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这些年来,尽管大部分行业报已渐渐与市场接轨,并在各自领域已经具有信息权威机构的地位,但在新的经营体制和媒介环境下,增强内容生产力、巩固品牌影响力、提升盈利能力一直是行业报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走什么样的道路——行业报五种成功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少综合性报纸打响价格战时,已有行业报不断提价,每份报纸卖到了5元;在不少综合性报纸为单一广告收入结构犯愁时,已有行业报成功地靠品牌影响力和衍生产品赚了钱,其贡献率甚至和广告平分秋色;在不少综合性报纸疲于应付新媒体竞争时,已有行业报将手机报、行业信息数据库等列入重要经济增长点……2008年3月1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这原本是本期视点关注行业报的初衷。因为作为和部委有紧密联系的行业报,在以往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都受到波及。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经过1998-2003年治理散滥、管办分离等政策调整,行业报早已不再对上级主管部门等靠要,而是优胜劣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市场化发展道路。其发展思路、运作理念、应对危机的办法对于其他报种、其他传媒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3.
行业报内容的质量、影响力,仍然是行业报运营的关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报转型借助的渠道必须多元化。行业报编辑记者转型需要立足于内容制作、多方位自我传播方面。  相似文献   

4.
行业报内容的质量、影响力,仍然是行业报运营的关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行业报转型借助的渠道必须多元化。行业报编辑记者转型需要立足内容制作、多方位自我传播。  相似文献   

5.
万洪新 《传媒》2012,(9):66-67
正"品牌强则媒体强,品牌弱则媒体弱",在报业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加强报纸媒体自身的品牌建设是新形势下发展的重要任务,对在夹缝中生存的行业报来说,这一点尤为突出。以《家庭医生报》为例,《家庭医生报》位居南昌,没有北上广优越的地理和卫生资源优势,但发展20多年来,始终紧扣"家庭医生"做好文章、突出个性、彰显特色,用心用情做好健康服务,从而赢得了全国百万读者的青睐,也算是中国卫生报刊中的一个典型样本。那么,《家庭医生报》的发展靠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重视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6.
万芳 《新闻前哨》2013,(9):78-79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出台加快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将内河水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内河水运因此步入了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在历史发展的机遇期,行业报如何顺势而为?中国水运报作为水运行业的权威媒体,站在转企改制的新起点上提出从"行业影响到影响行业"的战略目标,为做好新时期的水运新闻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大局成为行业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7.
韩庆文 《新闻窗》2013,(2):92-93
行业报在新闻媒体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我国,除部分行业报是随着新兴行业的兴起而创办的外,大部分的行业报是从原来的机关报转变而来。这些行业报有的已经有十几二十年的历史。多年来,这些行业报面对国家新闻政策的调整与新闻行业的转型与升级,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市场以及读者的要求,一直在努力从机关报向行业报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无庸置疑,现在行业报由于受到各种传统媒体和现代网络媒体的多重挤压,在行业的影响力、权威性与过去相比都出现某种程度的弱化,有的甚至萎靡不振。  相似文献   

8.
刘序明 《传媒》2021,(7):42-43,4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成效的一次验收.中国组织人事报突出行业特点,围绕系统行业重点工作、战"疫"中的先进典型、直面问题做好报道,形成了全方面、多层次的宣传矩阵;唱响主旋律,强化策划、创新和协同作战三大意识,体现专业厚度与深度,并做好融媒体报道,进而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传媒市场的日益繁荣和发展,行业报在市场中所面临的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新的形势下,行业报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品牌建设,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建立有特色的报业文化。本文针对当前行业报在进行品牌建设时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报业在融合发展中走过了前所未有的艰辛历程,许多地方报媒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前举步维艰.如何破除报媒困局,重塑报媒影响力,是当前报媒从业人员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多报媒并非坐而论道、坐而待毙,而是纷纷主动出击,积极应对,他们在融媒体运作尚未寻找到可以广泛推广、卓有成效的模式之时,更多地运用起互联网思维,对"内容生产"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和定位,立足于地方媒体的传统优势,整合各种资源优势,铸造品牌活动,在报业的寒冬中砥砺前行,大有所获,让人为之一振,也唤起了人们对报媒影响力重塑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霍立峰 《今传媒》2010,18(10):99-100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下,实现数字化转型已是行业报发展的必由之路。行业报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应该需要跳出办报纸的思维与模式,加大对新媒体的投入力度,提升新媒体的地位,使其独立运营;同时,要加强行业报品牌再造和延伸,充分发挥行业特点和资源优势,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许仙婷 《新闻三昧》2005,(11):41-42
5年前,《石油商报》从全行业60多家正规报刊中走上前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疆拓土。5年后,当许多行业报和产业报正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时候,自主发展、市场化运作的《石油商报》已发展成为惟一覆盖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的强势专业资讯商业媒体,发行量从1万份跃升至10万份。作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行业商报,《石油商报》以其独有的品牌走上了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而且影响力也逐渐扩大。是什么支撑着《石油商报》的繁荣?  相似文献   

