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党报市场问题,里面包含三个概念: “党”、“报”、“市场”。具体说,它涉及到党性原则、新闻规律、市场规律及三者的有机统一问题。对此,我们有必要作些探讨。 现在,党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我们年年抓报纸改革,尽管大家都有让报纸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记者和编辑关系中第一个矛盾表现在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上。借用经济学概念来说,新闻传播中也有市场问题。这里是两个市场问题,一个是报纸的市场,一个是稿件的市场。报纸在宏观的读者市场上竞争,是要靠报纸的整体的工作的。最重要的就是提供好的报纸的版面。因此,稿件在阪面上的竞争,一般总是要服从报纸在读者市场上的竞争的。也就是说,这两个市场不是没有关系的,而是紧密相连的。版面这个市场是必须服从读者这个市场的。记者是供给的一方,编辑是需求的一方在版面这个市场中,一般的说,记者是供给的  相似文献   

3.
新华日报最近以“假如我是一个读者”为题,开展了一次业务讨论。讨论中涉及到报纸的对象、内容、版面、形式,如何进行经济宣传,以及记者、编者和读者的关系等问题。下面是这个讨论中几个同志的发言。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作为大学新闻系的学生,近来我在地区报社实习,在谈论和实践中常涉及到报纸的服务性问题。怎样正确对待报纸的服务性,增强地方报纸的服务性呢?  相似文献   

5.
一位从事新闻研究的朋友问我,有人认为,现在的党报正在“边缘化”,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回答他,我不赞同这种观点。 不同的报纸,功能不同,读者定位不同,报纸风格也不相同。在我国,各种类型的报纸,以推动改革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公众为共同目标,组成蔚为壮观、充满活力的报业大军。所谓“党报边缘化”的观点,可能着眼于一种市场现象。目前,晚报、生活类报纸的市场总量比较大,党报的发行量相对比较小。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看一张报纸的影响力,不是单纯看它直接面对的读者的数量。报纸处于社会政治舞台的中心还是边缘,并不完全是发行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所谓蹝党报边缘化蹞一位从事新闻研究的朋友问我,有人认为,现在的党报正在“边缘化”,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回答他,我不赞同这种观点。不同的报纸,功能不同,读者定位不同,报纸风格也不相同。在我国,各种类型的报纸,以推动改革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公众为共同目标,组成蔚为壮观、充满活力的报业大军。所谓“党报边缘化”的观点,可能着眼于一种市场现象。目前,晚报、生活类报纸的市场总量比较大,党报的发行量相对比较小。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看一张报纸的影响力,不是单纯看它直接面对的读者的数量。报纸处于社会政治舞台的中心还是…  相似文献   

7.
下力量写好会议消息李文海让消息在报纸上唱主角,关键问题是提高消息的质量。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涉及到对会议消息的改进。事实上,任何新闻媒介都非常重视会议,读者厌烦的是空洞无物的会议消息,而不是会议新闻。因此,要下力量写好会议消息。会议消息不一定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大学》第四期上,我写了《新闻学的第二课题》,本文试图在第二课题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谈谈阶级性问题.这个问题本来可以不写,因为几十年来关于新闻学的文章和专著几乎全都涉及这个问题.重复就是浪费,读者也厌恶.大家都说新闻事业(大众传播——报纸、广播、电视)有阶级性,我也说有阶级性,别人讲过了,就不需要我再讲.但从实际情况看,似乎还有多少作一点补充的必要.这个"必要"是因为任何科学首先是阐明客观现象,好比医生看病,首先诊断正确,然后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各式各样好稿评选活动的开展,报人的好稿意识有所增强,但好报的意识却有所淡化。笔者以为,这种做法不利于全面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报人要树立好报意识,以充分发挥报纸的作用。不容否认,增强好稿意识同提高报纸宣传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但我们应该看到,好稿只占采用稿件的一小部分。即使对每篇稿件都按好稿标准来精采、精写、精编(这不可能做到),那还有一个编排形式是优是劣的问题。因为报纸质量是一个整体,不光涉及到内容,还涉及到形式。因此,即使你整版都是好稿,也不一定是一张好报。因为,好报涉及到一个综合指标问题。据介绍,浙江省开展的县级广播站新闻抽查评比,就是为了全面检查广播台站的节目水平。相比较而言,报纸系统评好稿多,但评报少。这样,就使得少数人眼睛盯着好新闻,总认为一年只要创下几条好稿,其报纸也就交得出手了。其实,报纸的作用远非几篇好稿所能承担得了的,关键还在于它的每一篇文章和每一个版  相似文献   

10.
精心办好报纸要闻版吴培恭怎样办好报纸要闻版(第一版)?这是目前报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我翻阅了各地一些报纸的要闻版,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现发表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要闻版是不少报纸的薄弱环节我经常翻阅北京、上海和其他一些地区的报...  相似文献   

11.
"大事大做"、"大事大处理",已经成为报纸在市场上竞争的锐利武器,成为一张报纸的核心力量,相反,如果一张报纸在重大事件报道上,做得不够好,可能显示出的问题不只是这个报道本身,往往是  相似文献   

