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看,还真没用。2011年,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是画作《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大展。年初,我去了浙江小城富阳。那里的人们,人人都在为出自此地的《富春山居图》而骄傲自豪。仔细一聊,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时间完成  相似文献   

2.
年初,我去了浙江小城富阳。那里的人们,人人都在为出自此地的《富春山居图》而骄傲自豪。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时间完成的。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们也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然而几百年过去,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当年那无用的老人,用清静的心和一支又一支磨秃的画笔留下的画作却显赫起来,终成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伟大的记忆,并越来越为这座小城带来资金、带来财富、带来关注。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  相似文献   

3.
赵其坤 《上海教育》2013,(25):76-77
前段时间上映的电影《富春山居图》,引发网友们争先恐后的吐槽,恶评一片。这部影片围绕国宝级的山水画《富春山居图》讲述了一个离奇故事,用美女、香车、美景填满观众对奢华生活的想象。在对影片评头论足之余,可曾有人好奇过国宝《富春山居图》到底是一幅怎样的传世名画呢?  相似文献   

4.
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看,还真没用。 2011年,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是画作《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大展。  相似文献   

5.
富春山居图     
<正>《富春山居图》始作于元至正七年(1347),至正十年(1350)完成,长639.9厘米,高33厘米,是大画家黄公望82岁时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是黄公望的代表作。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用时六七年才画成,是黄公望最花心血的作品。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图》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每日茶饭不思,观赏临摹。临死前,他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亏得吴洪裕的侄子从火中把它抢  相似文献   

6.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在画作传播过程中,艺术家们以自己深厚的学养赋予了它更深刻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艺术传播凭借其对时空的特殊表达方式来满足着受众的精神需求。《富春山居图》的成功传播,对于包括绘画作品在内的传统优秀艺术品进行大众化的传播和推介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学随笔》2010,(10):F0004-F0004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是黄公望为无用师和尚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8.
元朝黄公望的画作《富春山居图》,曾经遭火烧毁裂成两段.目前分藏台北故宫和大陆杭州博物馆。今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后的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特别用来引喻两岸关系,期盼两画合一。  相似文献   

9.
张勇 《课外阅读》2013,(15):43-45
<正>最近,电影《富春山居图》在各大影院上映,故事讲述的是:中国元代名画《富春山居图》合璧展在即,国际黑市开出天价,日本黑帮、英伦大盗闻风而动;身陷不白之冤的国际特工肖锦汉为证清白重出江湖,暗中执行"天机"计划;临危受命的中国人保高管林雨嫣,护宝之行一波三折,困于多方势力漩涡……生死对决与恩怨情仇,都随《富春山居图》的安然归国,迎来命定结局。其实电影故事远比不上《富  相似文献   

10.
1970年代,饶宗颐首次公布并解读了香港所藏沈颢顺治十五年《富春山居图》再临本原跋,及其由顺治八年初临本过录的宜兴吴洪裕族人题跋.《愚谷文存续编》《宜荆吴氏族谱》等重要文献为进一步考释吴氏题跋的流传过程,及吴骞所起的重要作用、吴洪裕族人的生平及相互关系,沈颢宜兴之行的陪同人员如蒋泽碞、吴石雪、吴贰公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证据,可补正饶氏成果之不足.顺治十五年再临本原跋及宜兴吴氏题跋,是佐证、还原顺治七年宜兴吴洪裕火殉《富春山居图》这一事件的关键证据,同时对该画的残卷辨伪、原貌复原等问题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省常熟中学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这一中心,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校本课程建设。数年来,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虞山文化开设了多门校本课程,其中包括笔者开设的"常熟书画欣赏"。本文以其中的一节"《富春山居图》鉴赏课"为例,谈谈虞山文化校本课程的有效性教学。一、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元代画家黄公望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他的画风影响了明清六百年的绘画发展走向,《富春山居图》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誉为"画中兰亭"。作为一名从常熟走出  相似文献   

12.
周黎明 《当代学生》2013,(18):20-21
《小时代》跟它那同月面世的前辈《富春山居图》有着极为相似的套路,即对于财富和美色进行毫无品位的想象及不遗余力的堆砌;但《富春山居图》的渲染进入了坎普的境界(尽管那是无意识的),而《小时代》却把虚假伪装作单纯,故连吐槽的乐趣都无法提供。《小时代》讲述四个高中升大学的女生的故事。这类少女怀春的偶像剧多半没什么深度,但通常会有一些小趣味。比如好莱坞的《暮光之城》。与之相比,电影《小时代》的四根故事线支离破碎,毫无张力,仅有不间断的帅哥摆pose和女孩装花痴的细节,根本串不成一根有机的线,更别说四根相互呼应的线。四人交心程度及考验手段连琼瑶戏都不如。  相似文献   

13.
《读写月报》2024,(7):4-7
<正>【阅读导引】中国山水画强调寓意,画家往往寓情于画、以画言志、以画抒情。谈及我国古代传统山水画,就不得不提及《富春山居图》。《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于1350年创作的纸本水墨画,此画以横幅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峰峦坡石随势起伏,山涧深处清泉飞泻。群山环抱中,茅屋村舍参差其间,渔舟小桥错落有致,真可谓人随景迁、景随人移。此画集中体现了作者勾勒、皴擦、点染的高超技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相似文献   

14.
一、做好欣赏作品的分类 中学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梦娜丽莎》、拉裴尔的《西斯庭圣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还有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已经走过一半,暑期档的硝烟已一触即发。这个6月,国产片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刘德华在月初为观众带来了《富春山居图》——他的第150部作品,之后还有《小时代》粉丝期盼已久的同名改编电影,也是郭敬明的"触电处女作"。而李连杰的《不二神探》又给我们制造了冒险之中的许多笑料。  相似文献   

16.
一、做好欣赏作品的分类中学美术教材的作品欣赏大致可归纳为四类:(一)古今中外名作的欣赏如达·芬奇的《梦娜丽莎》、拉裴尔的《西斯庭圣母》、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还有徐悲鸿的《愚公移山》、蒋兆和的《流民图》等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艺术水平很高,是欣赏教学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7.
黄公望作为文人画发展主线的枢纽人物,这种态势是晚明董其昌为确立其"南北宗论"学说和"文人之画"的需要而形成的。《富春山居图》有诗般的境界与神韵,以隐逸为主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一、教学分析本课的设计基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程式与意蕴——中国传统绘画》这一主题,立足中国山水画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巅峰之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1"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2012年4月12日下午,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台湾青鸟新媒体艺术总监林俊廷作了题为"新媒体艺术与博物馆展示"讲座。林老师在讲述中以"实拟虚境于博物馆中的应用"作为重点,以"2011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为例加以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20.
言及"中国古代十大名画",无论哪家版本,无论何种取舍,《富春山居图》必然名列其中。660年的传世旅程,却有360年的颠沛流离,或失踪,或腰斩,江湖飘泊,九死一生。这件稀世神品的传奇属性,更无他作能出其右!而近年发生的一次偶然事件,更是在它的传奇身世之上添加了一笔耀眼的亮色。2010年3月14日,全国人大第十一届三次会议闭幕,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他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