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鲁汶公报——2020年前的博洛尼亚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前,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部长齐聚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在《里斯本公约》和《索邦宣言》的基础上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至此,推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正式开始实施。博洛尼亚进程提出了建立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宏伟目标。过去十年里,各成员国为实现这一目标加强交流与合作,从政策和实践层面积极做好各项准备。1999年博洛尼亚进程实施以来,博洛尼亚进程部长级工作会议一共举办了6次,每次部长级会议都对各项工作的进展做出评估并发布相关报告。这6次会议分别是1999年博洛尼亚会议、2001年布拉格会议、2003年柏林会议、2005年卑尔根会议、2007年伦敦会议、2009年鲁汶会议。《鲁汶公报》就是2009年4月刚刚召开的鲁汶会议上发表的公报。  相似文献   

2.
博洛尼亚进程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99年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2009年鲁汶会议召开,博洛尼亚进程已经走过了10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博洛尼亚进程国家在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道路还很长。鲁汶会议发表的《鲁汶公报》和《2009年博洛尼亚进程评估报告》总结了博洛尼亚进程10年来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行动计划,指出了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3.
一、博洛尼亚进程1999年,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的会议上,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并确定了2010年前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发展目标,博洛尼亚进程应运而生。这次会议的目标是:消除欧洲内国家之间学生流动的障碍;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吸引力;确定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共同框架,并在这个框架之内建立本科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高等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29国欧洲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到2 010年《布迭佩斯—维也纳宣言》的发表,在博洛尼亚进程强大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在欧洲层面及博洛尼亚进程成员国中都取得了积极的成就。质量保证是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重要基石,为了实现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战略目标,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仍然任重而道远,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博洛尼亚进程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欧洲高等教育改革重大举措的博洛尼亚进程,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进程,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以建构欧洲高等教育区为目标,旨在加强各成员国之间高等教育的可比性和兼容性,增强欧洲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重塑欧洲高等教育的辉煌.1999年6月,欧洲29国教育部长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提出建设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具体构想、行动纲领和工作计划.其后,经过历次会议特别是5次部长峰会的评估和改革,逐步形成"学位体系建设、质量保证、学位互认、促进流动、联合学位、终身学习、社会维度和机会均等、提升就业力、全球化背景下的欧洲高等教育"等新的行动目标,并在学制改革、质量保证、学分互换、学位互认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2007年的伦敦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全球化背景下欧洲高等教育区".从<索邦宣言>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设想到EHEA的形成规模,从当初的4个发起国到现在的46个成员国,博洛尼亚进程走过了10年,其内容不断丰富,目标日益完善,原则广受认同,且一直处于发展、改革和完善之中,致力于协调进程在各国实施进度的差异、保持进程趋同化发展中的多样性、寻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区域性合作和竞争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推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博洛尼亚进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迄今为止,博洛尼亚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其标志分别为1998年欧洲四国签订索邦宣言、1999年29国签订博洛尼亚宣言以及此后召开的布拉格会议和柏林会议。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加入该进程,共同致力于实现到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目标,从而大大推进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1999年6月,欧洲29个国家负责高等教育的部长共同签署了旨在建成"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博洛尼亚宣言,启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在博洛尼亚进程中,有关高等教育公平的议题尤为引人关注。文章对博洛尼亚进程所体现的高等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我国高等教育有何启示进行阐述并加以评论。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28日-29日,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第六次部长级峰会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召开。会议对过去十年博洛尼亚进程的成果进行了评估,讨论了未来十年该进程的优先发展领域.最后发表了主题为“未来十年欧洲高等教育区优先发展领域”的《鲁汶公报》。文章以《鲁汶公报》的主要内容为基础,指出未来十年欧洲高等教育区着重发展的领域是“高等教育社会公平,终身学习,就业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教学宗旨,教育、科研和40新的融合,高等教育开放性,人员流动,数据收集,多维度的透明工具和经费支持”。《鲁汶公报》的发表是博洛尼亚进程的新起点.对于转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博洛尼亚进程中2007年召开的伦敦会议发表的《伦敦公报》,以提高欧洲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为核心进行了阐述,总结了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通过分析提出今后发展的重点.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变革对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1999年6月19日,欧洲29个国家负责高等教育的部长,在意大利博洛尼亚(Bologna)共同签署了一项旨在到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HEA)的宣言,即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从此启动了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拉开了欧洲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最重要、波及面最广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五年来,为贯彻落实宣言提出的原则和目标,宣言签署国教育部长又相继在布拉格和柏林召开了两次峰会,评估宣言目标执行进展情况,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北欧国家常被专家学者列为独特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区域。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欧洲博洛尼亚进程、《里斯本宣言》、《柏林公报》等提出的要求,北欧各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它们必须综合考虑整个欧洲层面、本国层面以及高校层面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出的要求。