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企业经营战略的转换与战略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企业经营战略的转换是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谋求长期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选择。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变,企业需要一种动态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转换能力”,利用这种“转换能力”实现企业在充分利用潜在的机会条件下原有战略的转型和新战略接替。企业战略的转换是在竞争过程中转换,以不断培育和创新企业竞争优势为前提。美国学者申德尔(Schendal)和霍弗尔(Hofer)所领导的“战略转换”  相似文献   

2.
基于战略转换的战略风险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刘升福 《软科学》2004,18(1):44-48,56
战略转换和战略风险都是目前国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站在战略转换的角度,在研究战略转换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和动因的基础上,对战略风险产生的要素、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战略转换的战略风险与企业环境、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压力与惯性以及支撑条件都有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提供了战略风险防范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企业环境战略的转型内容和转型路径两方面论述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的内涵,厘清员工层面、组织层面和领导者层面的环境战略内容变化以及不同类型环境战略之间的转型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现今所处的动态环境背景,分析企业战略导向、内在环境、外在环境、企业管理者等关键要素在环境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构建一个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的理论框架。为证实环境战略转型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还阐述环境战略转型在各职能层面和整体战略层面的作用效果,并构建一个企业环境战略转型作用效果框架。  相似文献   

4.
战略本质上是寻求稳定状态的,而环境与组织的变化使得战略不可能总是保持稳定。战略正是在稳定与变革之间不断地转换,呈现一个不连续的矛盾运动过程。战略运动的轨迹一方面受战略本身的惯性、环境和组织中妨碍变革的因素所制约,另一方面又被环境和组织中内在的动力所推动。正是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以及三对基本矛盾的影响,共同决定战略稳定与战略变革间的关系,并决定战略本身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相似文献   

5.
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战略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战略管理理论,首先建立了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战略定位模型;其次,探讨了外部环境扫描方案和利用EFE矩阵法对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外部环境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案;再次,设计了科研院所所在行业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方案;然后,研究了内部环境评估和核心能力识别方案及利用IFE矩阵法对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内部资源条件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案;最后,提出了基于改进型IE矩阵的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战略定位模型和战略定位方案选择框架。  相似文献   

