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东南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体育旅游形象塑造效果较差,已经制约了体育旅游事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有体育旅游形象标识不清晰,黔东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形象的塑造主要是依托于民族文化旅游来进行;对体育旅游形象塑造的重视程度低、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层次较低;黔东南少数民族体育旅游从业者职业素质较差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池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从投入、旅游产品结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旅游人才、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业管理体制等方面剖析了池州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池州市旅游业发展主要对策建议,即:①深化认识,理顺旅游管理体制;②优化布局,塑造旅游目的地形象;③错位开发,打造特色旅游产品;④区域联动,走共同发展之路;⑤科教兴旅,加强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地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在其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探索阶段、参与阶段,目前正处在发展阶段,要延长九华山旅游生命周期,突出佛教文化,塑造个性形象;围绕生态主题,加强环境保护:开发旅游产品,加大宣传促销;加强区域合作.提高竞争实力是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方言与旅游地文化形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运用多元化渠道对地方方言资源进行运用,可以有效改善旅游地文化形象。本课题研究者将烟台地方方言文化融入到旅游地形象文化中,以期能够突显出烟台地域特色以及民俗文化,并从全新的层面提升烟台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5.
针对旅游目的地竞争已进入形象导向的情况,在分析滨海新城旅游形象建设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特点的基础上, 以临港新城为例从形象定位、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几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探讨滨海新城形象建设的内容和路径.滨海新城旅游发展应充分发挥形象先导和驱动效应,并保持旅游形象的长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旅游文化品牌塑造即通过旅游文化的主题定位和整合创新,保持当地的文脉,促进旅游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它不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而且对旅游地和整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有重要意义.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区域文化风采的展现,更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评论的大量出现,用户生成内容在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决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携程网等五大旅游网站为样本,收集甘南州相关游记和攻略,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甘南旅游形象元素进行提取分析,研究甘南旅游在大众传媒下塑造的形象、用户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为提升民族地区旅游软实力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旅游形象的准确塑造来源于旅游资源与旅游消费者市场之间的互动。要详尽了解旅游目的地资源特色和消费者感知,就必须进行合理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文章以桂林为例,通过测量分析桂林的实际形象、广告宣传形象和游客感知形象,借助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综合分析对比了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从差异性描述中提出了桂林旅游市场应该调整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的选择旅游,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朝阳的第三产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旅游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一面旗帜,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准确把握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从旅游概念入手,分析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各种因素,以此提醒旅游目的地经营者,注重开发旅游地的诸多影响因素,为旅游目的地建立一个独特、鲜明、有招揽性的旅游形象,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邯郸市当下的旅游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现状下针对邯郸市旅游业恢复和发展的若干条建议。首先邯郸市各旅游景点应当在旅游形象、旅游交通专线的规划以及景区服务人员的培训等方面练好内功,提高景区的服务水平;其次可以开辟线上渠道,实现产业融合,提高邯郸旅游形象的知名度,增加文旅收入;最后通过成语典故文化研学旅游基地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周边游旅游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