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教育实践中大量事实表明,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部分成绩差或有道德和行为问胚的学生,他们就是教师眼中的“后进生”。后进生因功课不好,或屡犯错误而长期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冷落、家长的责骂,渐渐地,他们失去了自信.对学习和各种活动失去了热情和兴趣。如果教师忽视他们或随意地视他们为“扶不起的阿斗”,那么将影响他们的一生。热爱孩子,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该重视后进生,为他们架起一座座走向成功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有几名学习差、组织纪律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也是最难于管理和教育的。但作为教师,又有责任帮助、教育他们,使他们能够及时赶上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教师应如何帮助这些后进生呢?一要多表扬和鼓励学生。通常,差生的自卑心理也比较严重。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差,老师和同学也对他们“另眼相看”:一犯错误就会遭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即使做了好事,也不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重视。久而久之,他们就失去了上进心,变得自暴自弃。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首先要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后进生也有优点和长处,他们学习差、纪律差并不一定其它方面也不…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们的建议》说“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我们一线上课教师对这句话深有同感。教育工作因后进生而变得复杂起来,因为有了他们,我们会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更好地突破每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这些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因为他们,一个简单的数学原理必须重复讲几遍。叫他们的名字比叫自己孩子多,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当如何转化后进生?这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自从《湖南教育》开辟《班主任工作》专栏以来,有好几位同志介绍了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如对后进生要有深厚的感情;要善于发现优点,坚持正面教育;要抓反复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这里,我还想谈一点肤浅的体会,就是转化后进学生,必须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人”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心理活动。在班主任工作中每取得一点成功的经验,都是由于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如表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认知的“探索”需要,后进生也绝对不例外。“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着每一位教师逐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是事实上一部分同学由于学习自觉性较差、家庭教育滞后等因素使他们成为后进生。正确对待后进生、转化后进生,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调查发现他们大多数并不是在接受知识时智力上的障碍,而是学习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薄弱。再加上有些教师对他们漠不关心,甚至有歧视、挖苦、体罚等使他们更加失去信心、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以致学习越来越困难,有的干脆就放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就相当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6.
爱心、细心、耐心,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没有爱就没 有教育’教师的爱如同阳光普照大地’如同雨露滋润万物’全心 全意地去爱所有学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但在实际 教学中’老师总是容易接纳成绩好的学生’他们是老师的荣誉 和骄傲;相反,老师往往很难接纳后进生,他们调皮捣蛋,学习 成绩差’是班里的“后腿”。因此’老师在经过多次教育仍不见 好转之后,就会对他们逐渐失去耐心,失去信心,直至失去爱 心,对他们不能进行有效的教育,从而严重影响了全面育人目 标的实现。因此’充分认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用教师的爱去 激励他们,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 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他自信地笑了》、《我的回答也对了》两个教学故事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放大镜看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把小小的优点放大了,就会对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对学困生不时流露出特别关注,对他们不作正面的批评和指责,给予赞许和厚望。"皮格马利翁"效应虽说是一种情感的影响,其实它是"因材施教"的思想的延伸,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关心和爱护学生,放大学生的优点,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相信奇迹就会在教学中产生。  相似文献   

8.
董纪明 《成才之路》2011,(21):86-86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教育中具体体现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存在后进生现象,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的综合影响及自身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转化后进生,教师要从情感人手,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让每一位学生上好学"是温家宝总理给广大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更是责任重大。可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由于学生存在差异,后进生往往求知欲望不高,性格自暴自弃,自我控制力差。有的教师免不了会不自觉地以异样的眼光看待后进生。后进生感觉到教师的不尊重或不信任时,往往失去上进的勇气,教学的天空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冰冷的世界。所以我认为爱学生,尊重学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身心的去爱每一个学生。”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通过观察和接触,我发现周围有很多教师把关爱、赏识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然而他们当中的不少教师却忽视了后进生,冷落了后进生。  相似文献   

