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教合一”与“政教分离”两种对立的政治结构模式,是中古时期中国与西欧政治形态差异的集中体现,二者本质差异在于关于政权的道理及其确证的区别,其本质差异的深刻原因便是二者拥有的知识基础不同。  相似文献   

2.
“德”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从伦理道德的内在原理来说,德”是一种伦理上的造诣。是对“伦”的分享与内化,是伦理精神自身的“坚定的正当的自我同一性”,其表现在儒家孝伦理中就是作为道德主体成为“孝子”。“德’’与“孝”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首先,“德”与“孝”是同源的;其次,二者具有相同的内容。二者的差异表现在:“孝”是与神祖之制的宗教相结合的,而“德”是与郊天之制的宗教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3.
说“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是不是可以说,对话的质量决定了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与文本的前期对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这一问题说说自己的一孔之见,以就教于同仁、大家。一、与谁对话(对话对象)与文本对话,应搞清文本包括哪些对象。文本应包括作者、作品、编者。我们有的教师比较重视与作者、作品的对话,而比较忽视与编者的对话,甚至置编者于不顾。这样的对话是不完全的,是片面的。作者、作品、编者组成了文本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尔哲学试图用存在一元论超越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论,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他将美界定为“美乃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改变了传统美学中美与真对立的局面,实现了真与美的内在统一,推动了哲学与美学的转向,但同时也在更高层次上陷入了主客对立的矛盾,美学又走入了新的迷惘。  相似文献   

5.
电工实训旨在使学生由学习型转向能力型,使其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实训过程中的“导向”、“熟练”、“应用”,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平静峰 《阅读》2014,(8):4-6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先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凭借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学修养,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这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够作为课堂对话"首席"的前提条件。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碰撞和交流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交流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适度的预设。  相似文献   

7.
审美意象是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中西美学研究者历来都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二者在审美核心、审美追求和审美表现上存在着差异,这是由双方文化、哲学上的差异所决定的。但两者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呈现出一种对话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墨子和基督宗教的相遇历时150多年,二者的对话主要经历清末西方传教士、民国知识分子基督徒和1950年代后台湾天主教徒三个阶段。本文以第三阶段。即近60年墨耶对话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其置于墨耶相遇的历史当中,探讨20世纪下半叶墨耶对话的发展状况、特征和独有价值。此一阶段的研究大体上延续了援墨传教、比较东西方“上帝”之爱的义理和应世而作的传统,同时呈现新的转向:以辅仁大学为中心;以天主教徒为主体;以普世价值的追问为主旨。此外,周幼伟以士林哲学为视角对墨子伦理体系的建构,在墨耶对话史上意义重要。总体来看,这些墨耶对话的成果有对天主教学术精神的继承、梵二大公会议精神的响应,也有对全球化的现实处境的思考,虽然其影响未能走出台湾,某些论题仍需商榷,但对深化墨耶对话的内涵,乃至对中国文化与基督宗教之对话均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格物致知”这一命题在朱熹这里获得了全方位的诠释,朱熹不仅赋予了“格物”与“致知”新的内涵,而且正确解释、安排了二者的关系,揭示了“物”和“知”的内涵及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格致”方法。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诠释,不仅超越了他的前辈,而且推动了“格物致知”这一命题在性质和旨趣上的转向,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课堂观察作为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变革传统听课观念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教育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所接受,并用于课堂教学研究。本文主要在探讨课堂观察内涵、发展及分类的基础上,对课堂观察实施过程中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对话”进行探讨,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课堂观察中“对话”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真正的充分条件关系刻划清楚后便是制约关系,事实上具有“两个独立性”。离散数学正统数理逻辑不研究真正的充分条件关系。二值函数实质蕴涵事实上具有与“两个独立性”相对立的“两个依赖性”,从而并非真正的充分条件关系的“逻辑抽象”。即使在正统数理逻辑中作为逻辑工具使用的“若,则”乃是事实上具有“两个独立性”的制约,而并非为其所研究的实质蕴涵。希望进行立足原文原意的纯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2.
历经百年的现象学运动,经历了从“纯粹”到“不纯粹”的哲学转向,具体体现为从“理想本体”走向“生活世界”、从“独白”走向“对话”、从“超历史”走向“历史”等。可以说,现象学的这种理论转向也在西方现代其他各派哲学中得到了体现和回应。发人省思的是,无论是“纯粹哲学”还是“不纯粹哲学”都有其深刻合理性,因此,这场看似完全相悖的哲学“纯粹性与不纯粹性”之争,实则会通于一种相反相成的对话关系之中。这种对话关系的形成,完全依赖于一种能够真正消解所谓“权力话语”的“公共领域”的确立,而这将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正名”与古希腊的“正义”二者在起点与顺序上具有共同性,在人的规定性上具有重大区别。通过二者的批判吸收可以对现代道德建设与政治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庄子和惠施分别是先秦道家和名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在《庄子》中记载了两人的许多辩论和对话,最著名的辩论就是“濠粱之辩”。通过“濠粱之辩”可以看出庄子与惠施哲学思想之差异。具体来讲有三点:“天地一体”与“天地一指”:世界观之差异;“乐”与“知”:认知方式之差异;“逍遥”与“泛爱”:人生哲学之差异。  相似文献   

