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目标、内容、过程、方式等方面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智障学生数学教学也应如此。教师应将智障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智障学生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学习数学、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大量增加智障学生耳熟能详的生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给学生创设大量的富有情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下面就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3.
甘建设 《考试周刊》2015,(44):79-80
数学贴近生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教师要重视构建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丁峰生 《教育革新》2009,(10):40-40
新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数学教学情感目标,同时新课程标准在评价中也提出:“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在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进行大量的交流,不论是数学优秀的还是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将来的考试,没有什么用处。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学素养,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知识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教学占用了大量时间,而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成绩却往往不尽人意,以至数学教学成绩的提高一直是困扰教师的大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耍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不但有趣,而且有用.  相似文献   

8.
顾明 《考试周刊》2010,(21):93-94
生活化的数学学习资源大量的存在于学生的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干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离不开数学。因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9.
数学学习总是伴随着大量抽象的、枯燥无味的数学符号和概念,许多学生认真学习了但成绩提升不快,效果不佳。从数学沙龙、回归数学本质、调动课堂气氛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中,师生普遍认为比较抽象、枯燥。除了可以算算账外,大量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不大,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实,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贴近生活,让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数学的现实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动手操作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重创造大量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能力,进而体验数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错误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更不可忽视的.学生所犯的数学错误中,蕴含着大量的精华,是促使学生有效发展的重要工具.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善待数学错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4.
正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化的数学资源大量存在于学生平时的数学学习中。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学生的生活感受,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生活化,从而让学生不仅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更收获鲜活的知识。一、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问题走向生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呈现的是死板机械的数学问题,学生感受的是简单的数字和复杂的图形。学生面对这些单一枯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对学生的知识增长和思维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浸润功能,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还能让学生从中汲取大量的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坚韧务实的数学品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粟艳  谷强 《教师》2010,(2):28-29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实践,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核心。而数学教学的大量活动又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作为数学教师,我曾留意于此。现在,我就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数学阅读,学生能够掌握大量的数学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实例从数学阅读内容、数学阅读指导、数学阅读评价三方面对优化学生数学阅读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张雪 《考试周刊》2012,(13):70-71
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它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把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余世玉 《小学生》2013,(1):78-7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学习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和作用。一、体会数学价值,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考作为数学教学的内核,是源于过程性的知识和方法,但又高于知识和方法的具有本质属性的活动过程。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考的重视与有效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奠定真正的数学学习基础。小学数学教材中设计了大量需要学生思考的活动,数学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充分感悟数学思考的力量,培养其一生的思考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