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高娟 《海外英语》2014,(15):17-18,28
语言系统中到处存在着对立现象,这种对立呈现出一种不对称的关系,语言标记性就是指这种对立的不对称关系。该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来阐释二语习得中的语言标记性现象,并进一步指出如何有效地避免二语习得中的负迁移,为二语习得者和教师提供二语习得和教学方面可供参考的意见和观点。  相似文献   

2.
语言中有很多“不对称现象”,“数词+度量衡量词+形容词”结构就是其一.用标记理论可以解释这种不对称现象:无标记项可以指称整个量级上的各个量;还可以不包含“比较”的内蕴.同时标记现象的产生又能从认知方面找到原因:认知突出性、范畴内部的不对称和认知过程中的“经济心理”.  相似文献   

3.
原形范畴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即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通过原型去认识事物,并且根据原型划分出事物的范畴,这也同样适用于初学者学习目标语的过程。初学者在习得二语时会把一些语言形式归为一个范畴,并且在这个范畴中,会受原型形式的影响去理解范畴中的非中心成员,即初学者会很容易学会无标记性的语言形式,而很难习得有标记性的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宽""窄"在义项、词法和句法上都是对称与不对称并存,空间义的差异使二者隐喻的目标域呈现不完全对称。在描述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利用标记模式从询问域的角度区分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利用关联标记模式分析有无标记的组配,并对"宽""窄"标记模式的形成原因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5.
张丽影 《考试周刊》2010,(15):107-108
一词多义指的是词的各个义项之间有着某种联系.本文从原型范畴理论的角度解释了多义词语义的标记现象.发现多义词各个义项标记成分是不平等的。从分析结果中发现.原型范畴理论解释多义词标记现象对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范畴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认知范畴观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有层次性和标记性的特点。层次性即范畴由三个层次组成:上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和下位范畴;标记性即范畴内结构的不对称性。文章试图从原型范畴的这两个显著特点入手,来探讨一下原型范畴理论在英语写作中的体现,以及词汇表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范畴观的优点,它所体现的原型效应为基本层次范畴和多义范畴研究提供了理据.本文拟就原型范畴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概括,探讨原型范畴理论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意义以及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时与共时角度考察"大小类"反义词"有/无标记项"与同一语素构词语义的不对称现象。"有/无标记项+同一语素"的语义不对称主要表现在:构词时语义的不对称和构词后语义发展的不对称两方面。  相似文献   

9.
"有+所+X"与"无+所+X"是一对肯定与否定范畴,从逻辑上讲,肯定和否定是对称的,但是自然语言的肯定和否定是不对称的。"有+所+X"与"无+所+X"在使用频率、分布、"V"的音节数目和标记性程度上存在着不对称,本文从共时平面对"有+所+X"与"无+所+X"的不对称作出了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10.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标记性的语言知识和非标记性的语言结构的习得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无标记性的知识要比标记性的知识更容易被学习者掌握.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视角,分析论证原型范畴对标记性/无标记性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在教学实践中优先讲授无标记结构或结构的无标记意义,然后再过渡到有标记结构或结构中标记性较强的意义.这种先后次序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和习惯,从而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结构及其意义的有效掌握.  相似文献   

11.
标准分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或标准百分的方法的介绍,说明了标准分数在运动选项,特别是在教学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洪波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3):99-102,113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市场上相关产品的质量、性能、用途和价格等方面信息的基础之上。本文在分析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消费行为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消费者行为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学生评教若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对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问题,被评估者心存疑虑。通过计算个别项目“教师严格要求”和教师总体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学习成绩和教师得分的相关性、评教量表的可靠性程度等,对我校近几年来的评教结果进行分析,并反思评教实际操作中的偏差问题,以改变评教结构效度来提高评教效力。  相似文献   

14.
网络考试打破了传统的考试模式,考试机构可以自主地在网络上命题、组卷、评分及难度控制和卷面分析等考试环节,本文依照上述环节进行了详细的初期规划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术论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英汉用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学术论文标题中标点的使用有异也有同。顿号、书名号仅用于汉语学术论文标题;分号、省略号只在英语学术论文标题中出现;破折号、冒号、问号、引号、逗号、感叹号、斜线,英汉标题中都用,但使用频率不同。英汉学术论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不对应是由两种语言标点类别不同造成的,同类标点使用频率不同,则是由英汉标题类型不同和英汉学者对标题选择使用的习惯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In French science literature, the term dissymmetry appeared as early as in 1820, before Louis Pasteur. Pasteur, a French scientist, in his lecture ??Recherches sur la Dissymétrie Moléculaire des Produits Organiques Naturels?? in 1860 used the term dissymmetric which was translated in English as asymmetric. A methodical study of his work reveals that the choice of the word dissymmetry is ideal even in the context of present-day science. Strictly speaking, there should be no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terms dissymmetry and asymmetry.  相似文献   

17.
在工程结算审计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建设单位的利益屡遭损害.本文就工程结算审计中的信息不对称进行了理论分析、影响分析,并对建设单位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工程结算审计中趋利避害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标记理论从音位学向其他领域的扩展产生并推广了的标记理论。其代表人物Lyons认定词项标记成立的基本条件有两点:词项之间必须存在差异;词项之间必须成对立关系。但是,在区分标记现象与非标记现象时,还应该对两个基本条件作如下的限定:相对立的词项处于同一范畴中;相对立的词项处于同一语境中;相对立的词项在形式上能互相区别。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国策,但高职教育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是制约发展的瓶颈,只有消除信息不对称,才能使高职教育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标号"本身的作用意义上探讨了它与"点号"的配合使用问题。认为9种"标号"可细分为3类:一是没有停顿意义的标号;二是具有停顿意义的标号;三是介于停顿或不停顿之间的标号。指出第一类标号前后应正常使用点号,第二类标号前后不使用点号,第三类标号处应分具体情况正确使用点号,并给出了一些实用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