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学校不得举办或变相举办“尖子班”、“重点班”,并加大了处罚力度,违规学校的校长将结予行政处分。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普通高中不得办“尖子班”、“重点班”等规定。普通高中各年级均不得以任何名义或理由举办或变相举办“尖子班”、“重点班”等,  相似文献   

2.
张晓震 《教育》2008,(4):36-37
近段时期以来,作为教育大省的山东频频出台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如今年1月中旬,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试行)》(下简称“规定”)就是其中一例。修订后的“规定”规定:今后全省中小学将坚持均衡编班,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举办“校中校”,不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相似文献   

3.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从2006年9月1日起就开始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却一点都挡不住学校分设“快慢班”或者“重点班”的步伐。据媒体报道。开学10天后。武汉某校将原本随机分配的10个班重新分为正式录取的学生和通过捐资进校的学生各5个班。学校对初一新生“二次分班”的做法引起部分学生和家长强烈反应。“捐资生”的家长认为学校不该按成绩分类.伤害孩子的心灵.而正式录取学生的家长则认为不能让“差生”带坏自己的孩子。要“因材施教”。在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分数和金钱展开了一场激烈博弈。去年秋季开学之初,全国不少地方都爆出了“重点班”问题的新闻,用“百度”搜索一下“重点班”这个词。竞有78万多个网页,可见其火热程度。  相似文献   

4.
我们学校初三实行“分层次教育”,初三一开学就按成绩把尖子生和升重点高中有望的学生从各班挑出来另外组班,并配备各科教学骨干或教学成绩卓著的老师任教,并美其名日“特长班”。什么特长班?不就是“尖子班”、“重点班”嘛!我们暗地里把“特长班”叫做“大熊猫”班,以示其珍贵和享受  相似文献   

5.
正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之所以要取消"重点校""重点班",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实现教育公平。它是保证受教育者公平利用教育资源的法律保障。但学校设不设重点班和  相似文献   

6.
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时是在一个重点班。到了四年级,学校从这个重点班抽出一小部分学生和转校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家长不看好这个新班级,认为这个新班教师的水平和敬业态度稍差一些。几个同事的孩子原先在重点班,为了防止孩子分到新班,他们提前疏通关系,后来如愿以偿。而我没有去疏通关系,女儿被从重点班挤出到了新的班级。同事的孩子对女儿说:“你到了这个新班,成绩会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7.
我所在的学校是个“普通”中学,从初一开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被省“重点”中学录走了,而我们学校又设置了“重点班和普通班”,学习较好的学生又被分到了“重点班”,最后剩下的就是我们的普通班。我就带了这样两个初一的“普通班”的英语课教学,一直到初中毕业。三年来,我通过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逐渐把这个“普通班”变成了思想品德、学习、纪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笔者从各种途径了解到,当前不少学校还在大办“重点班”,特借贵刊一角发表一点看法,以引起有关部门和教育同行注意。 所谓“重点班”,是指在一个学校内以年级为单位,从不同班里把文化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编成一个或两个班,集中骨干教师授课。这种教育现象自“文革”结束以后兴起至今仍还有之,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干预,有识之士呼吁,为什么还仍然存在呢?  相似文献   

9.
2006年6月,按照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关于做好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费准备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有关精神,呼和浩特市清理整顿了现有民办学校,坚决取缔公办中小学举办的不符合政策的“一校两制”学校或“校中校”。严禁公办中小学以与民办学校联合的名义举办“校中民办校”或“校内民办班”,严禁民办学校在公办中小学设班招生。各公办中小学不得以改制名义高收费。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严禁招收“择校生”.不得将以分校名义招收的小学生与派位学生混合编班。新生分班要均衡,禁止分快慢班和重点班。  相似文献   

10.
以前只听说过学校有“重点班”、“快慢班”,却从未听说过以贫富分班的。但据报道,四川一所中学就是这么做的。该中学从初一至初三,各年级都开设有两个“封闭班”,学生多是从外地来的“有钱人”,吃住均在学校,学杂费3500元左右。学校规定,“普通班”学生一律穿蓝色的校服,“封闭班”学生一律穿红色的校服,于是两个班的学生就有了“颜色”差别。“封闭班”和“普通班”在享用的硬件设施上区别也很明显,比如“封闭班”教室里有VCD、电视机、电风扇,而“普通班”学生就享受不到这些。如此分班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提高富家子弟的学习质量和生…  相似文献   

11.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当促进学校的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也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相似文献   

12.
早在2006年9月,《义务教育法》即已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同时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但是暗流涌动的“重点校”并未因此而销声匿迹。人民群众追求高质量教育的迫切愿望可以理解,究底穷源,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才是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3.
顾瑞兵 《教育》2014,(10):52-52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取消重点校、重点班后,班级内的学生差异将拉大,教育教学过程的公平更需要引起重视。从现实情况来看,课堂教学的不公平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住,特别对一些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容易形成教育的“死角”。  相似文献   

