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高血压病肾脏早期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蛋白(mALb)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终点比色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尿肌酐(CRE).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尿mALB/CRE,β2-MG/CRE及NAG/CRE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高血压病中阳性率可达46.59%(41/88),而尿常规蛋白定性检测阳性率仅为4.55(4/88).结论:联合检测尿mALB、β2-MG及NAG是高血压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 (mALB)和尿β2 -微球蛋白 (β2 -MG) ,终点比色法测尿N -乙酰 - β -D -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Jaffe速率法测尿肌酐 (CRE)。结果 :糖尿病患者尿mALB/CRE、β2 -MG/CRE及NAG/CRE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P <0 .0 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阳性率可达4 8.78% ,而尿常规蛋白定性检测阳性率仅为 17.0 7%。结论 :联合检测尿mALB、β2 -MG及NAG是糖尿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胱抑素C(Cys C)三项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06例高血压患者以微量蛋白尿呈阴性、阳性分为A、B两组,A组56例,B组50例,另选择5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Cys C、尿β2-MG和尿NAG四项指标。结果:三组Scr检测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Cys C、β2-MG、NAG三项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组又明显高于A组(P<0.01)。Cys C、β2-MG、NAG三项指标联检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阳性诊断率达87.7%,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及二项联检阳性率(P<0.01)。结论:Cys C、β2-MG、NAG三项指标联检能较早地反映高血压肾损害程度,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方法:对50例正常对照和5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终点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ELISA方法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比色法测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尿NAG/Cr为(0.52±0.46)U/mmol,α1-M/Cr为(0.78±0.51)mg/mmol,糖尿病患者尿NAG/Cr、α1-M/Cr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NAG:84%,αt-M:54%,尿NAG酶检测较α1-M阳性率高.结论:尿NAG酶的检测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较为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指标.方法:对50例正常对照和5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终点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ELISA方法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比色法测尿肌酐.结果:正常对照组尿NAG/Cr为(0.52±0.46)U/mmol,α1-M/Cr为(0.78±0.51)mg/mmol,糖尿病患者尿NAG/Cr、α1-M/Cr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NAG:84%,α1-M:54%,尿NAG酶检测较α1-M阳性率高.结论:尿NAG酶的检测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较为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血液流变学的角度测定了不同类型26例肾病综合征的血液流变特性,并进一步观察了部分常用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显示:①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值、红细胞压积值与对照组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②2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中有16例,约占61.53%有血液高粘(?)状态的存在:③为探讨肾病综合征高粘与非高粘组之间的差异,本文观察了15项常用的生化指标,显示两组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均有增高,生化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仅血浆球蛋白的增高及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尿β—微球蛋白(u.β—2m)的排泄增多,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联合检测对诊断肾脏早期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液α1-MG、CystatinC的含量,连续监测法检测尿液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结果]患者尿中α1-MG、NAG、Cystatin 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单纯检测上述指标中的一项或两项阳性率较低,联合检测三项阳性率较高.[结论]检测尿液α1-MG、NAG、Cystatin C是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护理方式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92例,性别不限。按照患者的出生日期单日,双日分为实验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干预策略,(1)对比两组在术后30d内的尿失禁发生率。(2)通过HAMA评分、HAMD评分等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肠梗阻、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有无差异。最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1)实验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3.903,P0.05)。(2)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7.837,3.954,P0.05)。(3)两组术后肠梗阻、感染、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493,0.178,0.806,0.137,0.178,P0.05);对照组出现并发症人数高于实验组(χ~2=4.665,P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76.09%、56.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41,z=1.956,P0.05)。结论:采用思维导图结合微课堂的护理方式,对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和尿中IL-6的含量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48例Ⅱ型糖尿肾病(组1)患者血液、尿液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的IL-6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6例肾功能正常的Ⅱ型糖尿病组(组2)及48例健康人(组3)比较。[结果]组1血和尿中的IL-6含量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01),血浆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组2和组3之间比较,血浆和尿液中含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组1患者CPBMCS中的IL-6含量与组2,组3之间无明显异(P均>0.05)。[结论]血浆和尿液中IL-6的检测可作为判断Ⅱ型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在健康人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检测中的相关性和灵敏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和分析健康人200例、糖尿病无酮症者120例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32例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含量及其在研究组内的阳性率.结果 血清β-羟丁酸和尿酮体含量在对照组、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组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β-羟丁酸的灵敏度高于尿酮体;在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两者的灵敏度趋于一致;在判断患者的酮症酸中毒的严重程度上,血清β-羟丁酸检测的价值高于尿酮体.结论 血清β-羟丁酸比尿酮体能更准确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通过血清β-羟丁酸的监测,可早期诊断糖尿病,预防和监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测定血、尿β_2-M已公认是评价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功能的灵敏指标,故运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性疾病的肾功能的检查项目,本文观察了69例各期高血压患者及35例健康人血、尿β_2-M测定值,以探讨在这类患者中肾功能改变及程度的变化。 