1999年,《博洛尼亚宣言》又明确提出:加强教育质量保障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发展跨国教育、促进国际学历认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欧盟的国际地位、经济实力得以大大提高,但与美国相比,欧洲高等教育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缺乏竞争力。欧洲人认识到,欧洲不应只是银行的欧洲、经济的欧洲,同时也必须是知识的、文化的欧洲。2000年,欧盟首脑理事会提出,到2010年将欧洲经济建设成最具竞争力和充满活力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欧盟成员国加强了在教育方面的合作。继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四国部长共同发表索邦宣言之后,1999年6月,英、法、德、意等欧洲29个国家的教育部长会聚意大利的博洛尼亚,签署了著名的博洛尼亚(B010肿)宣言。宣言提出,到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成员国及成员国学校之间师生的交换与流动,振兴欧洲高等教育,提高欧洲高等教育的整体竞争实力。博洛尼亚宣言对欧洲高等教育产生着深刻影响,其进程在不断加快。自签署以来,签署国已由最初的29个国家发展到现在的40个国家,其他尚未加入的欧洲国家也正拭目以待。与此同时,博洛尼亚进程也激起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兴趣,特别是拉美地区,正在努力建设“欧洲一拉美高等教育合作区”。欧洲与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的学术合作也受到该进程的影响。博洛尼亚宣言提出的长远目标是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清晰的和可比较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以两个阶段(学士一硕士)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学分认可体系;促进学生流动;加强在质量监督领域的欧洲合作等。为了实现宣言目标,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签署国决定每2年举行一次部长会议,对取得的进展进行评估,并且商讨今后的行动步骤。为此,2001年3月和2003年9月签约国分别在捷克的布拉格和德国的柏林举行部长会议,对博洛尼亚宣言提出的目标和计划采取的措施加以补充。本文翻译的是2003年柏林部长会议公报,它实际上是博洛尼亚宣言的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13.
1999年博洛尼亚进程的启动是欧洲现代教育发展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以后每两年举行一次部长级会议。十年来,博洛尼亚进程在推进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果,学位结构呈现趋同性,欧洲学分转换和累积系统得到普遍推广,逐步建立国家高等教育资格框架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生流动。2009年4月,欧洲46个博洛尼亚签署国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举行部长级会议和"2009博洛尼亚政策论坛"。鲁汶会议提出了体现社会维度,保证学生享有公平的机会和完成学业,推进终身学习,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欧洲高等教育区下一个十年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1999年6月,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行峰会,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提出通过各方密切合作力争在21世纪前10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2005年的主要议题是博士培养一体化和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博洛尼亚进程”的背景、历程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博洛尼亚进程"是在欧洲政治经济的一体化、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欧洲跨文化学习和研究的背景中产生的,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其前期准备、初步探索、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以及布拉格会议、柏林会议、卑尔根会议以及"伦敦公报"等历程显示,"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趋势是进一步完善三级学位制度、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促进学历学位相互承认,力争在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实现欧洲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欧盟计划于2010年前建立一个趋同整合的欧洲高等教育区,以便实现跨国合作交流与人才流动,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凝聚欧洲意识,增强欧盟的国际竞争力。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最初由法、德、意、英四国外长在1998年的《索邦宣言》中提出。1999年,29位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联合发布《波隆纳宣言》,正式宣称要在2010年前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布拉格公报》、《柏林公报》和《柏根公报》进一步加快了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进程。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是欧洲高等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对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7.
欧盟计划于2010年前建立一个趋同整合的欧洲高等教育区,以便实现跨国合作交流与人才流动,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凝聚欧洲意识,增强欧盟的国际竞争力。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最初由法、德、意、英四国外长在1998年的《索邦宣言》中提出。1999年,29位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联合发布《波隆纳宣言》,正式宣称要在2010年前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布拉格公报》、《柏林公报》和《柏根公报》进一步加快了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进程。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是欧洲高等教育史上一次划时代的变革,对欧洲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99年6月,29个欧洲国家的教育部长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举行峰会,共同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提出通过各方密切合作力争在21世纪前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构想。“博洛尼亚进程”(Bologna Process)2005年的主要议题是博士培养一体化和提高博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1999年6月,29个欧洲国家负责高等教育的部长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标志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全面启动。宣言明确提出,到2010年建立透明度高和可比性强的欧洲高等教育区。1995年奥地利加入欧盟。入盟10多年来,奥地利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利多多,尝到甜头,尤其是欧盟东扩,更给奥地利带来诸多好处。奥地利是“博洛尼亚进程”的发起国之一。政府部门积极支持,大力宣传。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领先其他国家落实“博洛尼亚进程”中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知识型欧洲:欧洲高等教育区改革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欧洲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进入21世纪后,欧洲各国进一步加强与完善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设。从《索邦宣言》、《博洛尼亚宣言》、《柏林公报》、《卑尔根公报》到《伦敦公报》,欧洲各国加速了一体化进程,特别是在学位制度、跨国教育、资格鉴定、质量评价、学分体制的流动性上形成了较为统一的体系。同时,欧洲各国还实施了“伊拉斯谟计划”、“达芬奇社区计划”和“塔姆普斯计划”,以实现“知识型欧洲”这一宏大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