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形状与结构》单元有一个教学活动:学生建构了圆顶形的概念后,首先让学生对剖开的乒乓球看一看、捏一捏,了解乒乓球的厚薄与软硬,接着通过小组活动认识到三个乒乓球壳扣在桌面上有着较大的承载能力(见图1—1),让学生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  相似文献   

2.
<正>一、用鸡蛋壳代替乒乓球做圆顶形物体承重的实验做圆顶形物体承重的实验,教材中用的是乒乓球,但我认为乒乓球太过结实,能够承受重压也在情理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改用鸡蛋壳来做这个实验。课前教师收集一些已打开成两半的鸡蛋壳,将蛋壳的边缘修剪整齐,并把高度差不多的三个蛋壳调整为一组,坏的或无法搭配的蛋壳留作观察用。实验时,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感受鸡蛋壳的薄、脆、易碎的特点,接着再用调整好高度的三个蛋壳做承重实验,看到三个蛋壳居然能够承受多本书的重压,前后产生的巨大反差让学生惊讶不已,真真切切地领教了圆顶形结构的承重本领。  相似文献   

3.
兰本达说:“材料对帮助孩子们观察世界,对发展孩子们的关于方法的概念,对发展孩子们所发现的事实间互相关联的概念,都很重要。”探究材料是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操作对象,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对探究材料的操作和思考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中的大部分都配有概念建构的材料模板,一线教师几乎无需动脑只需辛勤准备就行。但有些教学内容是无法准备探究材料的,只有采取资料分析、视频播放等方法,通过接受式发现学习法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找拱形》一课中没有那么幸运,学生不依不饶地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完成概念建构,在学生的“强迫”下,在学生智慧火花的碰撞下,还真找到了该课的探究材料。一、基于预设—计划中的“按部就班” [案例现场]哇13个乒乓球有这么大的承受力呀!老师,我们把4个凳子都放上去了,乒乓球还没有趴呢……老师,我要站上去……太神了!太不可置信了!……这是教科版小学科学第六册(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第四课《找拱形》的教学环节,当学生了解乒乓球的厚薄软硬后,猜测3个乒乓球可以承受20或40本书甚至100本书时,已经不敢再想了。当学生用凳子作支撑面,叠加全部的课本、作业本乃至自己的座凳时,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让人震惊的实验场景建构了圆顶形的第一个特点—圆顶形有承载压力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终生体育角度探讨高校乒乓球公体课教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普通高校乒乓球公体课教学中,应精讲理论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精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进行乒乓球活动的能力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乒乓球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养成把乒乓球运动作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乒乓球运动的锻炼的价值,让乒乓球运动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今日教育》2011,(11):22-23
1.张勇国在教学乒乓球上有着独到的方法,在抓好扎实基本功的同时,更注重心理素质训练和赛场作风训练。张勇国说:“教学生乒乓球并不是一件单纯的事情,不能仅仅教乒乓球,还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有进步,所以在教球时我往往还会教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让他们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临近毕业,繁重的课业和升学的压力让学生们感到身心俱疲。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如何承受压力、适时放松自己和化压力为动力,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教师用故事开路:教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问:"这杯水有多重?"有的学生说20克,还有的说50克。  相似文献   

7.
高建信 《陕西教育》2013,(11):43-44
近几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增强,导致人们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处理青春期的职业中专学生更是如此,他们一方面承受着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承受着就业竞争的压力。有些学生还要承受经济、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他们还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断乳期”。心理问题不断产生,心理健康水平逐步下降.不仅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而且还阻碍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给职业学校学生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8.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中考中失利,多数人是迫于无奈才上职业学校的。由于他们既要承受社会的压力又要承受家庭的压力,所以产生自卑心理。并且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其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显著。因此,必须从关心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出发,对其进行切实有效果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学生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心理特点,结果就出现了“心理贫困”问题。虽然国家和学校加大了对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但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物质扶持,更需要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10.
幸福课堂是学生放飞梦想的起点。在幸福课堂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得益彰;在幸福课堂中,教师教得激情飞扬,学生学得热火朝天。高中生承受着高考带来的无形压力,因此,教师更应该让高中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愉悦感,以此来化解高考为他们带来的压力,让他们享受学习之乐趣。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浅显论述一些高中语文幸福课堂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高中进行乒乓球教学,不仅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能减轻繁重的课业压力。在乒乓球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国球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乒乓球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国外教育     
芬兰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压力大孩子学业差芬兰研究发现,父母如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会影响孩子学业。芬兰科学院学习和激励研究卓越中心调查了515名15岁的九年级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结果发现,父母如果在工作中承受较大压力,导致体力透支、精神倦怠,他们的子女大多在  相似文献   