1 资料和方法 1.1 正常健康中、老年35例(男20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中多胎类毒素: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的清除作用,并与单纯血液透析清除β2-MGi、PTH的效果比较。方法:在28例慢性肾衰患者常规血液透析中增加一次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在透析及透析加灌流前后分别检测其β2-MG、iPTH血清水平。结果:血液透析加灌流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β2-MG、iPTH水平明显降低(P<0.01),单纯血液透析前后血清β2-MG、iPTH水平没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血液灌流加透析可以明显降低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中β2-MGi、PTH水平,从而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方法(RIA)研究了甲亢组和甲减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β_2微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甲亢组β_2-M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与甲减组(P<0.01),而甲减组β_2MG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β_2-MG水平与T_3、T_4水平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结果提示,甲亢与甲减患者β_2-MG水平的变化,可能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细胞代谢的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营养咨询最佳方式 .方法 :对 30例农村组和 2 5例城市组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给予营养咨询 1年 ,检测咨询前后的体重、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变化 .结果 :(1)农村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肾功能减退程度与城市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2 )农村组患者优质蛋白质摄入比例严重不足 ,与城市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 .结论 :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对营养治疗的实施有直接影响 ,对不同对象患者营养指导的重点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调血保肾胶囊预防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肾脏损害,从而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发生率的临床价值。方法设健康组、观察组、对照组,对门诊和住院患儿324例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并通过检测尿β2-MG、AIb、TRF、IgG、RBP5种微量蛋白,探讨其预防作用。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尿β2-MG、AIb、TRF、IgG4种微量蛋白均高于健康组(P〈0.01);而治疗后观察组尿4种微量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尸〈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尿4种微量蛋白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差异(P〈0.05)。结论调血保肾胶囊具有预防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肾脏损害、降低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生率的作用,通过尿β2-MG,AIb,TRF,IgG,RBP5种微量蛋白的检测,能够早期发现小儿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及时采取预防治疗手段进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检测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CAS)前后的脑血管反应性(CVR),分析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前与术后的脑血管反应性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与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试验组)4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10名,采用德国DWL MDX 0630型TCD检测仪,检测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3天及术后3个月的CVR,对照组患者亦同期随访.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VMR、BHI、CRC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双侧VMR、BHI、CRC结果无统计学差异.2.VMR、BHI、CRC值术前与术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及3个月无明显差异.3.呼气末CO2分压(PCO2):对照组与试验组呼气末CO2浓度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重度狭窄患者CVR明显减低,CAS术改善了CVR.2.CVR对于CAS术前评估及术后疗效的随访是较好的临床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治疗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健康指数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的比例是6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的比例是3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方法后,观察组健康指数、情感得分、感情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平均评分分别是14.11±1.81、50.00±1.58、9.69±5.12、10.04±1.15明显高于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指数、情感得分、感情指数和生活满意度平均评分分别是8.05±1.12、36.85±1.10、4.86±5.23、7.02±1.1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的护理满意度为96.0%,高于给对照组80.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β_2微球蛋白(β_2m)首先由Berggard于1968年从肾小管病变患儿尿中分离提纯。β_2m为小分子蛋白(分子量11500),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原尿,再经肾小管重吸收并分解为氨基酸。尿β_2m增高表明肾小管再吸收减少,可较特异地反映肾小管的功能,从而早期发现肾小管的功能障碍。1 资料与结果1.1 临床资料:选择42例急性肾炎和40例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P-PLA2在初诊断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泰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或门诊初次诊断的糖尿病患者156例(糖尿病组),按照有无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分为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A组),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B组),其中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包括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选取14例健康体检者做对照为正常组(C组);分别检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指标外,同时测定体重指数,腰围、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胱抑素、β2-微球蛋白、尿ACR等,分析LP-PLA2在初诊断2型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患者LPPLA2水平较正常组相比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A组)与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组(B组)相比,LP-PLA2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胱抑素C、LP-PLA2、病程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保护因素。结论LP-PLA2检测在早期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留置尿管拔除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06年7~12月份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术后30分种拔除尿管;实验组2,术后6小时后拔除尿管;对照组,24小时拔除尿管.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比较,实验组1和对照组比较,P<0.01;实验组2和对照组比较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成1、实验组2和对照组比较均 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麻醉诱导10分种后行导尿术,至术后30分种拔除尿管为最佳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