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2007,(7):39-41
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非常重视教师威信,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今天,我们该怎么看教师威信和“师道尊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教育历来有“师道尊严”的观念,其主要的负面影响在于学生往往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崇尚真理的品格。知识经济及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我们必须给“师道尊严”注入新的内容,赋予“师道尊严”新的内涵。只有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壁垒,才能实践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3.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广大革命师生站在同一条战壕里,并肩反击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共同批判“师道尊严”,增强了革命的团结,密切了同志式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和搞好教育革命打下了有利的基础。但是,有的人却看不到这种大好形势。他们对小将的革命造反精神看不惯,想不通,认为批“师道尊严”就是“整教师”。于是,他们一变“师道尊严”的故态而为“撒手不管”的异态,在学生面前,该说的不说,该管的不管;甚至看到  相似文献   

4.
黄翠华 《教师》2012,(27):20-21
在“赏识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来谈批评教育似乎有些“非主流”。曾经有一位教育家感叹:当今的学生是脆弱的一代。学生脆弱,家长也脆弱。我们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的道理,可是对于“可口”“甜口”“爽口”之良药,学生、家长似乎更加喜欢,所以,老师们总是想方设法把这一味苦口良药变得“可口”“甜口”“爽口”些,来顺应这一教育的大趋势。于是在赏识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的老师普遍采用鼓励、褒奖的怀柔策略,批评这一正当且基本的教育手段被这个时代束之高阁了。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五千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惯性地曲解了“师道尊严”的含义,无限放大了教师的权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平等和个性观念的不断张扬,师道尊严的传统地位不断受到挑战,表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关系紧张有时甚至剑拔弩张,这些都曾深深困扰着老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5.
孙静 《中国德育》2006,1(5):75-77
青少年学生模仿力强,渴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理解,具有强烈的自尊意识和独立的人格追求。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了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放下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沟通;应当改变观察角度和教育方法,运用激励和赏识的手段去教育学生。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值得大力提倡。然而,赏识教育究竟如何“赏识”?当前的赏识  相似文献   

6.
郭长林 《江西教育》2003,(24):20-21
几千年“师道尊严”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学生形成了唯书、唯师的思维定式,影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课改呼唤教学民主。教学民主,是教育民主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上,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师生合作”的思想,在教学目  相似文献   

7.
在探索和实践教育创新的当下,我国传统教育提倡的“师道尊严”的不利影响逐渐凸显:将教师置于至高位置,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严重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论文提出需要冲破师道尊严的负面束缚,并提倡树立平等教学观点,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发展。从明确老师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质,教师要蹲下身子、放下权威,树立与学生平等交流的意识等四个方面对问题的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凯 《生活教育》2009,(4):53-53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喜欢用“严是爱,松是害”的教育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总认为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把学生教育好.才能体现“师道尊严”的一面。殊不知,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表面上是乖巧顺从,而实际上依然是我行我素,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目的。由于受我们长期的严厉、严格、严肃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成旭梅 《师道》2009,(9):39-41
当“重点”中学遭遇“时尚”学生,当升学的压力遭遇生命成长的曲折,当教育的“统一”遭遇个性的“多元”,当家长对耽于装扮的孩子忧心如焚,当前卫的学生对学校的指令白顾张扬着个性不屑一顾,曾经无可争辩的师道尊严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传统价值与新质价值之间,学校师生当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0.
一、“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对话”的本质是师生间平等的磋商与交流,而“对话”的前提是教师实行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学气氛。没有教学民主,就没有“对话”可言。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以“权威”自居,“师道尊严”至上,教师主宰课堂,一切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能听之任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唯师是从”  相似文献   

11.
章对传统的“师道尊严”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以严格的要求与严谨的治学态度向受教育传授科学知识与真理是“师之道”,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水平,做到自尊,是“师之尊”。“师道尊严”无罪,“师道”当“尊”、当“严”!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师道尊严”作为封建专制师生关系的典型特征,“文革”中还对它大批特批,以致于其消极影响深延至今。一谈到建立现代学校的师生关系,必要触及“师道尊严”这一“祸根”。那么,“师道尊严”是否是封建的师生关系的特征呢?回答应当是否定的,而且还应把它作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师道尊严”语出《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可以看出,“师道尊严”实则是“师严道尊”或“尊严师道”,从根本上是讲“师”与“道”,即教师与文化的关系,再以此推衍到教师与…  相似文献   