12.
解放军报从去年十一月开始,组织了《四个第一怎样才能落实》的讨论。这个讨论,现在仍在进行中。坚持四个第一,是建军的方向问题,是涉及到一切工作和所有人员的问题。因此,要搞好这个讨论,确实有不少的困难。但是,也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首先是领导非常重视,这个讨论就是总政治部首长下连调查研究以后提出来的。讨论开始以后,总政治部又发出了号召参加讨论的通知。报纸展开讨论的时候,各部队也正在进行年度四好总评,检查总结四个第一落实的经验教训。另外,有些部队的报纸,在此以前就开始了一些有关四个第一落实的讨论。因此,这个讨论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3.
前几天我到鹤壁,鹤壁日报总编辑姚菊泉同志来看我。同行见面,话题自然就说到办报。姚总说他们市委书记李新民善于领导新闻工作,很会运用报纸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并说李书记前些时接受《河南新闻出版报》记者的采访,谈得很好,该报以《管好办好党报 党委责无旁贷》为题,发了半版。我请她把那天的报纸找来,读了一遍,感到确实讲得很好。 李书记首先强调党委必须重视报纸的作用,切实加强对报纸的领导。他说:“应该很珍惜”党委机关报,“把这个舆论阵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好,这个地区的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动活泼的大好局面”。加强对报纸…  相似文献   

14.
面临"更上一层楼"新闻战线"第四期介绍上海报纸版面经验的一篇文章中,说到上海报纸的特点之一,是运动到来时会"轰".上海报人带玩笑地说,这是报纸的"海派".文章作者的看法是:"这种'海派'应该说是一种好的风格,因为它是报社同志们热情对待运动的一种表现".我不打算对这段话发表什么意见,而是想谈谈这段话所引起的一些回忆.不久之前,在上海我也听到过关于上海报纸这个特点的议论.从那些议论中,还引出两个问题.一个大意是说,花样品种跃进此较容易,内容质量如何跃进?一个大意是说,运动到来时,报纸很活跃起了很大促进作用,现在运动深入了,报纸正面临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舆论导向是办报的首要问题。在此前提下,又必须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作为舆论导向的一个组成部分——报纸的品位与格调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作为检验宣传艺术的一个标准——可读性也决不能轻视。如何使公安类报纸既保持高品位、高格调,又有较强的可读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有人认为,公安类报纸的可读性就是描写犯罪或制止犯罪,因为要涉及社会的丑恶现象,所以就很难提高报纸的品位与格调。其实,这是认识上的一种偏差。公安类报纸虽然会涉及社会的丑  相似文献   

16.
联邦德国西部有个城市叫亚琛,城市不大,方园60平方公里,人口26万左右,但工业和文化都很发达。环境优美,景色秀丽,还有14世纪修建的著名大教堂,因此每年都有无数国内外游人到此观光和度假。亚琛有很多博物馆,其中难能可贵的是有一个专门收藏报纸的“亚琛国际报纸博物馆”。据说,这个博物馆收藏了用世界各国语言出版的报纸。此外,还有世界上版面最大和最小的报纸。这个博物馆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决定去作一次采访。 4月16日早晨8点,事先与博物馆工作人员赫尔玛·霍尔菲尔德女士联系好,我从波恩出发,开车西行100公里,9时许到达亚琛市。报纸博物馆座落在市中心彭特大街13号,离市政厅和大教堂不远。我走进博物馆大门,穿过前厅,再上两层楼便到了霍尔菲尔  相似文献   

17.
在报纸宣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颇费思忖的问题:某项政策是早点宣传好还是晚点宣传好?某个热点问题是从宏观角度报道好还是从微观角度报道好?某种社会现象是一般议论好还是深层剖析好?某篇批评稿件是来文照登好还是有所保留好……凡此种种,归根结底都有一个如何把握好“度”的问题。把握好报纸宣传的“度”,不仅仅是稿件处理技巧问题,还是关系到舆论导向、宣传基调的政治性、政策性问题。因此,把握好“度”是报纸宣传中必须看重和练好的基本功。根据大局需要确定宣传节奏的急缓与报道材料的取舍。我们的一切工作包括报纸宣传,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如何加快与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如何维护  相似文献   

18.
大凡从事新闻工作的,每每讲起报纸的新闻性、新闻的时效性,恐怕个个都如 数家珍。而平时新闻界探讨这个问题,大多只是涉及新闻的采写以及要闻版和其他新闻版的编排等问题。 本文要论述的则是报纸副(专)刊要不要讲新闻性,怎么强化时效性? 报纸副(专)刊要姓“新” 报纸是新闻纸。要闻版及各类新闻版要突出新闻性,副(专)刊也要强化新闻性。眼下,一些非新闻性的大块文章的流行,杂志化的专版的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损耗和破坏了报纸的时效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还是对报纸的新闻性不能全面认识所致。有这么一种…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沿海一些开放城市新闻单位在管理体制方面推行承包责任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议论。新闻单位搞承包(这里不包括部门、企业创办的报刊杂志),究竟是利还是弊?本文对这个问题展开一些探讨。长期以来,我国从地市、省到中央所创办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都是由国家包养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20.
我和其他通讯员一样,每次向报社投稿后都希望报纸能尽快采用。几年的实践使我体会到,一篇稿件的成功,各方面的因素都不可忽视,但是,抓问题至为重要。为什么要抓问题开始,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不够,总以为,只要勤写多发,还怕报纸不登。我给自己硬性规定,每两天至少写一篇,为了凑这个数,对自己要报道所抓的问题很少分析和考虑,有闻必录,见啥写啥,信手拈来,仓促成篇,写好即发。结果,一个月下来所发出的10多篇稿件,都放了空炮。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请教了老新闻干事,他翻阅了我写的部分底稿以后说,你功夫花了不少,可惜没有花到点子上,稿件大都没有抓准问题。我明白了,新闻稿件是紧跟形势,配合中心任务,指导现实工作的,抓不住问题,就失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