1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承受较大家庭经济压力的前提下很可能逐渐发展为同时承受经济、心理及学习的三重压力,最终成为人们常说的"三困生"。这些压力不但制约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校园稳定、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辅导员应该对这部分特殊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作出正确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减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球壳胀还是球内的气体胀 我在教《气体热胀冷缩》时,采用了不同的教法,取得了不同效果。 第一节课时,我将一个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过了一会儿,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都回答:“乒乓球鼓起来了。”接着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很多学生认为乒乓球壳受热后鼓起来了,有少部分人还在偷偷地举手,我点了一位同学回答:“是球内的气体受热后使球壳鼓起来了。”这时我马上肯定:“对!这个同学说得很好,确实是球内的气体受热膨胀,使外壳鼓  相似文献   

15.
聋哑学生是人类生活的不幸者,他们的面前有着难以跨越的障碍,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和困苦。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他们如何在竞争中争得生活的权利,如何摆脱家人独立生活,成为特殊教学的主要重任。学习计算机,能让竞争力弱的他们在未来从事简单的诸如文字工作,从而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但如何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进行计算机教学,却需要日积月累的总结和摸索。  相似文献   

16.
正方:有这样一句话:吃苦是一种资。现在的中学生太娇惯了,吃不一点苦,受不了一点压力,偶尔上一点挫折,就容易走极端。有说他们承受的压力太大,其实是有受过压力。正如温室里娇艳的朵,处在父母和教师的呵护之,经不住一点风霜。任何一个人早都要独自面对现实,谁能保证们面对现实时不受任何挫折?而能承受挫折的人也就不可能算是个真正的人才。因而,在他们还学生时,理所当然地应该学会承一些压力。学生学生,就是学会活、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存,就要学会承受压力。———安徽范德洲一个人要树立起自己的人生理和目标,就必然要承担起相应的力…  相似文献   

17.
串词小作文的形式虽小,但却"五脏"俱全。开展串词小作文训练,学生承受的压力小,这让他们有兴趣写作;教师可进行针对性批阅、讲评。串词小作文训练能给师生施展拳脚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8.
学生参加乒乓球锻炼,不仅可以让他们增加一项技能,而且还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健体魄、养德养智、丰富生活,且适宜终身运动。大中城市的家长花钱给孩子报乒乓球特长班,目的不在奥运会冠军而是为了锻炼孩子。乓球训练是辛苦的,更是枯燥的。如何使训练更有成效?如何使训练变成学生喜欢的活动,并且能给学生带来快乐?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它具有很强的竞技性、趣味性、知识性和观赏性。乒乓球作为我校的特色项目,但还没有完全带动学生参与这项运动,我遵循学校领导意见,以点带面,推动学校乒乓球运动的发展,通过开展师生乒乓球运动,以球兴校,激发学校活力。  相似文献   

19.
高中生面临学习、高考、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发展等种种挑战,他们的心理健康普遍被关注。通过调查发现高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低。学习压力、自身压力、教师压力和同学朋友压力是高中生4种最主要的压力源。心理健康良好的学生能承受更多压力,他们喜欢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压力。所以缓解高中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应对压力的技能,是目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信念的重量     
信念有时候也是有重量的,而且大得让人无法想像。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多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最后,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瓜皮才产生破裂。实验人员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分的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