13.
要当好一名教师,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还难以让学生“信其道”,还必须与他们交朋友,成为他们的知心人。这就需要教师勇敢地抛掉师道尊严,与学生拉近感情距离,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下面我谈几点个人看法。“对话教育”的实质是昭示平等、民主。教学中,要求老师要与学生平等沟通,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是“小朝廷”,居高临下,学生则是“臣民”,正襟危坐,规规矩矩地接受老师的教训和灌输。“对话教育”,要求我们改变这种状态。时代变了,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但是,惟书、惟上、师道尊严等封建主义的思想观念在我国根深蒂固,“接受教育”已经延续千百年了,改起来也非一日之工…  相似文献   

15.
化学教师培训创新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构建“全新”的继续教育内容   1.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   有人统计发现,面对同一问题,相对美国等国的学生而言,中国学生答案的重合率最高,这便是教育缺乏创新意识的最典型的表现。追根溯源,是由于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封建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在学术历史上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历代文人总是“穷其心智、毕其一生”地为那几本“经书”注来注去;表现在教育上是“师道尊严”,唯师是从,惟书是从,而且几乎到了盲从的地步。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不可能鼓励学生创新,甚至也不容忍学生创新。因此,教育创新应该首先从观念创…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育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更新教育观念,强化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一、传统教育观念是问题意识的“拦路虎”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品质,现在所倡导的教育就是一种学会思考问题的教育,但现实学校教育中学生的普遍表现出问题意识淡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受传统教师观的影响。在“师道尊严”观念下产生的教师权威,教师主宰一切,使学生盲目崇拜老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老师所讲的东西不敢有所怀疑,唯师是听,唯书是从,养成了俯…  相似文献   

17.
批林批孔斗争的滚滚洪流,涤荡着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污泥浊水,也洗刷了我的“师道尊严”这个旧传统观念的流毒.使我深深懂得:我肩负班主任工作,是党的信任,人民的委托,责任重大而光荣;只有彻底批判“师道尊严”,才能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用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培养接班人.“师道尊严”,是剥削阶级等级观念的反映,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变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它是禁锢学生的精神枷锁,把学生驯服成“绵羊”的皮鞭.回顾过去,在“师道尊严”的思想毒害下,我把自己的话当成“法律”,要学生绝对听从.当他们违反纪律的时候,我就大声呵斥.记得有一次,一位男同学丢了一枝毛笔,学生小王知道后,说是一位女同学拿去用了.我不问情由,便瞪起眼睛,板起脸孔,当众对他大声斥责,说他侮辱女同学的人格.谁知他没有屈  相似文献   

18.
“师道尊严”是一切剥削阶级教育的反动传统观念,是剥削阶级在教育领域里实行反革命专政的一件“法宝”。由于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的长期鼓吹和强制推行,“师道尊严”的流毒又深又广,至今仍然是进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大敌之一。林彪“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在教育战线的集中反映之一,就是要“复”“师道尊严”之“礼”。因此,为了痛击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思潮,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斗争,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必须彻底批判“师道尊严”。  相似文献   

19.
“师道尊严”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但我们必须知晓其内涵的演变过程。从主体到客体,古今情况皆不同。从社会到教育者本身,对“师道尊严”皆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师道尊严”并非要求受教育者绝对的服从,更非社会认为的物质馈赠。“师道尊严”鼓励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对话关系中达到“师道尊严”与教育效果的双重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一口气读完《教育惩戒:一个让教师尴尬的难题》后,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做事往往喜欢“矫枉过正”,好像不过“正”就无法实现纠正偏差的目的。就说“师道尊严”吧,说实话,老祖宗留下来的这四个字,意在要求学生在老师面前俯首帖耳,这自然需要改一改。特别是现在提倡“以生为本”,就要求对学生多一些关怀,多一些鼓励,实施“赏识”教育。但在一些学校的规定中,似乎只有表扬、赏识学生,而不能有一点儿批评乃至惩罚学生,这不就是“矫枉过正”吗?什么是惩罚?什么是体罚?二者之间有没有区别?体罚学生的确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惩罚”和“体罚”能划等号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