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声音是学术语篇的基本特征,是作者在学术界实现身份认可、交流的重要渠道.文章以Hyland的"voice"互动模型为基础,以学术语篇中声音构建的语言手段为切入点,分析了学术语篇中作者的声音和读者的声音内在的关系及功能.研究发现:作者的声音与读者的声音在语篇层面存在互动并相互制约,且以作者的声音为主导,进而形成学术语篇的论点.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和<论辩篇>中提出了关于"偏好"的理论.本文从现代偏好逻辑的观点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偏好理论,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强偏好"和"无差别偏好"等概念,提出了"强偏好的完全性"、"强偏好的不对称性"、"强偏好的换质位"以及"强偏好的合取扩展"等等原理.作者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对现代偏好逻辑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3.
"词块"是商务英语的基本语言单位,体现了语篇内的高度连贯性和篇际连贯性.本文试图从"词块"的维度探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中语篇的连贯性,以期提高学生信函写作水平和语篇意识.  相似文献   

4.
"文眼"就是文章中最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在诗歌中,"文眼"就是"诗眼"."诗眼"是诗歌的主旨所在,是诗中最精采的词句.正如清朝的刘熙载在《艺概》里所说的."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相似文献   

5.
<风骨>篇是刘勰<文心雕龙>中历来被重视的一篇,但"风骨"的确切涵义是什么学术界却一直争论不休,没有达成共识.笔者对前人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上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能割裂;而是应该遵守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情境的"五不离"原则.  相似文献   

7.
<葡萄沟>是一篇低年级阅读课文,也是一篇老课文.针对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我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词语教学这根"纬线",采用多种策略解词、习词,落实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同时,以解读中心句为"经线",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感悟、积累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卷始终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阅读理解占全卷分值的1/3左右,阅读理解题的设计侧重深层理解,侧重考查考生根据语境所提供的提示进行语篇分析和综合利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材料多样化,这就对阅读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要求考生具备快速思维能力.本文提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运用"三阶段"教学法.  相似文献   

9.
备课,首先要研读教材.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个来回","导游"自己还不熟悉路,那怎么行?教了十多年的书,细细想来,每每研读一篇教材,我大抵都要经历这样一个"三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学界关于<文心雕龙·辨骚>篇有"非文学与纯文学"之辨、"正与奇"之辨、"常与变"之辨、"事义与抒情"之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辨等观点.根据<文心雕龙·辨骚>篇若干诗学命题的正反离合关系及其诗学观念,其中还暗含着寓言诗学与感物诗学两种诗学范式之辨.前者导源于汉代以<毛诗><郑笺>的"比兴美刺"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是对<楚辞>中大量存在的神话寓言、历史寓言、咏物寓言和艳情寓言的诗学总结,其特征是感性形象与抽象寓意的分离;后者根植于汉末魏晋以降直至刘勰当世蔚为大观的以"缘情感物"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反映的是<楚辞>中已经出现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景物形象与情感意义的统一.这两种诗学范式贯穿于整个<文心雕龙>,而<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中这两种诗学范式转换的"枢纽".  相似文献   

11.
语篇分析涉及语篇的衔接和连贯,本文从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进一步分析了"Awakening"这篇文章的语篇特征.以及作者是如何通过衔接手段达到语篇的连贯并向读者传递信息的.  相似文献   

12.
一篇课文是一个包含诸多因素的复合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确定课文教学内容或者说在确定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教什么"的时候往往感到很茫然,要么什么都教,要么任意为之,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究其实质,这是受传统教学论"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理论影响的结果.教师在确定课文"教什么"的时候"目中无人",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更没有根据学生学习课文的规律来展开课文教学内容的设计.因此,要解决确定课文"教什么"的问题,必须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说"他盗"     
<鸿门宴>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篇传统而经典的课文."课改"前是保留篇目,"课改"后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仍选用了这篇课文.该文中有这样的话: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相似文献   

14.
演讲语篇具有其他语篇不具备的特征:独特的现实性、艺术性和鼓励性.美国就职演说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演说词不仅具有磅礴激昂的气势,而且常常令人热血沸腾并为之感动.Halliday的功能语法提出了人际功能理论.本文对1961年约翰·F·肯尼迪的经典"就职演说"进行语篇分析,这个理论有助于探讨该演说振奋人心、团结民心的缘由.  相似文献   

15.
素面朝"生"     
记得那次在上杨绛先生所写的<老王>这篇散文时,我先让学生在默读中找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的善良,哪些地方写出了老王的善良.  相似文献   

16.
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篇教学"中要注意"先博后精"、以学生为主体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 写这篇小文源于前几天偶读<祝你幸福>杂志(2004年第四期)中一篇家教文章,现摘录其中的部分内容来解释"替鸡破壳"之意-- 母鸡孵小鸡整整21天了."妈妈,快来看!"一大早就蹲在鸡房前看出小鸡的9岁儿子兴奋的喊.原来,已经有10多只毛茸茸的小鸡仔抖动着小翅膀从蛋壳中爬出来.望着一只还未破壳的鸡蛋,急躁的儿子忙帮着小鸡戳破蛋壳,小鸡果然轻松的爬出来.  相似文献   

18.
以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为例,通过"篇本类"联读,引导学生展开整本书的自主阅读.首先,找到"篇""本"之间的联结点,实现有起点的阅读;其次,借助项目学习单、阅读任务链、阅读策略群,由"篇"链"本",开展有深度的阅读;最后,通过发现规律、追踪形象、对比阅读的方式,以"本"触"类",进行有广度的阅读.这一整体化的思维范式,将为整本书阅读寻到新的打开方式.  相似文献   

19.
郭超 《现代语文》2006,(12):78-79
继"无厘头"之后,"恶搞"成为当今社会中最有冲击力的流行语.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搞文化",慢慢渗透到大众生活中.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也将"恶搞"这一流行元素及时地吸收进去,让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眼前一亮会心一笑.这种"恶搞短信"能在"拇指一族"中流传,除了词语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外,还在于短信语篇中前后语境的超常规搭配.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开篇的"前言"部分,对语文学科性质作了这样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既说明了语文的交际功能,也展示了语文的文化功能;篇中"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部分又进一步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等等;篇末又以长长的70首古诗文(1~6年级)背诵推荐篇目作为"底线",更是让"文化"的气息荡气回肠,充满整个《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