6.
制造战略研究回顾与中国问题的展望 /FONT /P /FONT /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制造战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一个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制造战略研究框架,并对制造战略研究进行了分类。基于企业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视角,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制造战略理论框架包含制造战略内容、过程和输出。根据研究范式的不同,制造战略理论模式划分为:最佳实践观、权变观、资源基础观和复杂适应系统观。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研究的内容框架。中国制造战略研究的宏观问题包括国家制造战略,以及区域和行业制造战略。微观层面问题包括:制造战略转换、绿色制造战略、制造网络的知识管理战略、中小企业制造战略、服务型制造战略,以及制造战略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TCL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为研究对象,对TCL集团的内部战略环境和外部战略环境进行分析,指出了TCL集团的国际化战略的得失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转换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信息技术跳跃式的发展加快了技术变迁的速度,缩小了技术的市场生命周期.作为企业专利战略转换客体的技术,它的变化必然推动着企业专利战略的调整.专利战略转换是企业匹配环境变化而实施的重要战略管理活动,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转换作用机理的探讨,为企业成功进行专利战略转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环境规制作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一个全新变量,必然会对企业行为和绩效产生冲击。企业要实现经济绩效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构建主动型的环境战略。基于动态能力视角,探讨环境规制下企业环境战略转型的过程机制。研究认为:环境规制在直接催化环境战略转型的同时也促使企业通过组织学习不断更新提升动态能力;企业动态能力则通过影响转型时机、构建转型支撑体系以及选择转型路径推进企业环境战略的转型。该研究对企业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环境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研究:一个概念性框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战略转换内容学派、过程学派及其他有关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建构了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随之阐释了模型建构的各个要素.通过对促进模型产生和运行的压力/阻力、认知、控制和反馈四个作用的深入分析.揭示了模型内在的运行机理.此外,也对专利战略转换过程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这些研究,以期建立一个系统的专利战略转换过程逻辑认知体系,为企业正确有效地实施专利战略转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何一清  王迎军  方琳  张腾 《科研管理》2015,36(9):100-105
企业高管的认知惰性制约了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进行战略更新乃至变革。认知惰性的累积和突破都植根于高管环境扫描和有效信息获取的过程。目前缺乏对有效信息吸收的内在机制的研究。本文基于高管的知识架构,将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相结合,对高管环境认知与扫描的微观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了管理知识架构变革的能力对于突破认知惰性的必要性,提出了有意识记忆编码以及更新扫描模式的手段,分析了认知惰性与战略决策过程的关系,最后建构一个整合性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2.
环境的包容性和复杂性对战略柔性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环境的动态性而提出的战略柔性可以帮助企业应对环境的变化。然而企业所面临的环境不仅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还具有包容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战略柔性忽略了环境包容性和复杂性的影响。对环境的包容性和复杂性、战略柔性实施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解决了理论研究中的不足,为企业更好地通过战略柔性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动态环境中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但对其具体作用机制现有文献还缺乏深入剖析。本文从主动与被动两个角度出发,识别了前瞻型战略柔性与反应型战略柔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环境变化速度和环境变化难以预测性为调节变量,提出并验证了两种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作用机制。对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表明,前瞻型与反应型战略柔性均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其作用效果和机制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来看,前瞻型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效果更明显;环境变化越迅速,前瞻型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越明显;环境变化难以预测性越高,反应型战略柔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越明显。这些结论深化和拓展了战略柔性理论,也为企业的战略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战略管理领域长久以来关于动态能力是否能带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争论,以浙江省567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战略协调柔性对企业产品创新的影响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进而试图打开动态能力影响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黑箱。结果表明:内、外部战略协调柔性都对产品创新能力有积极影响;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外部战略协调柔性和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却对内部战略协调柔性和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环境决定论和高层梯队理论的观点,基于"环境—行为—绩效"研究范式,以制度支持和人力资源实践柔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环境不确定性通过任务导向型战略领导行为的中介作用影响组织绩效的理论模型。经问卷调查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正向影响组织绩效,任务导向型战略领导行为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和任务导向型战略领导行为之间关系受制度支持的正向调节,任务导向型战略领导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关系受人力资源实践柔性的正向调节。  相似文献   

16.
利用长期案例研究,从活动系统视角探索在位企业启动战略更新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相互依赖性内容(资源和信息)通过两种途径推动战略更新活动的启动,即微观的更新活动累积成战略更新和战略更新活动之间的互动;相互依赖性结构对企业战略更新的影响受到自身形成阶段及外部环境的调节。最后讨论研究贡献和可能的局限。  相似文献   

17.

Knowledge process capabilities are highly associated wit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Namely, firms which develop better capabilities in processing knowledge can innovate better. 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view states that the effects of contextual variables on capability development cannot be ignored. This study seeks to examine the roles of two contextual variables; environmental dynamism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on developing knowledge process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parallel with this aim, a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a sample of 236 firms from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Turkey and a number of hypotheses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dynamism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were tested through moderated 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s. The three-way interaction of knowledge process capabilities, environmental dynamism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was associated more strongly with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an the two-way interactions of knowledge process capabilities and environmental dynamism, and knowledge process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flexibility. Hence, the findings reveale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knowledge process capabilities on the way of enhanc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highly dynamic markets were contingent upon strategic flexibility.

  相似文献   

18.
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战略定位及其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战略管理理论,首先建立了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战略定位框架;其次,探讨了开发类科研院所外部环境扫描思路和企业化转制外部战略要素定量评价方案;然后,研究了开发类科研院所内部资源条件评估方法和企业化转制内部战略要素定量评价方案;最后,提出了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战略定位矩阵,并结合某开发类科研院所实际,进行了其企业化转制战略定位和方案选择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