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同作为两汉要塞,北魏京华,辽金陪都和明清重镇,积累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和实践历史名城故都保护与复兴之路,可概括为六个基本走向:从旧城改造走向古城保护;从单位保护走向整体保护;从两相对立走向两全其美;从文物造假走向修旧如故;从文化包袱走向产业创新;从个性泯灭走向特色张扬。熔铸时代精神,塑造城市品格。  相似文献   

2.
90年代逐渐开展起来的“国学热”遇上了21世纪的全球化背景,保存本土国学教育的内容,结合西方的思维训练和现代化学习方法,使之融入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启蒙教育中来,才能够保护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传统文化,迎接全球化趋势影响下文化领域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延续历史、传承文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财富资源,必须提高对文化价值和保护的自觉认知。在文化保护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认识关系、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文化保护与文化利用的关系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风貌式、全景式、典型式等保护形式和物态性、记录性、传承性等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曾有过辉煌历史的西安,在新时期发展步伐变慢。为加快西安的发展步伐,西安城市的总体规划应向以下几个方面倾斜:加速西安与咸阳的合并,整合城市资源;开发渭河流域,在北郊建设新城;保护、复兴西安古城,把西安建设成旅游文化影视名城。  相似文献   

5.
承德旅游文化名城建设是旅游、文化、城建三要素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研究历史文化与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旅游名城建设中深入挖掘历史资源,遵从历史文化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彰显古城特色和魅力,才能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承德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保定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和修缮,形成保定市特有的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使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发挥促进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北京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底蕴和文化气息的历史古城,也是奥林匹克历史上唯一一座“双奥之城”。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冬奥文化和北京城市文化的内在联系与实践融合进行研究,旨在探寻冬奥文化与北京城市文化的融合成果。结果表明:冬奥文化和北京城市文化具有多种内在关联,具体包括冬奥文化的本土化传播依托于北京城市文化积淀,冬奥文化和北京城市文化的内涵双向互补,冬奥文化带动北京城市文化的有形化传播,冬奥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鉴融合。同时在城市传统冰雪运动文化激活、冬奥文化与城市非遗文化交汇、冬奥文化与城市工业文化融合和“双奥文化”跨时空聚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独具匠心的北京市冬奥文化遗产,谱写了北京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民族历代先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实录,是一个民族深入脊髓的文化积淀,它所承载的是整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文化精神。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冲击下,我国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面临灭绝或处于濒危状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挠羊赛”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社会、文化价值进行了理论研究,为“挠羊赛”的抢救与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历史积淀,蕴含丰富的价值与营养。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很多优秀文化从历史长河中消失。肇庆府城复兴不仅复兴的是古城,同时也在复兴文化,利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通过肇庆府城复兴,笔者建议对传统文化物质形态进行保护,延续并发展城市生活形态,大力传播传统文化核心内涵,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特别是集中分布在裕华路两侧的明清古建筑,基本保留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上还存在着诸多认识误区和不足。应充分利用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的优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有效保护古建筑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搞好历史文化名城开发改造。使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古建筑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焕发出它的魅力和光彩。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都面临如何处理好保护传统风貌与城市建设现代化的矛盾。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保护的涵义理解有偏差、以建设的名义进行破坏、新旧不和谐、仿古成风等,要做好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加强宣传和立法,减少建设性破坏。  相似文献   

12.
儒家的文化样态传承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灵魂,儒家文化传承体系建构对文化强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建设文化强省过程中文化传承体系建构应遵循的原则,提出文化强省建设中儒家文化传承体系建构的具体措施。文化强省的建设与儒家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停留于单纯的政府制度层面,要切实通过有效的运营机制,利用各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将儒家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强省的建设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3.
南京青奥会城市文化营销与软实力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南京城市,造就了它富有个性的古都文化、秦淮文化、钟山文化、博爱文化等多元文化。在2014年南京青奥会的舞台上,南京应通过扎根本土文化、融合多元文化、导向未来文化向世界营销自己的城市文化;同时应以民族凝聚力、文化产业、文化传播力、社会合力等策略来提升南京城市文化的软实力,提高南京城市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社火,包括武术,杂技,舞蹈,杂耍等.对陕西民间社火的起源以及发展历史与活动特征进行考证梳理,从体育文化的角度,诠释了三秦社火中蕴涵的体育文化价值,为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史料佐证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湖南城市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省中小城市为例,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其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寻找适合中小城市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城市的健康和谐发展。研究发现,湖南中小城市体育文化建设规模小、特色不明显、没有充分发挥体育文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想有效提升中小城市体育文化的建设品位,须进一步加强本土特色体育文化建设,扩大体育文化的建设规模,加快体育文化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体育地名不仅是地域方位的符号,更是传统体育文化的折射和活化石。探寻中国古代体育地名的文化渊源,挖掘其文化特征和文化功能,并由此分析它的现代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及推进现代体育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古代体育地名渊源于武举体育活动、渔猎活动、军队体育活动、民间娱乐竞技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器械、武士名称、王宫贵族观赏与竞技体育等七个方面,具有延续性、多样性、地域性等文化特征,发挥着历史记忆、文化传播、文化联想等文化功能。我们应该保护和传承好宝贵的古代体育地名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并赋予其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文化要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就要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相互交流中才能适时得到更新。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我们更应有鉴别地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少数民族大省,民族体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随着竞技体育的引入和外部文化的入侵,当地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核与价值基础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竣的考验.从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特征分析人手,对其在历史上的传承脉络进行了梳理,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规律和原则,为四川少数民族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