15.
是否知荣辱,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行和人格,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观教育,在学校应该着重强化“三进”工作,从“知识”转向“故事”,从“灌输”转向“对话”,从“感悟”转向“践行”,从“受爱”转向“创爱”。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创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道德环境。  相似文献   

16.
“既然”与“所以”连用,常被作为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看待.比较有代表性的,要算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与此教材配套的《现代汉语习题解答提要》(以下简称《提要》)对二者的连用有明确的解释,如教材第四章第六节的“思考与练习”中有一个病句:我们既然决定要修改这本书,所以得赶快研究修改的原则.《提要》是这样解说的:“这个因果关系的复句的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这句偏句用‘既然’提出依据,正句说明推论出来的结果,故应将正句的.‘所以’改为‘就’,这样关联词语就搭配得当了,表意就明确了.”黄廖两位先生主编的这部教材,发行量大,影响极为深广.我们觉得只允许“既然”与“就”和“因为”与“所以”搭配.不承认“既然”与“所以”也可以配合使用,带有很强的人为性.“就”在结果句中,“所以”也在结果句中,从意义上看不出二者使用上的差异.从语感上来看,很难断定“既然”与“所以”不能一起使用,何况语感常常有个性差异.另外,“既然”不只与“就”搭配,还可与“那”“那么”“当  相似文献   

17.
标志王阳明思想转向的“龙场悟道”,其酝酿过程的起点可追溯至阳明早年的另一起精神事件“亭前格竹”。“亭前格竹”的失败,使阳明对朱熹格物学说产生了怀疑,激发了他调整自己致思方向的决心,并最终提出了一条与朱熹专从外物中求知识、求物理完全不同的新思路。“龙场之悟”的中心内容,是格物问题以及心与理的关系问题,经此一悟,问题终于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这标志着阳明思想转向的完成。  相似文献   

18.
生态美学审美经验的本质是一种家园意识。生态美学的家园意识是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人类与自我和解的方式。它来源于现象学对人的有限性研究。生态美学将自然视为人的有限性的原因。对话将这一原因内化为此在的意识。对话的基础是对自然构成人类限制性条件的理解。在生态美学的对话中,对话的过程可分为人与人、人与他人及人与自然的对话。对话是解决生态美学困境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实然之境与应然之境进行研判,通过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对“武化教育”内涵进行深入挖掘,认为:“武化教育”是个体从“术”至“道”过程中的“修炼”方式,它是摆脱野蛮而对人的一种“修饰”,注重培养对象的“灵与肉”和谐统一,其不在于知识灌输,而在于通过“武”的手段达到对人生意义之“觉”“悟”的亲切指点。“武化教育”对当今的学校体育具有重要的补给作用:对学生的补给体现在对“德”的培固从“有”到“全”,对“智”的涵养从“一”到“多”,对“体”的养护从“量”到“质”,对“美”的转向从“外拓”到“内聚”;对教师的补给体现促进教育理念从“行为主义”向“建构主义”演进,教育模式从“传统”向“现代”迈进,教师培养由“粗放”向“集约”转向;对体育课程补给体现在对运动认知的自明、健康行为的自省、体育品德的自觉。  相似文献   

20.
“使”字句与“把”字句是两种表示致使义的句式,表达的是致使者通过致使力作用于被使者,导致被使者产生一定的致使结果。基于致使力的性质,“使”字句表示泛力致使,“把”字句表示非泛力致使。二者的差别在于:①语义组合方式不同;②表达功能不同:静态描述性与动态过程性。并且从语义组合角度分析了二者的互换情况及其条件。认为B式“把”字句与B式“使”字句可以互换,但A式“把”字句与A式“使”字句除谓词为使动词外,一般不能互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