13.
王仁刚 《传媒》2023,(1):32-34
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高端融媒技术人才不断流向互联网头部平台,区域传统行业报受到编制、机制、体制、实力以及影响力等诸多因素制约,如何融合转型才能在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以四川法治报融合转型发展之路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传统行业报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探讨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对策,以期为行业报融合发展提供选择路径。  相似文献   

14.
目前,依靠行业生存的行业报已把新闻策划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群众对行业信息的需求从“量”转向“质”,行业报不再可能垄断新闻资源。因此,行业报的新闻策划不只是新闻报道的策划,还是生存发展的战略规划,关键在于整合行业内外资源,在新闻策划上大胆创新,借力发力,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报业市场竞争中,专业报存在着明显的"先天不足":出报周期较长,一般以周报、周二、周三居多;专业性内容往往比较枯燥,或者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性信息太多;受众面窄,社会影响力小,等等。因此,专业报在被"断奶"后要继续生存,要进入报业市场参与竞争,就要扬长避短,转变观念,更多地从受众、市场的角度寻求自身发展的出路。一、把专业报真正打造成一张"信息纸" 1、为受众提供"专门化"信息服务。过去专业报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办报围绕主管部门转,使专业报成为一张行业机关报。专业报所  相似文献   

16.
2001年,陕西电视台两台合并以来,历经9年时间的改革和创新,无论是区域影响力,还是规模收益,都已站在了西部电视的前沿,并在全国电视行业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以这样说,已经在内容生产、营销模式、渠道构建和人才储备等多个方面,为下一步的扩张发展做好了准备.笔者对陕西电视台扩展策略的建议是:以"融合"为圆心,构建三个层次的同心圆扩张圈.  相似文献   

17.
张馨月 《声屏世界》2012,(8):108-109
近年来,白酒行业快速发展,宏观经济的增长带动了消费升级,启动了白酒消费的大盘。面对良好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注重对自身品牌的打造。如何让酒产品得到相应品牌价值的传播和释放?今年西南"最具影响力媒体"重庆电视台为广大酒行业客户打造专属的品牌承载平台,在6月29日与广大酒客户相聚重庆新天地糖楼,共品美酒共享盛世。重庆电视台多年来树立起的公信度和影响力,也将成为各类酒品牌释放的极佳平台。强势电视媒体专业品质服务重庆电视台属西南地区垄断性强势电视媒体,在全国范围内也有着很好的口碑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胡明 《传媒》2019,(5):30-31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行业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各主管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双重优势,影响力与传播力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党报在各行业的延伸。当时的《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也经常采用行业报的新闻,行业报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下,给本来就处于"窄众"地位的行业类报纸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媒介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是每个行业类报纸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针对出现的种种挑战,本文着重探讨和分析了行业报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结合行业类报纸自身的特点和笔者长期从事行业报工作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和建设性建议,希望给可以给行业类报纸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938种正式报纸中,行业报就占1129种。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行业报是中国报业市场的一支有生力量,但在现实激烈的报业竞争市场中,行业报逐渐被边缘化现象突出。1国家电网报是一家仅有8年多报龄的行业类媒体,被誉为电网企业的"人民日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机关报,它把脉电力行业特点,立足草根视角,让内外行都能看门道,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把脉电力行业报道特点报道要想成功,关键在于取得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