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信息技术对创新驿站和技术转移中介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学者和企业家重点关注创新驿站对技术转移的直接影响,却忽视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创新技术转移率较低.为弥补这个缺陷,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技术转移研究中,以北京、青岛、南京和上海四个城市科研组织、中介转移组织、创新驿站和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对179份有效调查问卷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对创新驿站与技术转移之间有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即创新驿站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是在信息技术中介作用下实现的.该结论对创新驿站和技术转移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江苏区域创新驿站建设背景的基础上,按照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资源整合为重点的建设思路,面向科技园区、科技企业,构建江苏创新驿站区域站点、基层站点、服务站点互动合作运行体系,搭建服务平台与网络组织,促使技术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加速需求导向性技术转移体制的形成,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实现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创新驿站建设的背景、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驿站对于加快知识流动与扩散,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创新释站建设由地方发起,已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协调和推进,形成国家站点、区域站点和基层站点无缝对接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基于中国创新驿站发展现状,以上海创新驿站建设为案例,预测中国创新驿站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当前创新驿站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曹辉  卞艺杰  孙武军 《软科学》2011,25(11):1-4
运用双边市场理论,深入研究了具有立体网状多分站组织结构的创新驿站的运行机制问题。结论表明,只有以总站为"核心"、分站为"卫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创新驿站的网络效应,才能最大限度地将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技术需求方和技术供给方吸引到创新驿站这个交易平台上来。  相似文献   

5.
针对产业集群特点,面向数据检索要求,对数据挖掘推荐系统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数据挖掘推荐系统相关技术和算法,设计系统功能模块架构,研究分析处理流程,构建数据挖掘推荐系统,实现产业集群信息的智能化挖掘推荐服务。产业集群数据挖掘推荐系统具有用户需求信息挖掘推荐、相关服务信息挖掘、潜在协作伙伴挖掘推荐及科技成果动态感知等功能,能为用户推送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便于用户发现协作伙伴和潜在客户,促进产业集群和集群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驿站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等问题,影响网络平台实现技术信息传播和共享的功能的发挥,更不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现.拟采用网格服务方式,搭建科技创新驿站技术信息资源共享的架构模型,实现网络内部信息的共享,实现各创新驿站资源的无缝衔接,在虚拟的网格环境下,以服务的方式向创新驿站用户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完成官产学研中金协同创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精准识别技术机会以准确把握市场先机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技术机会识别粒度较粗、技术机会评价较主观的局限,构建基于多维技术创新地图与TO-RFM模型的技术机会识别与评价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首先,运用LDA主题模型从专利数据集中挖掘影响技术创新的要素,并依据主题分布与主题热度分析筛选技术要素;其次,将技术要素划分创新维度后建立多维技术创新地图,通过创新维度与创新法则耦合形成技术机会备选集;最后,利用技术机会价值评估模型(TO-RFM)中的三维评价指标及四象限图对所识别的技术机会的潜在价值予以研判。[结果/结论]以沸腾氯化工艺为例,利用所提方法识别出了9种技术机会,验证了该识别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为企业精准把握创新先机、提升创新效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局限]虽能有效挖掘技术热点,但仍需加强对技术要素间语义关系的考虑,以进一步完善技术要素的剖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对于辅助各创新主体把握创新突破方向、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目前技术关键问题挖掘领域识别样本、流程、方法上的不足,提出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挖掘框架,以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为主,综述性论文结束语和技术需求文档为辅,从数据获取及转化、技术问题提取、技术问题主题识别、关键技术问题发现4个环节展开分析。[结果/结论]对石墨烯领域案例研究证明了多文本分析的领域关键技术问题识别框架的有效性;专利说明书技术背景、综述论文结束语与技术需求文档在挖掘技术问题上的表现、描述极性、结果上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度,可互相佐证补充。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企业技术同心多元化进行研发合作伙伴识别与选择的框架与方法,从企业现有技术能力、研发资源及其发展需求出发,为其定制可发展的技术方向和确定可开展合作研发的最佳伙伴。首先利用关联规则挖掘目标企业的同心多元化技术领域,然后利用LDA主题建模对候选研发合作伙伴的专利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并划分为不同的技术主题,最后构建包括专业能力和合作能力两个维度的专利评价体系对候选合作伙伴进行评估,以确定每个技术主题下的最佳合作伙伴。进一步以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目标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上述框架与方法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以引导企业高效开展产品创新,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对此,开展了用户需求导向下基于三级技术功效矩阵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研究。[方法/过程]首先,针对目标产品领域进行用户评论数据与专利数据的收集及预处理;其次,利用LDA主题模型对评论数据进行主题聚类以挖掘重点用户需求;再次,运用Stanford Parser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专利数据中提取SAO结构,从中识别技术词与功效词并分别进行主题聚类,以构建技术功效视角下的三级语义知识库;最后,以重点用户需求导航,并以三级语义知识库为数据源,构建三级技术功效矩阵,识别具有较高创新价值的产品创新机会。[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构建的产品创新机会识别路径能够为企业精准高效开展产品创新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