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建筑的设计思想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朱永忠  朱敏 《河北科技图苑》2006,19(6):23-26,11
建筑是营造空间的艺术,是文化传承的载体.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标志、人文精神的载体,应追求强烈浓厚的文化韵味、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和人性化的空间艺术,贯彻经济、适用、美观的设计理念,搞好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充分应用现代化设备与设施,体现出功能与文化的奇妙交融,成为校园景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3.
屈兰梅 《大观周刊》2012,(10):85-85
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不承认建筑的艺术性,而过分夸大它的功能性,实质上是掩盖了它的完整性。然而,承认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仍然没有度盖建筑性质的全部,建筑的文化性是建筑更深层的属性,即建筑的灵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在落铸民族或地城性格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筑都是本国家和民族传统的优秀代表和组成部分。先秦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萌芽和雏形。本文主要阐述了先秦建筑中的建筑文化现象,并从建造观、审美观和和谐观等方面分析建筑文化的发展及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5.
<正>继2013年6月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制定了《沈阳市历史建筑认定办法》后,2013年12月26日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文化厅联合印发了《辽宁省历史建筑认定办法》。《办法》的出台旨在进一步加强对我省历史建筑的保护,规范历史建筑的管理,并提出城建档案主管部门应负责提供历史建筑的建设档案资料管理。作为集中统一保管城市建设档案的主要部门——城市建设档案馆必然是责无旁  相似文献   

16.
中西图书馆建筑文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比较东西方古代各具风格的图书馆建筑文化,分析近现代图书馆建筑文化发展中的西学东渐,探讨了中西方图书馆建筑文化经历的不同却又充满关联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辉煌的建筑成就.本文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的背景和韵意、表现特征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档案馆文化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琳  宗文萍 《北京档案》2003,(11):30-31
一、档案馆文化框架结构解析 1、档案馆文化体系及其文化要素档案馆文化的物质文化层要素,包括档案实体(含馆藏档案和档案载体)、馆舍建筑、档案馆环境、设备等,这些是档案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杨红玉 《兰台世界》2010,(12):59-60
中国古代建筑,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辉煌的建筑成就。本文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的背景和韵意、表现特征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姚芳 《档案天地》2008,(5):55-57
文化是和人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发展史.人类在继承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为子孙后代提供丰厚的文化源泉,从而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为满足自己欲求和需要所创造的建筑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建档案恰似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