11.
邓晓晴 《贵州教育》2005,(12):15-16
对普通班而言,后进生集中,教育难度大,困难多。加上后进生大多有极强的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中,必须热爱学生,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讲究教育的艺术,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一、以诚心、爱心、耐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爱因斯坦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育,它远远超过责任感。”作为班主任,要带好一个班,首先必须用慈母般的真挚情感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让老师、家长都头痛的后进生,教师要用诚心、爱心去感化他们。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并给予肯定表扬,适时、适度地加以指导。只有这样,后进生才会有…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成才,让每一位家长放心,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我们教师要把爱洒落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特别是后进生。设法帮助学生摘掉“后进生”这项帽子,使整个班集体有序健康地发展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则之重,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偏爱后进生,当然,后进生最渴望的是得到教师的赏识与鼓励。让每一位学生在我们的鼓励下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的赏识中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3.
“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受到老师的冷淡、同学的嘲笑、家长的粗暴对待,殊不知,这些有失误的学生更需要同情、理解和关爱。后进生多因心理上的障碍而行为越轨,心态乖戾,并非思想品德上的败坏。我们教师不应将他们简单地视为坏孩子,用“朽木不可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样的话去刺伤他们的自尊,让他们失去改过的信心。许多教育事实证明,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  相似文献   

14.
不管我们的学生是优生还是后进生,甚至“问题学生”,我们都不能放弃,要始终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建设未来的栋梁之材。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生之心,一份惜生之情,我们就能发现“问题学生”也有许多优点,并能及时地捕捉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进行教育和鼓励。有了一颗爱心,还要有耐心。因为对于大多数的“问题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犯错误有反复性。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在负责学校办公室工作中,向不少教师学到了关于如何教育疏导后进生的丰富经验,仅将其中最深刻的点滴记录于后。1.具有一颗爱心这是不少优秀教师对待一切学生的良好情感品质。凡具备这种思想感情的教师,他们的“爱心”天平是公正的,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父”或“母”的爱心,从不歧视后进生,因此其教育效果就不同凡响。2.不持一概否定的态度优秀的教师,他们在转变后进生时,只是寻求他们的闪光点。他们认为:任何落后的东西都有其先进的一面,差生也概没例外。3.不忽略细微小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古之名言。不少人的变质、变坏,…  相似文献   

16.
<正>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走路”即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地前进.这对一般学生来说,是不难,难的是那些后进生.要让那些抬不起头来的学生“抬起头来”,这需要教师克服偏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并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鼓起前进的勇气.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学生观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都能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按照学生的一般成长规律进行教育,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关爱有加。后进生由于受传统“歧视”眼光的影响,一般有较重的自卑心理,由于受不甘示弱的童心驱使,他们又都具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有上进的愿望,但却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因此,如何对后进生进行转化需要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仔细思索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后进生,一个让教师为之头疼却又不能不积极面对的学生群体,他们总是一次次地让教师的希望变为失望.让教师失去教育他们的信心……在我的眼中所谓的后进生,只是因为不适应学校教育导致成绩滞后、表现不佳,他们除了习惯、个性方面有待引导外,与其他学生没有本质的差别,只要经过精心塑造和锤炼都可以成人、成才.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要教学得法,“后进生”大都能得到转化;同时,“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能光靠课外拼命补课,而应该进行“综合治疗”。“后进生”大多缺少教师的爱或父母的爱。教师要用感情的泉水,拭亮孩子心灵的窗户。热爱“后进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感染他们,教育他们。因此,教师要经常同“后进生”聊天谈心,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在亲密接触的过程中建立融洽的感情。“后进生”学习一有困难,教师就要热情地帮助他们。对“后进生”,要以表扬为主,因势利导,尽可能给他们板演、回答问题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中国教育报》连续发表《洋思现象解读》等文章,笔者翻阅,感触颇多。首先想到的便是:学洋思,学什么?一、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洋思人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与新课改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是一致的。它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不能歧视“后进生”,把每一个学生都视为大有希望的好苗子,热爱学生、赏识学生、鼓励学生,给他们宽松自由的成长空间,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二、学习他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洋思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实质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