14.
胡谋  王倩 《教师博览》2006,(12):17-18
今秋开学后,深圳市罗湖区翠园中学初一新生因为“分班”坐进了不同的课堂。近800名初一新生被分为8个重点班和7个平行班,重点班还被细分为“数学特长班”、“英语特长班”和“普通重点班”。如此分班立即引来质疑。有人说,这违背了义务教育法有关学校不得设重点班的规定。校方则回应说,义务教育法也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学校分班的措施是以“分层教学”进行“因材施教”的探索。目前,有关“变相分班”和“因材施教”的争执正在教师、家长、专家乃至更广的范围展开。社会舆论褒贬不一分层编班招致利弊之争翠园中学副校长陈建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学生的成绩把学生分成不同等次的班级进行教学在中小学是非常普遍的。尽管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但很多学校依然我行我素或不断变换花样进行应对。比如,上级取消以实验班为名进行单独招生资格,有的学校就改在录取后再进行一次选拔;明令不准办重点班,有的学校就改头换面称之为实验班、特长班;文件不准以高分办实验班,有的学校就办个“低分实验班(”当然主要用意不在这个班);还有的学校表面上没有什么重点班,但实际上,在班主任和教师配备、课程安排、物质条件等都重点倾斜部分班级,大家心知肚明——那就是重点班。赞同者如是说分班之所以…  相似文献   

16.
《陕西教育》2008,(4):11-11
本学期开学以来,接连有群众来电来函反映,我省一些中小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巧立名目,违规举办“火箭班”、”实验班”、“特色班”等重点班,这种现象严重的违背了教育规律,违反了国家和省上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规定,个别学校的违规行为已经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引起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强烈不满。为了进一步规范全省中小学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省教育厅就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坚决取缔中小学校各类重点班的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义务教育法》关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规定,体现了国家均衡发展义务教育、追求教育公平的思想,是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停办重点校体现了义务教育面向大众的价值取向,因而受到了普遍关注和拥护,但也有人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导致教育质量下滑。本期推出“停办重点校带来了什么”的“热点话题”,意在引起思考、开阔思路,用我们创造性的工作来推动教育均衡在区域内、学校内的健康发展。停办重点校不是对过去办重点校的简单否定,应历史地、辨证地看待重点学校这一现象。《重点学校的沿革》一文冷静指出,当初办重点学校“不是初衷对与不对的问题”,“问题出在没有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之间的矛盾”,因此“,只有取消重点,让教育内部的生态归于平衡”。这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教,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首先要加大政府保障的力度。四川省首批义务教育示范县之一的双流县将教育发展纳入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抓紧制订了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办法,科学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依法治教,学校要在实现校内教育公平上着力。之前为“省重点”的峨眉三小在取消重点“头衔”后向何处去、普通农村中学剑阁县木马初中如何提升教育品质?他们都把教育改革的目光放在了校内教育均衡上,无论是“力、爱、育、人”的“四字经”,还是用“五项制度”来保障,都是他们各自积极的探索。停办重点校实际上是对学生全员的关注、全面的关注。我们期待着停办重点校后,是对义务教育从投入、管理到评价的深层次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那年,我担任高二(1)、高二(6)两个班语文教学。学校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前三个班是重点班,后三个班是普通班。学生们都知道,迈进普通班等于被判了死刑——与大学无缘。高二(6)班绝大部分厌学情绪浓,只想混完高中后两年时间,拿到毕业证就算大功告成。因此,班上的学风、学貌可想而知。军、龙是学校绘画高手,同时也是班中最爱出花样的“高手”。他们属于那种一节课不放枚“手榴弹”就不舒服的学生。每位科任老师走进高二(6),刚喊“上课”就想喊“下课”。开学前三天,我了解班情后,满脑子都在想对策,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想出了一条办法。第一节语…  相似文献   

19.
我今年带的高二(10)班,是通过重新分班组成的一个新集体。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班级,因而在习惯作风上必然会有不同的差异。由于是一个普通班级,班级学生与重点班相比很大一部分学生是后进生。加上高二阶段正处于高中阶段的“断层”时期,既没有高一时的雄心壮志,也没有面临高考的紧迫感,很多学生学习目标很不明确,  相似文献   

20.
现在都在提倡均衡教学,在学校里实行平行班教学,再没有什么“重点班”、“差班”之分,有些城市不仅进行了学生的均衡,也对全市的教师进行均衡,使得不同的学校在师资力量上没有差异.在同一班级,怎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愉悦地享受上课,并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一线教师普遍面临但又不好解决的问题.在原有班级编制不变的情况下,在具体教学中,应该怎样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