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习近平青年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逻辑看,它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从历史逻辑看,它是对自身成长的思考和执政实践的经验总结;从实践逻辑看,它是新时代青年发展和青年工作的根本遵循。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青年观的三重逻辑,对于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青年工作置于治国理政战略全局的重要位置,聚焦青年及青年工作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以及实践要求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青年工作中“为什么培养”“为谁培养”“如何培养”等核心议题。将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青年工作如何做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以及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提供了思想指引和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社会群体中最具活力、最具前途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个高校和会议中多次阐释青年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并且随着治国理政的实践与深入,逐渐形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关于青年工作的理论体系。学习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培养、成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是党的事业的生力军、后备队。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期青年成长成才和青年培养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立意深远的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从问题视角初探习近平新时代青年观,大致回答了三个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简要概述为,要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后备人才;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人;培养青年要发挥组织的力量,做好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等工作,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发挥青年的生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青年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成长成才做了重要论述,形成新时代习近平青年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习近平青年观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培育、青年的学习和工作及青年的全面成才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6.
社会责任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衡量新时代青年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加强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培养既是承接青年运动主题的历史需要,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现实要求。新时代青年社会责任培养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涵养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增强青年担当意识,强化青年奋斗精神,提高青年能力本领与品德修为,激励青年在追寻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青年工作重要论述以青年命运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相连为逻辑主线,以青年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努力为逻辑展开,以新征程争做“五个模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逻辑归宿,对于新时代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不断升华发展,最终形成了习近平的青年工作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的全局高度,肯定了广大青年在近代以来对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所做出的突出历史贡献。习近平的青年工作思想,是对新时代的理论回应,是对新青年的理论指导,是对新实践的理论升华。与此同时,新时代还对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过程中,高校共青团必须坚持习近平的青年工作思想作为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最高指导思想,不断加快转型步伐,不断促进自身优化,真正做到关心青年、服务青年、引领青年,切实维护广大青年利益,切实促进广大青年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朱振岚 《教育艺术》2021,(4):37-38,28
学习思考习近平青年观之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共青团工作。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思想教育和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论述,探讨落实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年作为中国梦的实践者,肩负着历史和时代的使命,在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尤为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坚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教育广大青年。以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引领中学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有利于提升中学生价值观认识水平和践行度,有利于改进和创新新时代思政教育工作。要全面把握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时代内涵及其重要意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领,推动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引领工作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论述形成于具体的、历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支撑,拥有源头活水,合乎时代发展需求,经得起中国思想政治建设的实践检验,其有着多层次、多内涵、系统化的丰富教育内容.探析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对推动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完善具有深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体现,坚持立德树人,把握青年运动的风向标,对于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实现全面小康与民族复兴而奋进具有重大意义。从"为什么培养"看,新时代青年的价值与规律、主题与担当、现实与要求,是培养新时代青年的价值意蕴;从"培养什么"看,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家国情怀与人类关怀,是培养的前提、重点与关键;从"怎么培养"看,党的领导培养是根本、全社会培养是保障、实践中培养是途径,必须做到新时代青年要跟党走、听党话;做到新时代青年被关心、被尊重;做到新时代青年要联系现实、立足行动,以不断促进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青年政治信仰是当代青年基于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信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意识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共同追求的主流价值观.新时代青年政治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培育青年政治信仰的路径有政府引领、教育引导、信仰自觉、行动自觉等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严治团是新时代对共青团提出的新要求。“青年大学习”行动要紧扣时代主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文章通过分析“青年大学习”视角下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启示,由微观到宏观揭示了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为党育人,政治责任是夯实基础,工作主线是服务大局,从而为高校基层共青团工作提供更多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重视青年教育的优良传统,多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在青年教育培养的领导主体、教育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为新时代青年的教育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我们应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任务,深刻理解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实意义,努力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汇聚更多的青年力量。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家风建设论述是关于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深厚的理论渊源和丰富的内容具有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是新时代家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引。提高青少年的思想认知、增强学校和家庭的互联互动以及优化社会环境等实现路径的探究,使习近平家风建设论述更好地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青少年个人素养和品德的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充实及社会整体家风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7.
在建国初期全国高校"新民主主义论"和"中国革命史"等政治理论课的开设过程中,中国人民大学以其特殊的理论基地地位和影响,在课程的规划设计、组织培训、教材编写和教学示范等各个方面,都曾发挥过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这一历史作用的揭示,与对建国初该门课程的开设及其变动情形的考察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后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 ,着重从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上强调监督 ;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吸取了建国以后党在民主监督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 ,强调制度监督的决定性作用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 ,为党和国家的权力监督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的过渡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的监督思想在可操作性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杨贤江(1895-1931)是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杰出的青年运动领导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推动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大众化。杨贤江与各种教育思潮展开论战,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主持《学生杂志》等刊物,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推动广大青年追求进步,投身革命;撰写《教育学ABC》和《新教育学大纲》等教育学著作,积极向青年宣传唯物史观;译介苏俄教育学著作,为先进中国人了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提供了途径。通过研究杨贤江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大众化的贡献,从中得出若干启示,以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香港青年国家认同是影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的焦点问题。新时代香港青年理应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事业,但现实中的“非理性行为”却令人瞠目结舌。基于香港青年国家认同历史演进的动态追踪,把握其“前世今生”以重塑当代价值,立足新时代香港青年国家认同的现实困境,透视并深刻捕捉外在表征,据此可构建瞄准危机的系统破解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